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庄子》与中国荒诞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以其关注现实人生的荒诞体验而成为中国荒诞剧鼻祖,它所倡导的荒诞精神与后来西方荒诞派戏剧不谋而合.文章通过对"庄周梦蝴蝶"、"浑沌凿七窍而死"等经典文学案例的剖析,挖掘出《庄子》独辟蹊径的荒诞美学思想,对人类荒诞生存境况的思考,更证明了"荒诞"是全人类共同精神体验的产物.从《庄子》开始,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荒诞概念得以建立,荒诞美学得以形成,并对后世文学特别是中国荒诞剧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以荒诞的形式表现了荒诞的主题,其迥异于传统戏剧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等待戈多》一直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从作品的对白来探讨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戏剧观念。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被视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它集中体现了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回顾了荒诞派戏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简要分析《等待戈多》,探讨了荒诞派戏剧在主题、情节、语言、人物方面对传统戏剧表现方式的反叛。  相似文献   

4.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该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创作模式,情节结构不完整,人物语言、行为荒诞无意义。荒诞是荒诞派戏剧的审美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延伸了多重的审美意义。对这些意义的解读,就是对作品审美价值的不断肯定。  相似文献   

5.
荒诞派戏剧并不是没有主题,它的主题就是荒诞。也许因为这一主题过于抽象和深奥,或者因为它过于残酷,人们对它一直避而不谈,直到荒诞派戏剧家们把它放在舞台上,用灯光照得无处遁形,这也正是荒诞派戏剧的意义所在。文章根据日内瓦学派主题批评的理论思想,对"反主题"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进行主题学的文本分析,揭示其主题和子题串联成的一个脉络清晰的结构网。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品特的《升降机》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看出品特剧作的独特个性:游走在现实主义与荒诞派戏剧之间,创造了一种新的戏剧形态——荒诞现实主义戏剧。从主题看,品特不仅表达了荒诞派戏剧所揭示的社会现实的荒诞性,而且还概括了更丰富和更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表现手法看,荒诞派戏剧是荒诞手法与荒诞主题的完美结合,具有形而上的哲理性,而品特的戏剧则是以现实主义手法传达社会人生体验中的荒诞感,具有"可以认识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异化"是荒诞派戏剧所表现的基本内容之一.荒诞派戏剧对现代西方社会中异化现象所作的反映,其广泛性和尖锐性都超过了其他现代戏剧流派.所谓广泛性,是指荒诞派戏剧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全面地表现了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席卷了战后的欧洲。在表现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以法国尤金·尤奈斯库和萨缪尔·贝凯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登上了世界文艺舞台。该剧派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荒诞的的社会现实,受到广大观众空前热烈的欢迎。五十年代后期,荒诞派戏剧的影响逐渐扩大,六十年代传遍欧美各国,成为二次大战后最引人注目的戏剧流派。  相似文献   

9.
荒诞派是五十年代在戏剧领域兴起的一个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流派,产生于法国,以后流行欧美各国,其影响至今未衰.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塞缪尔·贝克特、尤金·约奈斯库、让·捷尼和亚瑟·阿达莫夫等.这个流派开始时被称为"先锋派";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根据其思想和艺术特点,把它定名为"荒诞派";此外,根据这一派作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它也被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期在欧美国家兴起的荒诞派戏剧以反戏剧、反理性、反语言称著,体现出浓烈的存在主义悲观思想。本文运用Leech的礼貌原则对荒诞派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进行分析,揭示了主人公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是如何通过毫无意义的语言在荒诞之中虚耗生命。  相似文献   

11.
兴起于二战前后的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有很大的区别,即以荒诞的形式表达荒诞的内容。荒诞的形式主要体现在:第一,没有通常的戏剧情节,只有一种情势;第二,没有人物刻画;第三,舞台的象征化。其形式表达了荒诞的主题:人的异化;深刻的虚无感;人荒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荒诞派戏剧产生的背景以及该派戏剧的共同特征作了简单的介绍.美国荒诞派戏剧的重要剧作家阿尔比的<美国梦>在此得到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文中指出了它同该流派其它作品的共同之处,并重点分析了其主题和艺术手法上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流行于西方戏剧舞台的重要流派.代表性作家贝克特和尤奈斯库通过貌似荒诞怪异的故事和人物,对现存的社会价值观、政治道德秩序以及传统人际关系的异化进行了嘲弄、批判和鞭挞,代表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对在经历了二战浩劫之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反思与追问.荒诞派戏剧吸收了当时先锋艺术的成果,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尤内斯库的名剧《犀牛》为例,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该剧作的创作特点,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荒诞派将西方戏剧传统的"净化"的功能转变为以体验为主的教化功能,其追求的是一种心理的主观真实和外在的荒谬表达。  相似文献   

15.
荒诞派戏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相似文献   

16.
荒诞派戏剧是西方戏剧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从分析该派重要代表人物尤奈斯库入手、从荒诞派戏剧理论和戏剧并作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派特点,指出了该戏剧流派对文艺发展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心态。首先,学术史上不存在壁垒森严、固定不变的学科界限,中国戏剧史更毋需划地为牢,学者本人亟需挣脱学科归属的羁绊,保持自信;其次,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大背景下,中国戏剧史的研究依然相当封闭,学者们外语水平普遍不高。其症结在于学者太以自己为中心,未能把中国戏剧史当成一门不分国界的学问。  相似文献   

18.
《穿戴题纲》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清代宫廷戏剧史料,记录了演出戏服、演出剧目和演出节令等信息,对于研究清代宫廷演剧形态弥足珍贵。它既有助于我们了解清宫的演剧历史、演剧服饰、演剧习俗,还有助于研究宫廷演剧对民间演剧乃至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模仿开始的中国荒诞戏剧在经历了20年的吸纳、误读之后,最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荒诞喜剧。中国荒诞喜剧的生存形态主要有搬演型、解构型、组装型、原创型等四种。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闹剧式的舞台呈现、隐晦深刻的思想表达模式、反讽的美学构成、喜剧的终极效果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