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方性知识的提出是对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抵抗,它兼具批判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附着于地方。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应用不在于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播,而在于承认多元地方性知识的合理性,立足于地方发挥其有效性。在记录、挖掘、维护与利用、重构地方性生态知识时应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从教学信息运动看教学过程的优化沙幼融,张再武(牧机系)1教学的真实意义在于信息运动从信息论观点看.教学的真实意义在于信息运动。教学过程就是教学信息的传递、识辨、储存、加工与流通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生了符合于定目标的变化,就是受到了...  相似文献   

3.
刘海涛 《民族学刊》2022,13(3):45-56, 143
美国民族史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从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边际中生发出来,作为一种具有专属意义的、独立的、一体化的知识体系的美国民族史学:一方面,美国民族史学既是二战以来美国及西方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从分野并行到趋近发展的一种产物,也是美国及西方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相互借鉴研究视野方法,逐渐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学科知识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种体现;既是文化反思、“他者”重构的一种重要产物。另一方面,美国民族史学的孕育、凸显与繁盛及其知识体系的生成,也对美国民族史学知识体系生成所依赖的特殊的学科知识发展背景以及历史和社会生发环境等诸多因素带来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影响作用。这些影响,既展示在表层的学科和方法层面,促进了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沟通和方法的互补;也表现在由表及里的知识层面,促动了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传统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知识生产能力的提升;还触及了深层的文化概念层面,解构了“白人中心论”“西方中心论”,重构了“他者”的形象,推动了美国历史和社会的生成发展,促进了当代“美利坚”民族国家的不断建构。  相似文献   

4.
高山族的第一个博士依露(佤族)他从山里走向平地,从古老的部落走向知识的最高殿堂,从一个泰雅人的苦孩子成为高山族的第一位博士……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学专家及学者,汇聚一堂。由于会期时间短,需...  相似文献   

