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以来我国哲学界争论问题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以后的八年多来,我国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曾经展开过热烈的讨论,问题范围涉及之广泛、内容包括之丰富、参加讨论人数之众多,都是空前的,说明了党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以后,在我国哲学界这个园地里,确实展现了万紫千红、满园争春的一片景象的。现在随着全国生产大跃进高潮的到来,许多干部都订立了个人又红又专的规划,迫切要求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增进哲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指导实际工作,为此,将解放以来我国哲学界争论的问题,作一个综合性的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
关于物质利益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个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解放后二十九年的历史来看,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假马克思主义骗子陈伯达在一九五八年大肆宣扬取消商品生产、按劳分配,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大搞一平二调,剥夺农民,践踏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而“四人帮”却借批刘少奇路线,以极左的面貌出现,用更加阴险毒辣的手法,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混乱。他们掀起了一股批“物质利益”的黑风,谁讲物质利益就是修正主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许多同志至今还不能自觉地、理直气壮地贯彻党的关于按劳分配、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及其它一系列经济政策,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维护广大集体农民的物质利益。这些情况表明需要把在物质利益问题上被“四人帮”搞颠倒了的理论是非再颠倒过来,彻底肃清他们的流毒。  相似文献   

3.
(一) 1956年以来,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美学界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这一争论是有成绩的。首先,它破除了一些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其次,它推动了美学科学的研究工作;最后,它也揭露了美学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据我个人看来,主要有:(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  相似文献   

4.
<正> 邓小平同志在《文选》中,对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作了一系列科学的论述.深刻领会和掌握这些思想,对搞好当前的改革,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保证国家集中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改革中如何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我认为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关心个人物质利益不是鼓励个人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党的一切方针、政策也是遵循物质利益原则,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包括关心职工个人物质利益的。但是,承认个人物质利益并非鼓励个人主义。我们提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个人主义则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寻求个人致富的道路。“一切向钱看”,什么国家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江海学刊》第8期发表的《关于价值量的计算问题》的拙作中,由于篇幅关系,我只陈述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其中对涉及经济学界所争论的许多问题,都未详细列论。顷阅今年《江汉学报》第9期所载曾启贤同志的《劳动的社会形式及其计算、比较和分配的问题》一文,对上述拙作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大部分又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因此,我想谈一谈个人的看法。本文只打算集中讨论我们之间主要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结构和经营管理形式的改革,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建立,为了制定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方针、政策,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农业级差地租问题日益受到我国经济理论界的重视,陆续发表了一些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讨论主要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不仅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前不久,报载珠海等地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在全国上下引起轰动效应,赞同者认为:重奖与贡献挂勾是按劳分配,取之无愧。异议者感叹:鸟儿的翅膀系上黄金,焉能飞得高远?显然,这场重奖应该与否的争论,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异与冲撞。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物质利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物质利益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富有成果。尽管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一般都认为必须重视物质利益问题,承认客观上存在着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国家、企业(集体)、劳动者个人这三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这三方面的利益是统一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要统筹兼顾,使之正确结合。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程已把物质利益当作一个专门的问题,放在社会主义部分的体系中,但摆法却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专章中,作为独立的一节(见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有的把它放在“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这个专章中,作为独立的一节(见南方十六所大学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有的把它作为独立的一章,摆在按劳分配规律这一章之后(见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有的则把它摆在按劳分配之前并与之合成一章,却又特别声明;“物质利益问题同分配关系,是两个不同的但又有密切联系的经济范  相似文献   

10.
我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想就物质利益的实质,物质利益是不是一个规律,物质利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等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并和有关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正> 任何社会里,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物质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着物质利益.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就是为了使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获得物质利益.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利益是什么呢?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们联合起来从事生产活动以取得物质财富,并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分配来占有物质财富以满足生活需要.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贯串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从直接生产领域看,社会主义物质利益最初体现在个人必要产品与社会必要产品上,进一步又表现在公共必要产品的划分上.个人的必要产品是劳动者个人利益的首要源泉,公共必要产品是劳动者的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社会主义个人必要产品和公共必要产品的多次划分,形成了工资、和润、税金、消费基金、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人们认为生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目标与生产目标是一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企业同样存在着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动因。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过去,由于不认识、不认真实行这一原则,我们吃了苦头。物质利益原则就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都认为,我国工资问题中最严重的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为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确分析和对待当前实存的劳动利己心,研究和探索使之转化为符合社会主义公德的思想和行为指向的有效途径,是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理论工作。过去的几年,对物质利益原则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原则的意义上。但事物仅有质的规定性还不够,与道德相关的个人物质利益原则,与其说更多地是与人对这种利益的欲求程度有关。人的利益倾向始终是个矢量。在具体劳动活动中,是主动追求抑或被动接受;直接索取抑或间接获得;唯一期望抑或部分目的?对这些现实的劳动利益倾向进行科学的评价才真正构成对物质利益原则具体、微观的研究,这也是在确立物质利益原则的同时防范个人利己主义必要的一步。在此,笔者以目前议论颇多、道德评价不一的劳动利己心为主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问题是宋明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也是朱熹理学思想讨论的主要问题。天理与人欲关系讨论的中心是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社会伦理道德与社会物质利益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朱熹天理人欲关系的讨论,以揭示朱熹对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社会伦理道德与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积极主张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评价孙玉刚(一)义利观是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义”即指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主要指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义与利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所抱有的观点、态度便形成了义利观。对这个问题进行较详细论述的,可以说始于孔子。他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政治经济学学科地位下降的事实和原因,有必要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进行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物质利益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从而进一步讨论了人类社会中物质利益关系的客观存在性以及以此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的客观存在性。利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最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做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真理到底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争论很久了。我在去年发表过《论真理没有阶级性》一文,抛砖引玉,谈了一点个人的理解。现在讨论展开了,我觉得大家争论的症结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阶级性?社会科学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等等。我想就上述这几个方面,进一步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和道德的关系,强调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认为重视物质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为“富”进行了理直气壮的伦理论证和道德辩护,从而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理论作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在我们编写的一些教科书中缺乏准确地、全面地论述。正确地理解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掌握物质利益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十九所高等院校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把物质利益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在第十三章第二节中加以论述,是很有创造性的。但物质利益在唯物史观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是否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和物质利益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保护发展群众利益相结合等独特的观点,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这对当前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