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涉及张耒诗文的著作权问题进行考辨,举其较为常见的混淆作品,分为重出、误收二类,明确作品的归属,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约 2 6首 ,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诗文之后 ,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 ,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 ,列举笔者的编年新解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 ,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32首,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诗文之后,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列举笔者的编年补正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约 35首 ,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的具体诗文之后 ,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 ,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 ,列举笔者的编年初探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 ,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元代文学家冯子振虽未有别集流传至今,但其遗作散见于各类文献,数量相当可观。《海粟集辑存》《全元文》《全元诗》在冯子振诗文的辑录上取得重要成果,但也存在误辑、漏辑的问题。《光武庙记》题冯子振之作由来已久,据现存碑刻可证其误。《扬州琼华集》存录冯子振题咏琼花的大赋1篇;其他相关佛教典籍、地理方志、书画文献等,记载冯子振佚文9篇、佚诗14首。这些未曾引起研究者注意的诗文,对完善冯子振的生平、交游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对四库馆臣所辑佚的“永乐大典本”文献的质量进行考量。这些辑本虽经清代大儒之手,但质量高低不一,以误辑为例,四库辑本中既有重复辑录存世文献现象,亦有在辑录成书过程中误收他人作品或者混淆体例现象,其致误的原因亦是多种多样。细致探究辑本误辑的类型及原因,推求文献的原始来源,考订文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文献来源和依据,对学界在使用和研究这些文献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浙江诗文,存在不少异调相押的现象,上去相押与浊上变去尤为明显。通过静态描写与历史考察,梳理材料,深入分析,结合唐五代以后吴地的声调演变,探寻其语音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六百年“有记无楼”的南京阅江楼存有诸多谜团,后人在诗文中虽多有论及,然仍有颇多疑误需要探讨:阅江楼建楼的初衷是朱元璋注重军事之举,而其最终停建则是朱元璋看重天象的结果,“狮岭雄观”之名本出于明朝。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农业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太宗即位后,把较多的精力放到了重建唐朝农业经济中,并制订了相应的发展农业策略。他的重农思想具体、丰富,如,认为治国首先要解决“衣食”问题;要“不夺农时”。唐太宗的农业思想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且制订了许多重农措施。古代农业的发展,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制约。难能可贵的是,唐太宗并不害怕灾害,反而树立了坚强的抗灾救荒信心,实施了一系列抗灾救荒的措施:设立义仓;蠲免;赈恤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时代有名的帝王,他励精图治、虚怀纳谏,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这些政绩的取得既是大臣们竭力辅政的结果,更是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结晶,而唐太宗本人重视对历史的认识,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则是其成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作为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极盛的局面;在文学上,他又以特有的个人风度,从治国思想、文化视野和诗歌创作等方面对唐初诗歌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距盛唐还有一百多年,但唐太宗依然拥有着盛唐开创者和盛唐气象开拓人的双重身份,一手酝酿出有唐一代蓬勃自信的昂扬心态。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是封建时代太平盛世的典范。唐太宗以其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和思想家的远见卓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治道资源,包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史为鉴的反思精神、静抚天下的治国方针、民为邦本的民本情结、选贤与能的人才战略、从善如流的为政风格以及先正其身的安天下之道等等。深入挖掘和批判吸收这些思想资源不仅具有思想史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在唐朝初年"制礼作乐"成果中,太常乐署的《讌乐》乐部尤为引人瞩目,发人深思。其创制过程持续达20年,内容形式与政治地位历经"三级跳"而达于至高无上。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切入,寻绎贞观《讌乐》创制背后潜藏的"政治伦理"隐情,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太常乐舞具有"旧瓶装新酒",为新朝歌功颂德、宣扬天命的政治功能;列在贞观"十部乐"之首的《讌乐》,既是唐太宗为自己歌颂功德的"政治手笔",也是冲淡"玄武门之变"恶劣影响、讳饰"喋血夺嫡"声誉之垢的"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的个性和生命意识与其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血统、出身门第、早年的军旅生涯,以及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等因素塑造了唐太宗的个性,政坛上的腥风血雨和执政的艰辛等又形成了他强烈的畏惧"天谴"的生命意识。其独特的个性和生命意识决定了他诗歌中崭新的意象选择、"明雅志"的创作目的、"虑高危"的理性自觉、"节之于中和"的情志统一和儒、道、释思想交融的"自适"情怀。  相似文献   

15.
回纥,又称回鹘①,今新疆维吾尔族与甘肃裕固族的祖先,属于铁勒诸部之一。隋末唐初,与其他铁勒各部散处于今蒙古 高原,西至天山,分别臣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贞观二十年(646 年),唐太宗灭亡薛延陀汗国,漠北铁勒诸部开始散乱的各 自发展,回纥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亲近唐朝积极与唐朝交流互信,最终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漠北铁勒诸部,建立了强大的漠 北回鹘汗国。以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为时间段轴,梳理了回纥与铁勒诸部周旋,逐渐强盛以致为后来取代薛延陀建立强盛的 漠北回鹘汗国打下坚实基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是封建时代功绩卓著的一代帝王,是毛泽东赞赏的“唐宗宋祖”之首,在位期间创造了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贞观之治”.本文仅从其对官吏的选拔任用、绩效考核和驭官之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其用人之道,找寻他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17.
宋太宗推崇释家,也就是佛教,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赵家皇族的统治。宋太宗的释家诗歌《缘识》完成于淳化(990-994)年间,体式多样,但是以古体诗歌为主。《缘识》的主旨在于诠释天台宗的因缘和报应等佛理思想。因为在宋代佛教和道家已经具有融合的一面,而宋太宗本人也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所以宋太宗的崇道思想以及道家和道教诗歌也都突出体现在宋太宗道家诗《逍遥咏》当中,而《逍遥咏》当中的道家和道教的范畴如“阴阳”“逍遥”“道德”“大道”“乾坤”“修炼”等等也渗透到宋太宗的释家诗歌《缘识》当中。《缘识》语言较《逍遥咏》语言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主要成就以及唐太宗前后期主要表现进行分析.唐太宗是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出现是与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唐太宗杰出才能分不开的.贞观后期,唐太宗励精图治不如以前.  相似文献   

19.
前辈学者多将唐太宗君臣的诗作视为宫体诗,归宫体一派。其实唐太宗等贞观诗人群提出了雅正质实、文质彬彬的诗美理想,在创作上以典丽为宗,兼尚气骨,对唐诗繁盛局面的形成有开启之功。  相似文献   

20.
在南朝文坛上,萧衍、萧纲、萧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学术界对于萧氏父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如萧纲、萧绎与宫体诗的研究等,但从总体上来讲还显得有些薄弱。本文拟对萧衍、萧纲、萧绎的诗文作品及文艺思想研究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