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朱熹理学系统的反思成了王阳明构筑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阳明通过对朱子格物说、知行观、心与理关系的甄别展开对朱子“新民”说的诘难,认为朱子以“新”言“亲”将导致他新自新的紧张、教民养民的失衡和格物诚意的抵牾。事实上,阳明基于哲学建构的需要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曲解、误读朱子,忽略了“亲民”与“新民”理论内部的共通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2.
西方哲学传统中存在两大相互对立的哲学路向:将哲学视为对"理论真理"的追求;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从分析海德格尔哲学的品质出发,旨在说明哲学理应成为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而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就是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3.
政治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探讨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的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从整个思想史来看 ,政治价值是它最重要最独特的论域。相应于这些论域 ,政治哲学可以分为政治存在论、政治价值论和政治诠释学。政治哲学作为公共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社会历史的转折时期将起着越来越重大的社会导向作用。当前我国政治哲学研究的迫切任务是 ,在审慎地解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存在论、政治价值论和政治诠释学的基础上 ,积极创建与公众声气相通的新公共哲学 ,提高社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有序性和政治共识度  相似文献   

4.
从“新民”“亲民”看朱王之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伦理-政治的视野之下,以朱熹与王阳明针对着<大学>之"新民"与"亲民"的争执为切入点,试图对"朱王之别"这个思想史公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作出新的解释.本文认为,朱子的"新民"有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自新"与"新他"的困境,以及刑政与"新民"的抵牾.不论是从"教"或"治"的角度看,朱子的"新民"都不可避免其矛盾的结局.而王阳明的"亲民",尽管不乏真诚与仁爱,且不失为一种简洁易行之办法,但忽视与情感相关的社会制度,也使其"亲民"显得过于理想化与幼稚.  相似文献   

5.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西哲学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被忽视了,即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意识本体论的哲学的话,那么与之迥异,中国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不是"意识"而是"身体"始终被置于中国哲人关注的中心,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安身方可立命"应被视为中国哲学的堪称纲领性的结论.该哲学不仅以身体构建世界图式,从身体推出社会伦理,由身体企求精神超越,而且该哲学的历史亦是循着身体运行的模式而非意识运行的模式展开的.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思想中,阿伦特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理解独树一帜。她认为,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的歪曲,由此发展出来的政治哲学是一种“非本真的”政治哲学。而这一歪曲源自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阿伦特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调和这一政治思考主题的论述,展现出其独特的政治哲学运思和其别具一格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如果我们将哲学定义为对超时空与人群的人类根本问题的系统反思,那么中国思想是含有哲学之向度的,并且中国哲学有其表达系统反思的方式.哲学的比较应以不同哲学流派所面对的问题为基础,因为先秦诸子所处理的周秦之变的问题与欧洲现代化早期问题多有重叠,所以中国先秦思想不但有哲学成分,它更是一种以现代性为关怀的政治哲学.通过对先秦思想本质的分析,我们希望重新反思现代性的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政治的现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对哲学与政治、行动、自由、公共领域、革命、极权主义、平庸之恶、现代性及马克思思想等问题的独特阐释之中.而贯穿其中的,始终是哲学与政治的张力关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为当代政治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问题何以成为政治问题--西方生态政治哲学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以生态政治哲学视野探讨西方生态环境问题为何成为政治问题.作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环境与政治在本质上是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经历了一个由中心-边缘-中心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生态政治实践在当代西方绿色运动中呈现出了五大基本特征;当代西方生态政治不仅改变了西方的政治格局,而且正绿化着全球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0.
政治价值作为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有其内在逻辑脉络和基本理论形态.在人类对政治事物追索中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构成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题中之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本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与政治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张力关系,如何看待这种张力关系将影响人们对哲学之价值和哲学家之作用等问题的理解。本文阐释了哲学与政治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两者之冲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哲学家的公共角色。  相似文献   

12.
白刚 《东岳论丛》2012,33(7):56-60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马克思和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都来源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但马克思通过对哲学的政治经济学阐释,走的是“哲学的政治实现”之路,最终超越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而阿伦特却是对政治进行哲学阐释,走的是“政治的哲学实现”之路,最终又回归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3.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哲学复兴的学术意义在于重建哲学与现实的公共生活的关系,其现实意义则在于分析和应对全球化时代日益复杂严峻的社会政治问题。当代西方的政治哲学总体上仍然只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较量对决,而且有意舍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或使之边缘化。实际上,作为具有自身历史存在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不仅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及其社会文化的总体性问题,而且对非西方以及弱势群体的生存处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分析批判意义;对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分析批判,也需要引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所强调的阶级分析方法与立场及其人类解放论,仍然是当下时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4.
时空视野中的中国问题和中国道路乃是当代的,当代的中国人只能考虑和解决属于他自己的问题。虽然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政治的或政治性的,但所有的问题及其解决都无疑是相关于政治活动的。政治哲学所讨论的是具有政治性的中国问题和中国道路,每个人走什么路取决于自己的意愿、目的和环境;而一个国家走什么路则取决于它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类型,而在现当代,则取决于政治,取决于政治社会的建构。政治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问题和中国道路就是要回答,政治是如何决定道路的,继而决定如何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中国文学现代性书写的一个显著标志,新民的塑形通过作为修辞的父子冲突叙事,先后经历了召唤新青年、想像革命者、再造新农民的话语转换与历史变迁.由于“新民”概念命题深受晚清以降不断革命的时代语境的影响规约,现代中国文学对于新民的意识形态表达,一方面明显表现出五四知识精英与左翼政治精英文化心理与艺术旨趣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也有力地坐实了左翼小说革命叙事模式的客观存在与后世影响.这种将父子冲突叙事当作思想或政治启蒙话语的表现形式,从而参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个人主体的双重想像,深刻反映了现代中国文学重内容轻形式、重教化轻审美的典型特征与叙事困境.  相似文献   

16.
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尤其是近年在中国的兴起是一件重大的哲学事件,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学界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积极回应。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政治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入手,建构自己的、适应于现实生活并能引导时代思想潮流的政治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意义与涵义分别代表政治哲学的两个维度。 2 0世纪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用政治哲学中的涵义代替了意义 ,其结果表现为社会终极价值原理的缺失 ;反过来 ,2 0世纪中国政治浪漫主义以政治哲学中的意义代替了涵义 ,其结果导致它的社会政治理论只成为乌托邦想象。一种完美的政治哲学应当将意义确定为它的范导性原理 ,将涵义确定为它的构成性原理  相似文献   

18.
李佃来 《东岳论丛》2022,(1):119-127
人们通常认为,现代性与政治哲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相互打通或建立起内在勾连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事实上,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政治哲学思想,都与现代性的生成与不断展开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从现代性所开辟和占据的问题域中,我们至少可以梳理、概括出三种政治哲学的致思传统,它们分别是确证现代性的政治哲学、批判现代性的政治哲学、重建现代性的政治哲学.虽然这三种政治哲学代表了三种相互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和分歧的传统,但它们之间又因为现代性问题域而具有了可相互对话乃至相互借鉴的共性.这一点,不仅对于我们把握不同的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而且对于我们构建当代形态的政治哲学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可济 《东南学术》2006,(1):125-134
天人关系,"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哲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断演变中,又有其特殊的呈现.儒、道、佛三家对此问题回答的视角,也各具差异.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