5.
实践记忆论     
本文首先通过对中西实践、记忆知识谱系的梳理及田野经验的考察,界定实践记忆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生活、行为或仪式实践活动中,耳闻目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习得的文化记忆;然后爬梳个人记忆、历史记忆、社会或集体记忆、"体化实践"等记忆概念和理论关系,在厘清实践记忆来龙去脉的同时,也对以往的记忆理论做出反思;最后强调实践记忆的情境性或在场性特点,对知识活动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阐明实践记忆立足现在、重构过去和开启未来的时间线性与多元复合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学对于物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人类学不同理论学派对于人(subject)与物(object)关系的认知/理解有差异。早期物作为人类社会的附属物/生产物,作为一种主体之外的客体存在,是一种分离的物;马林诺夫斯基时期的库拉圈研究,象征着财富、社会地位的贝壳在库拉圈中的流动构建出人的整体社会特征,此时的物即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识论的人文转变,象征主义兴起,在借助物的符号意义来阐释人类深层结构的人类学研究时期,物"消失"在主体的意义构建之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物的主体性凸显,传统的物进入现代世俗世界,对物的认知转向物与主体相融的阶段,而后愈走愈远,进入到消费之物与物化之人的异化阶段和多元主体的本体论探讨阶段,尝试对自然和文化范畴本身进行理解,而避开主客体之间存在的认识中介。本文从认识论的视角梳理西方人类学对物的研究的历程后,认为这一研究的根本是人对于本体/客体、人类社会/自然世界等知识的重构以及认知途径的不断探索与反思,所呈现出来的碎片化的知识地图恰是后现代西方社会理论认知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7.
夏循祥  杨丹禾 《民族学刊》2022,13(5):67-76, 138
当代人类学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新的局面,田野作业与民族志受到诸多质疑、反思与挑战。“深度”成为人类学与其他学科民族志之间的标志性差别。人类学的“深度”,涉及田野作业的深度和民族志文本的深度这两方面,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田野参与的深度、社会理解的深度、材料描写的深度、材料解释的深度、理论挖掘的深度。其中,前两者考量的是民族志者在田野作业过程中经验材料的收集,针对的是田野作业者作为主体所获得的主观知识。而后三者涉及民族志写作和理论思考的深度,是针对读者如何判断、理解民族志写作而言的客观标准。但作为学科的人类学,超越田野作业和民族志,在于文化批评和反思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当代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贯穿了民族精英意识,民族政治精英决定文化重构的方向;民族知识精英为文化重构提供理论支持和舆论造势,民族文化精英为民族文化重构提供载体。经济利益和民族共同情感是当前推动民族精英意识转化为群体认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蔡晴 《民族学刊》2021,12(3):80-86, 103
胎教作为一种在中国绵延千年的民俗观念,最初是为培养天子而创设,后历数代发展而逐渐成为寻常百姓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近代以来,在西学浪潮的冲击之下,近代知识人也以报刊为阵地,对传统礼俗进行“理性调适”。笔者立足于民国时期的报刊材料,以传统民俗——“胎教”的嬗变过程为切入点,呈现转型时期文化浑融对于产育知识的影响,厘清近代知识人传统文化的重构,并对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10.
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所探讨的潜在课程重点在于“潜在”上,目的是想说明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性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是如何存在的,它潜在地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经研究发现,潜在课程与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冲突的关系,表现出了“断裂”与“重构”的文化现象。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探讨潜在课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个体的潜在作用:作为文化断裂,类似于强制地要求停止你以前的思考和习惯;身份重构则要求你必须获得与以往不同的身份和意识,并先适应学校中生活和现代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客家人南迁后 ,居于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的闽粤赣边地 ,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重挑战。为了在新迁地能够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重新学习。在山区经济方面 ,早己定居当地的畲、瑶族人对客家人的影响 ,大体可归纳为两大类 :农作物方面 ,主要为旱地作物 ;物产方面 ,主要为“山货”。本文旨在说明 :客家文化之所以形成绚丽多彩而又独具一格的文化 ,就在于它是一种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 ;我国境内诸族文化存在着互相影响、渗透、融合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实行学分制是高校深化改革的关键.江、浙、沪四所高校经验告诉我们实行学分制的条件是要转变观念,确立学分制在高校的龙头地位;重构体系,建立以学分制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强化师资,整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设施,建立学分制管理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3.
吴杰 《中国民族博览》2023,(13):156-158
基于UbD理念的逆向设计时追求理解的设计,其新颖之处在于将评估前置,从而保证教学全过程首尾相连。结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中的设计模块,将内容进行重构组合,将核心目标聚焦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以UbD理念为引领进行美术逆向教学设计,不仅突破自身的旧观念、旧思路,也为美术教学实践者提供切实且科学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君  姚勇 《中国藏学》2017,(3):64-74
在反思中国崛起和谋求与世界对话的"去中心化"背景下,梳理国内外有关喜马拉雅区域研究的情况,在反思中国学界对"世界"知识与中国的认知局限的同时,找寻出中国开展以喜马拉雅区域为例研究的可能路径。文章提出:首先应厘清区域研究全貌与体系,建构喜马拉雅区域文化领域的知识图谱,形成对话基础;其次,搭建对话平台,推动研究信息分享与交换;促进相关学科资源整合,营造对话语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与西方话语体系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中国语境下的喜马拉雅区域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5.
双语教学在西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西藏大学在双语教学方面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 ;通过分析 ,必须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教材的编译入手 ,促使双语教学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流散族群(diaspora)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旧语新说中,流散族群理论对传统的国际移民理论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本文将流散族群置于社会人类学的视野下,追溯其历史脉络,梳理其基本定义与内涵,剖析其在当代的演化与重构,探讨全球化时代流散族群、流散认同及流散文化在国家、群体及个人层面上所折射的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一大特点,历史人类学的出现就是历史学家应对人类学挑战的结果。历史人类学主要用人类学的方法对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进行重构,从而反思和确认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于现存文献对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很难有较详细的记述,因此历史人类学家只能借助间接材料进行研究,这种做法比常规历史研究要困难得多,它需要研究者具备更多的睿智与机敏,能从常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大量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其隐含的象征意义。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为探寻人类过去的生活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进而拓宽了当代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民间故事与意识形态建构--对民间故事观念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故事的思想观念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民俗知识的结构问题,它的旨趣在于还原行动者的生活世界原貌。本文通过对此类研究的反思,分析民间故事讲述与意识形态建构之间的关联。民间故事作为话语层面的“例行化”的民俗知识,除了预设的审美诉求以外,也必然包含着真理的诉求、权力或政治的诉求以及伦理的诉求。它使既定社会关系的制约性被物化,从而具有在现存支配关系中使局部利益合法化的意识形态性质。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政治的视角出发,需要对当下的民族问题作出一种知识定位。也就是说,需要反思西方关于民族与族群的知识生产及其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我们通过一种什么样的知识工具来理解民族问题,而且这种关系背后所包含的政治哲学原理也有必要成为反思对象。鉴于现代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从西方社会发展经验中衍生出来的,因此这种知识定位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适用。无论是西方族群理论关于族群本质的争论、对西方民族国家典型模式的理解,还是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辩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影响解释民族问题的知识逻辑。本文将围绕这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试图从宏观维度上发现中国民族问题的知识坐标。  相似文献   

20.
广角镜     
实践与探索使人认识到:中国西部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理论的贫困。近年来,一批年青的西部理论工作者开始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追寻西部贫困的根源。他们从理性的更高层次来反思西部民族行为的结果、开始审视过去一直被奉为真理的传统西部理论。他们力图打破理论界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