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大力开发企业人才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但从目前我国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看,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重管理培训轻技术培训企业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央军委近日印发《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规划纲要》,未来10年中国军队将着力培养4个方面的人才,即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以及新装备操作与维护人才。  相似文献   

3.
邢燕芬 《人才瞭望》2005,(10):10-10
中部人才合作开发是全国性区域人才合作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部人才合作开发对于促进全国和六省人才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部人才合作开发的宗旨应该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围绕促进各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加强区域人才开发为主题,不断推进中部人才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建立中部互惠互利的区域人才开发新机制,整合中部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逐步形成相互兼容的人才政策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才服务体系,创优人才开发的社会环境,为促进中部崛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刘怫翔  张欣 《人才开发》2002,(10):26-27
一、人才使用现状比较 沈阳市在人才使用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人才使用整体效能不高。沈阳市人才资源效能,1991年为17人/百万GDP;1995年为7.3人/百万GDP,2000年则为5.7人/百万GDP。而上海2000年的人才效能仅仅  相似文献   

5.
黄俊 《人才瞭望》2009,(2):36-37
一、现状分析 人才国际化是新时期人才流动的一大趋势。海外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中央到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省、市已经形成了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而中部地区的多数地方.尤其是市级以下区域还没有把开发和利用海外人才资源完全纳入到更好实施人才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经济区人才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林 《人才开发》2010,(8):20-23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加强区域人才开发与合作,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08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以来,  相似文献   

7.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力度,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积极推进重点外国专家队伍建设,建设"外国专家的家",充分开发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这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是不同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间为促进相关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服务的发展而进行的交流、联合、互助行动,是人才服务发展的新探索和新尝试。21世纪初,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人才联盟、人才交流合作等人才合作机制。随着我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我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积极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合作,已成为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近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把目光投向故土家园,既期待为祖国发展,也为个人创业实现价值。海外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的多数地方、尤其是地市级以下区域还没有把开发和利用海外人才资源完全纳入更好实施人才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八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除了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外.还需要加快高技能人才开发步伐,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培养一批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时期,笔者每与朋友聚会,或多或少总会谈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谈论这个话题,大家是兴奋的,兴奋中还充满期待:期待着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的出台;期待着人才鉴定标准和人才测评体系的建立;期待着在单位之间、部门之  相似文献   

12.
《人才开发》2002,(5):16-18
一、我省人才资源的基本特征 四川经过新中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综合实力在西部各省市区具有相对优势,其基本特征是“四个并存”: 一是绝对数量较大与相对数量不足并存。目前,四川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总量为234.2万人,位居全国前茅、西部第一。但每万人口拥有人才量仅为274人,远低于全国482人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潜人才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取决于潜人才的自我推荐开发、领导者的慧眼,也取决于潜人才成长的客观环境、制度建设等。一个潜人才的脱颖而出,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我推荐开发是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的内因。因此,探讨潜入才自我推荐开发,对潜人才的迅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夏回族自治区以编制人才发展规划、探索人才立法、完善人才制度为抓手,不断优化人才工作政策环境,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按照2004年自治区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宁夏制定了《宁夏人才开发十年规划(2004—2013年)》和《宁夏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组织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11月7日在“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暨深圳论坛”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人才智力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应当更加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更加重视人才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第二、更加重视交流合作的质量建设;第三、更加重视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金钱枝 《人才瞭望》2008,(12):39-40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从全局出发的必然要求。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人才资源在促进区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构建区域性人才信息共享网络体系.是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世纪,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加入WTO后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展开的人才竞争;面对人事制度改革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认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出色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人事人才工作牢牢抓住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这是上海人事人才工作的一条宝贵经验。只有认清形势和大局,才能找到人事人才工作的正确定位,才能实现人事人才工作新的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已经真正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上个世纪的一百年,人类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以往一切时代所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05,(8):35-35
西部和东北地区要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开发人才资源,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6月20日至21日在大连召开的“人才资源开发促进西部、东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和人事厅局长们达成的共识。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代表丁雅珊等出席了研讨会的开幕式并致辞。参加会议的有日本人事院、韩国中央人事委员会、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官员和专家,以及四川、甘肃、辽宁等七个省人事厅的代表、专家约110人。王晓初在致辞中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把人才作为一种资源,而且是第一资源来认识,这是我们党在人才观方面的伟大创新和与时俱进,表明了人才对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2006年,喜德县在全省181个县市经济总量排名150位,全州17个县(市)中排名13位,四川区域综合竞争力排名148位,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综合竞争力排名19位,其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度已显露得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应当依托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何开发利用人才这第一资源,已摆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喜德(包括其他民族聚居县)应该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摆在全省、全州一盘棋内来思考,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五加一、一推五的人才战略思路,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紧紧围绕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五大资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结合好,依靠人才资源推动五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凉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刘兵 《人才开发》2007,(2):19-21
随着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宁波当前及未来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伴之而来的高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重大环节,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势必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尽快培养造就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