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隽 《学术交流》2007,(1):148-152
即兴谣诗是诗歌的最初艺术形态,是中国文化的起点。《吴越春秋.弹歌》、《吕氏春秋.音初》中的即兴徒歌以及《周易》部分经过整理的繇辞,使我们仍有可能领略原始谣诗的古朴风貌。即兴谣诗单纯古朴、荡气回肠、自然轻盈的艺术形态与原始先民率性动情、乾坤流转、野性天然的生活交相辉映,是对人类文化源头质朴风情的诗性写真,成为我们触摸文化源头的艺术中介。在“诗三百”这部宗周“典乐”范本产生之前,《易》繇辞已为我们提供了徒歌的范式,而且它的存在一直在提醒我们:诗歌一面与音乐合流,渗透着浓重的宗教与政治意味,一面仍是随意简朴的徒歌,基本保持着原生态的生活滋味。即兴谣诗与《周易》短繇以纯语言的艺术化表达为宗周“典乐”歌《诗》体系的建构积累了丰富的灵感。  相似文献   

2.
王晓德 《日本学刊》2007,23(3):105-117
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社会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二战之后更为显而易见。美国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在日本向现代消费社会转变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给日本传统文化的延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考验。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传统的日本,并没有被“美国化”,相反在保留本国文化传统的同时,从美国大众文化传播中吸取了很多有利于本国发展的成分或观念以及形成现代消费社会的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类似《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歌集收入了公元4世纪上半期到公元759年400余年里,日本各个阶层的人所创作的诗歌,约4500余首,汇集了当时存在的各种诗体,形成了日本诗歌的独特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关于“万叶集”这一名称的由来与含义,日本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山口博先生的这篇论文从中日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万叶”一词的由来与含义作了详尽的考释与缜密的论证,读后可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他把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理刻画融为一体,在东西方文化的接合部独辟蹊径,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的美韵风格。川端康成文学具有独特魅力,其影响超越了日本国界,并对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臧运祜 《日本学刊》2006,(2):129-138
1938年12月,日本侵华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之后,为实现建设“东亚新秩序”的目标,近卫内阁决定设立“兴亚院”,作为决定和实施对中国占领区政策的总机关。本文主要运用日方的档案资料,考察了“兴亚院”的设置与正式成立过程,分析了该院的组织结构与性质,并简述了“兴亚院”成立初期在处理“中国事变”上取得的“业绩”,特别是成功诱降汪精卫集团。因此,可以说“兴亚院”是地道的“灭亚院”,它的存在,验证了战时日本“东亚新秩序”的本质,并为我们今天认识日本侵华历史提供了又一个“物证”。  相似文献   

6.
“破灭型”作家这一概念是平野谦、中村光夫、伊藤整等人在研究日本近代“私小说”作家时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在现实生活贫困不堪 ,在文学创作中缺乏成就 ,终身饱受煎熬却立志献身文学艺术的作家。具体代表人物有明治时代的近松秋江、大正时期的葛西善藏和昭和初期的太宰治、木尾井基次郎等。而克服了这种双重危机 ,描写自己逐渐由危机转向一种精神上的安定、内心平衡的作品和作家 ,称为“调和型”。  由于“私小说”一词概念的模糊性 ,使许多我们看来并非属于“私小说”风格的近代作家也被纳入其中 ,例如有川上眉山、北村透谷、有岛武郎、…  相似文献   

7.
武心波 《日本学刊》2006,(2):106-120
日本企业在近代的形成,是以传统的“藩”为基础加以改头换面的,秉承了“藩共同体”的性格。二战后,日本企业的迅猛发展,曾将日本经济推向了世界经济的顶峰。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日本模式”已摇摇欲坠。企业为生存而进行的浴血奋战,使“现代因素”不断增强,传统的“共同体”色彩日趋减弱。企业传统性格的悄然“蜕变”,正引发日本继明治维新后又一次巨大的社会振荡。  相似文献   

8.
终身雇佣制这种“关系型心理契约”是日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对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目标由关系型向交易型转变,这种心理契约发生了动摇。中国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自主能动的开发,避免与员工之间由于“心理契约”的缺失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和人际关系障碍,从而最终统一企业成长和员工发展的双重目标,必须实现企业“心理契约”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李蓉 《浙江学刊》2007,19(4):94-101
本文通过对茅盾《蚀》的分析来观察茅盾早期文学创作追求个人体验的真实与他热衷的女性身体描写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发现“女性身体”在传达作家的个人体验时所具有的表现功能。同时,在《蚀》中,茅盾书写女性身体的方式源于他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本体性的身体观念,这种身体观念进一步影响着茅盾的历史观念的形成。并且,茅盾由“体验”向“理念”转向的创作历程,也说明革命文学对真实的追求与理念的限制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悖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于1926年成立了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在成员构成、资金来源以及系统独立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民间性,实际上是作为为日本官方外交政策和行动进行善后的民间外交组织而存在的。本文通过解读当时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的文献史料、会议记录,厘清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参加第四次会议前后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日本政府的态度来对第四次太平洋会议中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的民间外交活动形成一定的认识。第四次太平洋会议召开时,正值中日间围绕东北问题展开外交交涉的最盛期,亦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之后。为此,通过研究日本太平洋问题调查会在第四次会议中的外交活动和主张,有助于我们从日本外交政策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关系走向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