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科 《经营管理者》2014,(16):153-154
在国际贸易中,按约定的条件支付货款是买方的义务。支付方式也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重要内容,所谓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工具和方式,是贸易中买卖双方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贸易双方而言,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所承担的贸易风险和资金负担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结算工具,被誉为国际贸易中的"血液"。因为银行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但由于信用证独立性的原则限制以及信用证支付中银行诸多免责事由的存在,加大了信用证支付的风险,也增添了信用证欺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曾以其巧妙的制度安排与流程设计成为国际贸易第一大支付手段.近年其使用率却大幅下降.①毫无疑问,信用证欺诈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制度层面出发,提出几点关于防范信用证欺诈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的对外贸易中,进出口业务大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本文对信用证结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出口商降低风险,确保结算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国际贸易实践中,信用证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同时,有关信用证的诈骗、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用证的国际惯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促进信用证在实践中的运用.笔者对信用证最新版本的国际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从其产生背景、内容、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付工具间成本结构,构建异质性消费者和商户的支付工具选择模型,分析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机制及对社会交易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现金支付工具能有效降低支付匹配摩擦,加之相对现金的成本优势,使其对现金的替代会降低社会支付成本、提高社会交易量,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尽管非现金支付工具降低了现金交易需求,但用户间网络外部性提高了消费者现金预防性持有需求,使得现金和非现金支付工具会长期共存;非现金支付工具定价会影响双边用户支付选择,改变消费者对现金交易和预防性需求,最终对社会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因此,将微观市场用户支付选择纳入支付及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中涉及的合同款一般数额巨大,买卖双方地理距离远,所以货款的收付,采取现金结算的比例很小,多数采取非现金结算。信用证的支付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非现金结算方式的一种。在实际的应用中,因为信用证支付方式为银行信用,把由进口商履行付款责任转为由银行付款,这样既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也为双方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所以信用证付款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支付方式。然而并非采用信用证方式就万无一失,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信用证的特点,需要注意防止风险的产生,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确保安全收汇。  相似文献   

8.
听完审判长的宣判,曾辉几乎呆了。他万万没有料到,本想通过支付违约金达到解除合同,不想结局会是鸡飞蛋打:在支付5万元违约金时,还必须继续履行合同! 2005年3月,陈学林与曾辉订立了一份《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约定:曾辉于 7月1日以前向陈学林提供150吨某种农产品;陈学林预付2万元定金并在到货后按 900元/吨结算;如一方违约,必须向对方支付5万元违约金。谁知,此后该种农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运行良好的转移支付制度,能够促进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平衡各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推进中央政策的施行.从我国开始实行转移支付制度至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入手,分析我国财政体制目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构想.  相似文献   

10.
陈文涛 《经营管理者》2013,(9X):237-23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它以银行信用做担保,保证国际结算的顺利进行,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信用证软条款欺诈的不断出现,信用证的真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导致国际结算受阻,出口商利益受损。本文列举了信用证软条款欺诈的常见表现形式并结合案例分析信用证软条款诈骗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出口商的防范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公立医疗服务系统当前正从按项目支付模式向按病种支付模式转变但缺乏科学依据和运营经验的情况,研究了按项目支付和按病种支付两种模式下公立医院的最优运营决策以及两种支付模式的社会福利比较问题.通过应用三阶段Stackelberg模型,在考虑患者对等待时间和服务质量敏感的情况下,分析了患者、公立医院以及政策制定者三方的均衡性质和系统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当患者延时敏感度、服务质量敏感度和自付比例(或单位服务质量成本)较高(较低)时,政策制定者选择按病种支付模式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福利;否则,反之.当患者延时敏感度中等大小时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是最大的.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按病种支付模式下政策制定者选择适中的医疗服务价格和患者个人自付比例可以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票据融资的几种方式 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在日常的支付结算中,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付款。收款人持手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即可在约定的日期得到货款。其实质是卖方企业节省了现金流的支出.融到了一笔期限为交易日到汇票到期日的资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区财力差异很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财力极不均衡且差额较大。转移支付是减小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主要办法之一。通过比较韩德两国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异同给我国今后的转移支付制度发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本文在分析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手机支付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如何确定应付账款的支付时间与金额,即是否利用或放弃现金折扣,这是企业商业信用筹资的一个决策内容.本文通过案例说明了现金折扣条件下的应付账款支付决策问题,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应付账款支付决策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服务已经难以满足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高度要求。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在一些企业的贸易往来中,对使用人民币信用证结算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人民币信用证可以为交易提供更大的保障,并有利于企业进行融资进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与国际接轨,也可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往来业务中的公信力。本文通过对国内信用证的概念的阐述和将国内与国际信用证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来说明信用证业务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兴起,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属于非银行支付体系,现在社会上更多的是关于其合法性的讨论。4年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颁布很好地阐释了这一问题,国家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合格的才能算得上合法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否则就不能从事相关的支付工作。下面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关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重庆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因经营不善亏损上百万元,职工工资无力支付.于是,公司经理带领员工上街擦皮鞋挣钱还债.  相似文献   

19.
在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发展平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财政资金调度的灵活性,强化了预算管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推进.本文阐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取得的成绩,详细分析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对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进行了修改,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指出继续进行国家赔偿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应建立中央省级两级财政支付和申请人直接申请支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