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海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3)
自从形成国际社会以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一直是处于无政府状态。19世纪未出现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商标注册的马德里公约和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国际经济法的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扩大,西欧各国要依赖美国来复兴其战后经济,而美国却希望巩固其既得成果——在经济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因而,在美国的发动下,于1944年7月,在美国东部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主要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会议签订了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两个协定。随后于1947年,西方发达国家又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样一来,国际社会就开始了用多边条约来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新时代。于是,国际经济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也就形成和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朱崇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国际经济法是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及通行规则的一种反映或描述。国际经济的历史发展以及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发生的四件大事表明,国际经济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相应地,国际经济法也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3.
周子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正> 国际经济法是战后国际法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正由于此,目前各国学者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性质、范围在解释上所说不一,至今尚无定论,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文,其主体、渊源与国际法相同。主张这一学说的学者有英国的施瓦曾伯 相似文献
4.
王国良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
一、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法国际经济法是我国当前国际法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国内外许多法律院校纷纷开设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对这门新学科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随着现代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带来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 相似文献
5.
王金洪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
国际社会提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议题。本文试图对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期望对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框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条约的经济地区主义和非正式的经济地区主义 如果我们首先来仔细地观察一下过去几十年里经济地区主义趋势的话,一个根本的区别便一目了然了。1945年以后,那些以条约为基础的国际组织(从欧共体、欧盟到亚太经合组织)所划定的界限并不总是与实际的地区经济结构并行不悖。在这种基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的地区化和全球化两股趋势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进步是地区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真正原因。地区化与全球化是一对孪生兄弟,既互相补充,又互相依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球竞争在80年代末结束了。甚至那些坚持列宁主义政治制度的社会一其中大多数在东亚——也一直在试图按照市场原则改进它们的经济。朝鲜带着极大的犹豫和胆怯加入到社会主义改革者队伍之中,开始了与较早进行的中国改革相一致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法的含义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是个不确定的概念。就概念的范围而言,从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1)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部门法;(2)国际经济法包括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和有涉外因素的国内经济法两种。对上述说法进行深入的争论虽无意义,但为 相似文献
10.
马珊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1-53
在理论法学的领域中,法的价值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在部门法学中,其仍处于初始阶段。国际法与其余部门的法律相比,在价值问题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价值需求的满足更为复杂、困难,所以国际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从本质上来讲,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其价值特殊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作为价值的主体,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围,导致其在拥有共同价值时形成较... 相似文献
11.
12.
“南方”国家只依靠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就能发展经济并改变其弱者地位吗?我认为,物资交换市场的“自由贸易原理”和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补充(Complementation)原理”形成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3.
新国际经济秩序的目的是按照第三世界国家的愿望制定一个协调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内在逻辑是:提高第三世界的原材料出口价格,在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向发达国家出口,给工业化以新的推动力;加速转让技术并降低其价格,即反映了在世界范围水平上资本积累的矛盾特点。事实上一方面这个方案马上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秩序发生的新变化,对历史时期两波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在论证WTO改革的基础上,对疫情冲击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与改革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经济全球化并不能使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平均受益,反而会使收入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出现两极分化,在两次全球化的兴衰周期中,收入不平等的周期性特征在多个国家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性冲击,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在逆全球化的紧迫压力下,各国都希望将WTO的改革落实在具体的行动、相关条款的修订和增加的进程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应积极参加全球价值链的整体循环,也要营建以中国产业、中国技术为主导的区域分工体系,还应坚持深化经济改革,建立高水平开放的多层次平台,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当共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以逐步推动建立公正、公平、健康、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与经济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论法律与经济秩序卢建平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经济的关系认识不一。很多人倾向于把法律视为外在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甚至有的人还将法律视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束缚,视为经济秩序的对立面。因此,在经济生活中有法不依、偏离法律、打擦边球、违背法律、践踏、破坏法... 相似文献
17.
王贵国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急剧加强。关于直接规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私人公司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和交叉经济交易和经济关系的法律和制度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上述法律制度和规范,即人们通称的国际经济法,亦越来越多地受到法学界的重视。鉴于国际经济法的历史简短,并且共所基于存在的超越一国国界的经济交易和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变化,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范围以及共是否应作为单独的一个法律学科存在均成为法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审查国际经济法演变和形成的过程,探讨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范围和特点,研究和分析法学界关于国际经济法争论的实质以及关于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姚先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
本文对经济秩序的定义与内容作了考察,提出了“经济安全”的新概念,认为要用经济安全程度作为衡量经济秩序好坏的根本标准。文中指出了危及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概括了缺少经济安全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几种行为方式。认为经济秩序建设是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结合部,应从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与实施两个方面推进经济秩序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尚处于争论之中。探讨了目前国内有关国际经济法内涵的学说,认为不仅广义说存在诸多缺陷,而且人们对狭义说也存在一些严重的误解;通过具体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理清了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关系;指出,在我国,国际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国际经济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学术界有广义、中义与狭义三种解读方法。这里系统梳理与论证了广义国际经济法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特别是通过明确其产生路径、学科性质与特点、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论证了该概念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