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刑事错案频繁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施行中出现了问题,例如,规定的内容较为原则,司法实践中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选择性录音录像问题突出;侦查询问人员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司法救济渠道不充分等。为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程序上落实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同时加强对侦查询问程序的监督与救济,侦查询问人员更要严格贯彻无罪推定思想,确立以客观性证据为中心的侦查取证模式,逐步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诉讼对证据合法性的严格要求,表现了对人格的尊重,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该文阐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况,重点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陷,并为完善该规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证据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体现了司法的文明和进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保障正当程序、维护司法尊严、防止违法取证、减少冤假错案等功能。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构中存在一系列价值冲突。那么科学地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无疑对整个司法活动的公平、公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昕瞳 《现代妇女》2014,(5):152-152
在法院诉讼审判中,原被告之间基本上是围绕着证据展开的辩论和质证,所以,证据在司法诉讼过程中的地位用"无冕之王"来形容,当之无愧。所以,非法证据排除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可以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分析证据的定义和类型,对于我国行政诉讼领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探讨,从而对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民事诉讼领域,如何对待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法律制度、法律思维、诉讼模式、法律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各国民事诉讼对待非法证据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差异,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即宽松模式、证据关联模式、法官心证模式、严格排除模式。我国民事诉讼中对这一问题采用的是严格排除模式,但立法与审判实践衔接度不高。我国民事诉讼对此问题规定过于严格,在审判实践中难以适用,通过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界限,加入重大违法评判这一内容,然后制订配套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使得对非法证据的审查合乎规范。  相似文献   

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地推动了案件质量的提高,切实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法律规定的不明确,该规则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我国的司法体制和基本国情下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笔者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些设想,希望对促进国家法治进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现代妇女》2014,(12):75-7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新刑诉法的一项重程序性规定,但由于立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尚不够完备.审判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采取了调查问卷、专题座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主观、客观两个主方面进行了调研数据分析。并从更新裁判理念、确立程序原则、尝试程序创新、规范裁判文书、完善错案追究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具有十分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虽然刑讯逼供已被我国法律所禁止,但在实践中这种审讯方式依然存在。探索如何在司法实践中防范(进一步遏制)刑讯逼供,具有其研究的必要性(已是当务之急)。应当分析我国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参照国内外相关立法,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会见权、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沉默权、司法人员不得强迫嫌疑人自证其罪等一系列遏制刑讯逼供的对策。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体制及证据规则,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为公正司法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证据的合法性是刑事诉讼案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定了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要予以排除,但对于"毒树之果"规则的立法以及司法实践适用规定不明确其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毒树之果"规则在我国的司法实践适用进行分析,其中,第一部分阐述了何为"毒树之果",包括毒树之果规则的起源、内涵及例外情况;第二部分是有关域外各国是如何适用"毒树之果"规则的以及针对目前我国法律、司法解释还没有明文规定"毒树之果"规则分析了现状,即学者们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砍树食果"和"砍树弃果";第三部分分析了在我国"毒树之果"规则缺失的危害及我国借鉴该规则的意义;第四部分针对上述的内容对"毒树之果"在我国司法实践运用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制定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则》(以下简称《规则》),非法言词证据终于在司法解释中被排除。但是十年过去了,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在我国仍是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2.
13.
“毒树之果”理论是源自美国的一项刑事诉讼规则,它产生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又有别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关于“毒树之果”的证据能力.我国目前仅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毒树之果”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在现有立法上还没有体现。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完善刑事证据立法、规范刑事司法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证人证言,一直以来都是诉讼中举足轻重的证据种类。但是,证人证言同样存在着不稳定性、可靠性差的问题,便需要合理地分辨可以采纳采信的证人证言,意见证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英美法系国家对此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探讨英美法系国家对普通证人的意见证据的详细规定,以期对我国的证据制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庆宇 《现代妇女》2014,(12):53-53
刑事错案的发生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会对社会公共秩序、司法公信力造成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形下,分析刑事错案形成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本文就是从证据的角度对刑事错案进行分析,界定了在证据法角度的刑事错案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同时提出了对刑事错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龙大光 《现代妇女》2014,(12):I0041-I0042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产物。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才将“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纳入其中,其体现了我国立法的进步。在此前后,我国学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对“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起源还存在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对其涵义的理解仍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这使得实践部门很难把握证明标准的尺度。本文将试着从“排除合理怀疑”的起源出发,并在简论述我国引入“排除合理怀疑”的价值与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略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关于证据能力规则的规定,呈现“七零八乱”的现象,同时也没有规定对其独立审查的程序。在证据裁判原则的指导下,完善证据规则、设立独立审查程序、注重证据层级性,对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谈沉默权     
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我国宪法,注重和加强人权保障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将从沉默权的产生和发展,沉默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是否应当建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沉默权制度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疲劳审讯所获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已然成为共识。但疲劳审讯的具体认定,尚没有统一标准,则"排非"难以落实。通过梳理法律规定、学者观点和实践做法,从持续时间、起止时间和个体压力三个角度,提出了"二分法",试图为疲劳审讯非法排除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标准,有利于统一认定标准,规范实践做法,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维护程序正义,促进法治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证据交换制度(又称“刑事证据先悉制度”)意即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前,掌握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的控辩双方按照一定的方式将本方掌握的证据材料让对方知悉的制度。详言之,证据交换制度是法律规定的证据交换程序中,有关诉讼参与人的知悉权利、透露义务以及行使上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具体程序和保障措施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