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旨在更清晰的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然后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涵义进行了重新解读。最后,又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从时代发展的视角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方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所面对的哲学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哲学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维度缺失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客体间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问题。基于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进行梳理,同时对其偏颇之处进行了评析,以期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出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胡国胜 《南都学坛》2009,29(2):108-1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近年来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各个学科、各种方法和视角都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行广泛探索,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需要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需深入研究、"文革"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待加强,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在中国的社会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疑问有待回答。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中国自身具体实践的要求和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僵化等原因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有合理性,又有曲解之处。其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借鉴作用,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本身也是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机理作为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本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探索。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和和实现机制,其所涉及到的创新审视机理、创新互动机理,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思机理和前瞻机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其理论本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开拓视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蔡和森是中国探索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急先锋,在湖湘文化与儒墨思想的孕育熏陶下,其不忍目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主动承担起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担。通过构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认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情感认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为认同三个环节,蔡和森在中华大地极大地推广和宣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层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启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要辩证进行、统筹兼顾,同时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通俗与精粹并存、传承与创新共生。  相似文献   

7.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关联概念群的初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过程产生了复杂的分化现象,这一现象表现为在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概念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三组相关联概念都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表述或表达方式表明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目标,不能混淆,更不能替代。对相互关联概念的辨析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备了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对这些概念进行严格分类和界定,有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域和方法论视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又是前者的目的,两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诠释其大众化内涵,能够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9.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专门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对其学科建设的基本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经历了实践奠基阶段、理论奠基阶段、前学科化阶段、学科准备阶段和学科化阶段等基本建设历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路径,要着眼于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问题及其精神实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文化底蕴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概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检讨,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同时提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拓宽视野,既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建设的路径出发,也要从一般外来文化的输入出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和方法的原则性问题: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三是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一书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点,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点上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体风貌,真实切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而应该从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普遍解放的终级目标中看到,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应有之义;应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不单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更应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研究不应仅仅关注政治层面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法律思想,还应从学术层面来探究其理论体系、结构和内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差异性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其逻辑构成包括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及判断、对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及对中国革命手段和社会主义建设手段的创造等三个方面。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着一种必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合规律性的继承,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合目的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把握其规律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容,把握其科学性;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要求,把握其实践性。这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是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宣传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探索者、践行者。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对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各个阶段的主题均是面对中国国情更好地进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发展阶段。在萌芽阶段,中国革命者就认识到了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通过"理论"化和"实际"化的方式进行具体内容的思考和转化;革命胜利阶段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有了实践的依托,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本形成;邓小平理论不断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来规划中国社会发展,并在探索世界发展格局的前提下,做出了时代性的中国发展前景规划;"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带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它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舍此来谈“中国化”,就会产生“化”有余,而“马”不足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只有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化、时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选择,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和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爱国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终点和结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主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主体思想条件、中间环节和检验标尺等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规律的认识,拓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