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中心主义”与中国的天人之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及全球的时候 ,当地球负载的核武器足以消灭它数十次的时候 ,人们才意识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已经到来 ,可持续发展倍受重视 ,并且由此引发了关于走入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目前 ,这场争论已由最初的针对环境污染、资源相对稀缺等问题深入到人文价值层次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天人之际的研究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几种形态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讨论的初期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者占有优势 ,他们以自然价值理论为基础、以现…  相似文献   

2.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确立人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时 ,都忽略了人性的依据 ,致使其难以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普遍法则。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性的危机。现代性的人性是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生态伦理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人性、人的本质与人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有着逻辑的一致性。生态伦理的建构内在地要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人性。新人性观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 ,把关爱自然的伦理准则看作是人性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遭到种种质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个科学形态的价值命题,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主体;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基础,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一些西方学者依据他们对马克思自然观念、"控制自然"概念以及马克思与启蒙主义关的理解,把马克思看做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而实际上,马克思的自然观念无论在生存论意义还是实践论意义上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蕴;他所说的"控制自然"是对自然有意识、有计划地合理调节和管理;他与启蒙主义是辩证的二重关系.因此,马克思不仅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而且他还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实践观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宽红 《青海社会科学》2004,42(2):92-94,91
全球生态危机的凸现引发人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以主客二分为基础 ,以人为尺度 ,张扬了人的主体性。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和生态权利作为判断人与自然关系的依据 ,强调了客体的先在性 ,忽视了人的类本性和能动性。本文拟从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入手 ,探讨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主的自然观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和超越 ,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主的自然观在现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要解决当代的全球性问题 ,走出人类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仍然离不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就必须大力培养和践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是把保护环境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吸收环境伦理学的核心观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纳入伦理关怀的视野,同时摒弃环境伦理学所隐含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可以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下观点:道德行为包括敬畏、感恩、平等、互惠、同情、呵护等层次;保护环境是人的义务,开发自然是人的权利,两者辩证统一;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任何个体、群体利益,要及时对环境损失进行补偿;只有以科学技术为工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利军 《河北学刊》2003,23(3):82-83
如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生态危机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需要重新审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内容、文化意识、生产实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只有从变革传统的自然哲学入手 ,紧紧抓住自然意识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才是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环境危机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和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当代全球环境危机的出现使得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在如何重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对抗的理论观点.笔者认为,这种对抗源于这两个概念内核的不同,因此本文从分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结构入手,通过对二者对抗层次的划分、理解与评价,试图澄清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它们理解上的混乱,从而得出非人类中心主义不能替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结论,并且指出这种理论对抗对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本身带来的后果及引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两者均有合理之处但又存在严重的缺陷,分别表现为极端的人道主义和极端的自然主义。必须消除现实中彼此的对立,并过渡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应该扩大价值的含义,建立一个包含经济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和宗教哲学的广泛价值概念。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这个更深层的意义上理解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转折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在系统层次上不允许被破坏。以往的人类同动物一样不具备动摇系统的能力,可以停留在自我中心水平上。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足以和系统相抗衡的力量,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就是必然的了。在当代,人们已经从人类利益中识别出了人类根本利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作二元区分,固守于人类利益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人类根本利益是包容自然的,从它出发就能达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境界。从人类中心主义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对应的是人类从自我意识到自我约束意识的历史演进,它并不取消人类活动,也不意味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成为非法。它的深刻历史内含是人类进入了自我约束时代。  相似文献   

12.
赵亚伟 《理论界》2010,(5):65-67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派别之间的争论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生态伦理学在争论中不断的发展和丰富自身的理论。综观这一旷日持久之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二者争论的焦点也在发生着改变。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及道德关怀层面,对二者争论的焦点作一次系统的梳理,认为人对自然负有的义务是直接的义务抑或是间接的义务是二者争论的焦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佑素珍 《兰州学刊》2002,(1):7-8,52
本文针对理论界围绕环境危机而引起的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在明确界定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它在环境危机的产生和解决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并对如何正确引导这一价值观提出了独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追求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讨论的实质在于超越素朴的人类中心观, 反省现代性人类中心主义, 从而自觉地形成一种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应当在生活世界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 把人类长久持存看成是最高价值, 赋予自然环境以内在的生态价值; 应自觉地用实践理性去规范实践活动, 使人类实践活动具备足够的合理性与自律性; 应把反思现代性看成是确认现代性的必要环节; 应自觉地、历史性地确立起类意识与后代意识; 在具体关注人类整体生存状况时, 还应自觉地克服和摒弃区域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5.
曾文婷 《社会科学家》2004,19(1):103-105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它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也反对另一种粗陋的早期人类中心主义,即技术中心主义,其基本原则是“反对生态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它认为人类在反对生态危机、重新检讨自身对自然界的态度的同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应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要求人与自然共建互利互惠的关系。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并没有否认人类的主体性,而是主张从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一方面肯定人类主体对自然客体的主动、主导和自主力量;另一方面又强调主体对自主能力的自控和自制,并对自身行为的消极结果持一种自省态度和担当责任态度。这一思潮为构建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环境伦理坚持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环境伦理观是当今环境伦理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作者通过剖析这两种环境伦理理论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在处理环境问题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时所处的困境 ,论证了树立与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向度与客观向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一些学者在从价值向度上理解的人类中心主义之蕴含中,始终遮蔽着另一个含义截然不同的客观向度的人类中心主义。揭示与区分价值向度和客观向度的人类中心主义,既有利于澄清许多理论上的无谓争论,梳理出一些理论迷失的原因;亦有助于挖掘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和克服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具有自然的合理性,我们无法完全走出价值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严重后果的真正原因所在,用辩证的生态学思维取代形而上学的机械论思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20.
陈晓燕 《东南学术》2013,(1):134-139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价值命题,然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概念却存在着"人类"名不副实、"中心"词不达意以及"主义"自我否定等问题,因而并非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以人为本"理念,正是针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此进行科学重构:它将坚持生态正义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目标的必要手段,超越了人类沙文主义;它将"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享"确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扬弃了群体中心主义;它将促进人之全面发展的动力定位于"人民"的生态实践,摈弃了人类征服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