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安东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2):39-45
北伐前后,国民政府的实际控制范围由一省扩展至全国。在此期间成立的教育行政委员会,不仅影响到其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教育行政制度,而且凸显出国民政府派系纷争与政局变动的复杂进程。因此,爬梳与澄清广州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成立与北迁的史实,有助于深入了解与把握北伐前后纷繁复杂的历史本相。 相似文献
2.
周莉萍佟少卿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6):64-69
工作竞赛运动虽曾搁浅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但在现实环境的逼迫及蒋介石的督导之下,正式发起于1942年。迫于战时的特殊局势,工作竞赛虽然聚焦于工矿、交通等生产性事业,但还曾溢出延伸至社会民生、机关业务与学校教育等不同领域。战后,各种因素的交织导致工作竞赛运动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3.
张承凤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家艰难和民族存亡之际不仅考虑到抗战与建国的关系,而且重视保存民族文化和坚持学术研究,体现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正是在这种文化战略的指导下,国学不仅未因战争的烽火而停止或消散,反而得以发展壮大,使陪都重庆成为国学运动的中心,并再造国学的辉煌.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坚韧的不可征服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李蓉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130-134
发生在1926年的北伐意义重大,而就在北伐出师之时,陈独秀发表了《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对北伐进行批评,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分析,陈独秀发表反对北伐文章的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共产国际对北伐的坚决反对直接影响了陈独秀的立场;当时广州政府内忧外患,国共矛盾尖锐,是导致陈独秀反对北伐的客观原因;注重刷新国人思想,轻视军事行动是陈独秀批评北伐的思想根源。而与国民党分家的意图,促使陈独秀将自己对北伐的意见公诸于众。 相似文献
5.
王蓉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54-159
英国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殖民权权益遭受重创,又加上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面对此种形式,英国国内又展开了一轮激烈争论,最终出台“圣诞节备忘录”,做出向中国“妥协”的姿态,迈出英国非殖民化进程中的一步。英国的举动是为确保继续殖民中国而采取的无奈的主动行为,被其他列强孤立、遭中国革命所打击、迷惑中国民族解放力量等均是英国的考虑。英国“非殖民化”本质上是英国殖民他国悖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奇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4,41(3)
北伐时期的漫画界,约略可分为三大阵营:一是南方国共合作下的北伐主体一方;二是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北伐客体一方;三是置身于南北交锋之外的漫画界。南方阵营的漫画多在宣传反帝、反军阀方面着力,以唤起民众对革命的理解和信心,其形式在向宣传画靠拢;北方阵营以“讨赤”相号召,以蛊惑民众;第三阵营则持相对超然立场,重在表达作者的现实观感。通过漫画,可以折射和透视北伐时期的政治社会情形,漫画作为“史料”应该而且能够运用于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内田知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所辖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和后之文化工作委员会(主要领导为共产党人)与日本人士所组成的"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在成立前后均有事实上的指导、支援关系,且有制度上的规定,双方共同进行了抗战文化宣传方面的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与北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子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孙中山先生为了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先后举行三次北伐。三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体现了他为振兴中华而愈挫愈奋的战斗精神。他的北伐除了有力地打击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外,还为1926年北伐胜利展开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初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了多起职业教育的议案;戊辰学制对于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再次确认;政府和各省都在积极提倡职业教育。这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在于国民政府的积极倡导、过去职业教育的衰微以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提倡。其影响主要是农村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在法令上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初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蓉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38-143,172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吹响了北伐的号角,掀起统一中国的高潮,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走向一个新阶段。英国、日本等列强的在华殖民利益同时受到猛烈冲击。面对此种形势,英国和日本不得不各自采取措施保护殖民权益,英国出台"圣诞节备忘录",做出向中国"妥协"的姿态,日本也发表对华"新政策",以示"友好"。同时,英国也在不同场合向日本发出求助信号,日本的反应则是:积极磋商、含糊应付,是典型的外热内冷型。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两国冲击力度不同,其次则是两国基本利益发生矛盾无法协调。 相似文献
11.
12.
廖信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5):67-72
从1917年到1928年,国民党相继发动了六次北伐战争。孙中山领导的前三次北伐因条件欠缺而未能成功,但他的作战经验和奋斗精神为后来的北伐奠定了坚实基础。蒋介石领导的后三次北伐因条件成熟,指挥得当,逐步取得了胜利,作为北伐军总司令他是称职的。经过十几年的北伐军事实践,国民党人在军事战略方面创造了诸多成功的经验,包括注重组织力量,实行正确的作战方针,选定正确的作战方向等。 相似文献
13.
王巨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1):51-53
1775年底1776年初,北美殖民地的思想主流经历了由君主思想到共和思想的剧变。英国政府的倒行逆施是北美人民抛弃君主思想接受共和思想的根本原因。潘恩的《常识》猛烈贬斥君主制度,热情颂扬共和政体,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人民主权理论的传播为北美人民接受共和思想铺平了道路。相对于英法国家而言,北美人民接受共和思想的阻力较小。 相似文献
14.
孙明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劝伐河北书》是谢灵运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文献,惜乎历来的研究者对其关注不够。本文在检讨了前修时贤的诸种说法之后,断定谢灵运上书的根本动机在于:鉴于自己与宋文帝之间的摩擦,借上书以表白自己对文帝及刘宋政权的政治态度,以求得到文帝的理解;同时在书中也表明了自己从此将归隐林泉的人生志向。从谢灵运日后的政治遭遇来判断,此书曾经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子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1):68-72
国民党湖北省党部诞生于1925年7月,到北伐战争发动时,发展党员数千人,其领导核心是共产党员董必武、陈潭秋等。它的建立,为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它组织“湖北迎接北伐军特种委员会”等积极配合北伐军解放武汉;它建立的湖北地方政权是北伐军占领武汉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刘春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主战文人,一生以北上抗金、恢复中原为理想.开禧北伐中,陆游赞成宋军北伐抗金,对主持北伐的权臣韩侂胄寄予了厚望,同时他对韩侂胄北伐也心存隐忧.这与陆游对当时的历史形势及韩侂胄与文人之关系的清醒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星昌是唐山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也是开滦矿区第一个党支部的负责人。他年轻时就探索解放道路,接受了革命启蒙;他积极参加共产党组织,走上了自觉革命道路;他勇当开路先锋,领导了开滦大罢工;他顶住各方面的威逼利诱,坚持罢工斗争;在罢工结束后他不惧报复迫害,坚持地下斗争。他是1922年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的领导成员之一,是唐山工人运动的先驱人物,在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