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文献提供了解释国家行为的两个外交政策理论--经典现实主义和防御型现实主义.经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能够扩张;而防御型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不得不扩张.而扎卡利亚的"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理论,在保留了经典现实主义核心内核的同时,认为外交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制定的.三种理论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将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现实主义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政治哲学根基.在洞彻了人类政治生活本质的基础上,现实主义理论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做出了深刻解释.以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理论不仅最彻底地构建了科学哲学意义上的科学理论,对新自由主义与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实主义理论为各国参与国际互动,制定合理的外交政策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3.
论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发展的复杂多变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政治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国际政治经济及全球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也由此促成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以及结构现实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继承性,但在此基础上也有所超越。该理论承认国家是国际关系唯一行为体;国际政治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安全竞争;军事力量至关重要。同时,该理论还重新诠释了国家追求权力最大化的目的性;重新定义权力,是指具有可度量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5.
科学化是指将国际关系当作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的路径或倾向。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倡导科学化的主要阵营.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传统主义、行为主义与新现实主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科学化发展历程对我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学现实主义流派的中心概念是权力和利益,而二者又被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解释为一回事。现实主义权力观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和古希腊的思想家,但近代的马基雅弗利、霍布斯和韦伯则是最直接的理论先驱。权力概念通过现实主义两个阶段的长期讨论,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权力理论,广泛影响到了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学科。  相似文献   

7.
刘凯  白云真 《兰州学刊》2008,91(2):31-33
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有着悠久的学术研究传统,然而因其未能有效地解释冷战的结束、国际制度的发展与地区一体化的深化而受到质疑。对此,后继的现实主义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现实主义,以拓展和丰富现实主义的研究传统。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现实主义的新进展,即现实主义研究传统的内部论争、经典人物和著作的再解读以及现实主义与其他理论流派的融合,并进而作适当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国际关系理论不同学派都依据其各自的世界观推导出理论体系,其相互间的分歧争论又可以相应地归结到世界观的分歧。在世界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不同流派基本认同。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观有相似的一面,但更多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由此在战争与和平、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科学主义”概念主要指仿照自然科学的程序来构建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在理论构建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科学主义倾向,尤其体现在其研究假设中。沃尔兹的科学主义倾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而言,其理论还是较好地满足了科学主义的要求,这种构建理论的方式有着重大意义,它对整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国际学术界现实主义研究整体趋于守势的情况下,中国的现实主义研究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学者们的看法并不统一.本文以中国9种国际政治类CSSCI期刊2001-2007年发表的现实主义文章为样本,对中国现实主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考察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现实主义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比重大体持平,学术品位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形成了反映中国学者自身研究偏好的现实主义重点研究领域.但重点研究领域尚缺乏核心的研究问题,创新成果的数量和整体质量明显不足,主力学者的理论内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而言,目前现实主义在中国学界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整体研究水平应高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平均水平.中国现实主义研究下一步的目标应是努力实现由理论评介和经验描述向理论创造和经验解释的结构性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学派内部产生分化,在古典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新古典现实主义,它是在国际关系当中明确走向对外政策理论建构路径的一种新分析方法。由于近年来对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误解与质疑层出不穷,诺林·里普斯曼、斯蒂芬·洛贝尔和杰弗里·托利弗合著了《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试图澄清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对新古典现实主  相似文献   

12.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有整体理论分析框架及其赖以建立的基本假定。进攻性现实主义强调国家行为受到体系或结构的影响,同时也不否认大国追求最大化权力的本性所具有的意义。米尔斯海默的“非现实性”主要体现在其悲观主义的逻辑基础上。探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非现实主义”逻辑,有助于我们把握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的实质,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期美国东亚外交战略实践的困惑与悖论。  相似文献   

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指向是国家的独立与平等。从该原则体系出现之时,就代表了中国政府对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务实态度,代表了中国对于国际法的现实主义立场。借鉴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认为,国家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而对于独立与和平共处的需求最为关键,是国际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最著名代表人物是约翰·米尔斯海默,其<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一部有关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是在"权力"与"大国政治"两个概念的互动过程中确立其理论内涵的.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安全研究范式抓住了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社会的本质,即由国家利益的争夺所导致的国家之间的安全竞争。国家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的生存和安全就成为现实主义安全研究理论关注的核心。现实主义安全研究范式对复杂的国际安全问题提供了经典的理论解释。基于此,分析了现实主义安全研究范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命题,并结合现实对其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现实主义安全研究范式自身也存在许多的缺失和不足:安全利益相互冲突时怎样实现共赢,怎样摆脱安全和竞争的恶性循环,这是现实主义安全研究给国际安全研究留下的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然也影响了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我们把中国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比照性的研究分析,试图通过寻找二者之间在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以便重新认识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念在中国和西方的发展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开始形成时就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功利性色彩,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意味逐渐增强。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坚持艺术的强烈社会批判性的同时,则由现实主义转向了现代主义。在艺术典型的塑造上,则彻底转向了形象的抽象和否定性美学。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问题是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研究中表现在现实主义定义、现实主义特质及现实主义命运三个方面的理论观点作了概述和辨析 ,展示了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多元化趋势 ,体现了我们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从抗战初期理论的偏狭性到抗战中后期对文学本质的把握,重庆抗战文论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不断得到深化,这一深化促进了重庆抗战文学的发展。重庆抗战文学现实主义理论的深化既是抗战文学所留下的需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目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抗战文学中反省后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晨 《齐鲁学刊》2006,1(2):96-99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注重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实际效果,这一创作方法的形成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所改造和接受。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关系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呈现革命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认为,美国要获得并维持网络空间霸权地位,必须遏制中国崛起。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的思想背离了中美关系的现实,却给我们分析中美网络关系开拓了新的分析途径。从进攻性现实主义角度分析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关系,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中美如何管理网络空间安全关系。进攻性现实主义过分强调进攻性战略,而忽视规范、制度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显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对分析中美网络空间关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