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子伦理、夫妻伦理、兄弟伦理、朋友伦理、君臣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父子关系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形式。男耕女织,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人伦关系中的亲子关系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思想中的核心。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本位"和"家族至上"为主,亲子伦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亲子伦理是"父慈"和"子孝",亲子伦理关系以"父慈子孝"来规范。  相似文献   

2.
清朝名臣曾国藩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理学家,其家庭德育的理念影响深远。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后人要守"孝悌",提倡勤俭持家,崇尚睦邻和谐相处等。随着时代发展,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通过研究曾国藩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反观当代家庭德育想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曾国藩治家思想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亲子阅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早期阅读对儿童语言理解能力、读写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从幼儿与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亲子阅读环境的创设、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三个方面对河北省城镇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河北省城镇幼儿家庭亲子阅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导致大量震后重组家庭的出现,亲子代际关系作为家庭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家庭和谐和子代成长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震后重组家庭成员进行深度访谈,并发现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经济支持、认同感、子代关系、家族因素、重组方式对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具有影响,并在这几个主范畴中形成了故事线,尝试提出"微观—宏观"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2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调查所得的数据研究了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亲子依恋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亲子依恋显著高于男生,且进一步分析得出女生在母子信任、母子沟通和父子信任方面显著多于男生,在母子疏离方面,男生显著多于女生;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家庭主观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亲子依恋水平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预测力。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亲子冲突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课题.以往国内相关研究多采用青少年为被试,忽略了冲突是一个双向的人际互动事件,“亲”与“子”应获得同样的关注。本研究对来自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青少年家庭进行了问卷测试,试图通过比较不同家庭成员对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感知差异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阶段青少年的家庭互动。结果表明:整体上父母感知到的亲子冲突比子女感知到的更为频繁和激烈,但当冲突内容与子女的隐私相关时除外;父母比子女更倾向于认为亲子冲突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从家庭报告的各方面亲子冲突频率和强度来看,似乎整体上父亲比母亲更易高估与子女的冲突状况。但当亲子冲突的内容涉及子女隐私时除外;总体上父母都倾向于低估子女的亲子冲突动机。父母在对子女亲子冲突动机进行猜测时与子女报告数据差异最大的三项是“维持关系”、“独立自主”和“求取公平”。  相似文献   

7.
韩静 《现代交际》2010,(12):94-9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孝道在调节家庭关系,普及道德教育方面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信用出现危机,家庭不稳定,代际关系不和谐等等问题,与孝文化的式微有着重要关系,所以我们要弘扬传统孝文化中的一些进步思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家庭道德法制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论述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进而引出当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今昔对比,得出当代家庭道德法制教育及其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终身化道德教育理念就是提倡道德教育要贯穿个体生命的始终,不断完善个体人格,促进个体德性的丰富和完善.本文论述了终身化道德教育理念的依据,并提出贯彻该理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10年来,上海家庭拥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多数家长家教理念和家庭教养方式有了明显变化。2005和2015年对上海市区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环境得到明显优化。存在问题有,比如"父亲缺位"现象、亲子互动时间减少、家庭成员之间养育矛盾增多、不同阶层家庭之间教育结果差异明显等。因此,要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性服务,努力缩小家庭教育的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如今,父母们越来越注重跟孩子间的交流,开始更多地听取孩子的意见.但仅凭形式的转变显然远不足以克服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弊端.现实生活中,吃力不讨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普遍存在.亲子沟通,形式固然重要,理念更为重要.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小组运用得好,能很好地转变家长的理念,促进亲子沟通问题的解决.下面这个家长小组的案例,虽然还有诸多不足,但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使用2006年东亚社会调查的家庭主题调查,构建了宏观层面的社会变迁与代际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家庭凝聚力的现状、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异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现代化的进程并没有导致家庭功能的衰落,代际之间在日常照料、经济支持、情感慰藉等方面依然存在密切的互动。这些互惠行为反复且经常发生,当亲子的空间距离邻近时更是如此;其次,东亚四地在家庭凝聚力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在不同维度的凝聚力方面也展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家庭凝聚力在韩国保存最强,台湾地区次之,中国大陆再次,日本最弱。这些有悖于家庭现代化理论的发现也许是尚在进行的、与现代化相抗衡的维系家庭传统的斗争,而这种斗争也许正是延续代际同住、情感联络、实际支持的强大社会压力的折射,致使在社会变革和家庭变迁面前,亲子之间的资源依赖与互补成功地延续着传统的家庭团结力量。可见,家庭凝聚力具有强大的抗逆力性和适应性,深厚的文化积淀超越了现代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与闲暇教育都秉承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二者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即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道德教育也一直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因此.从人的发展这一角度出发.通识教育、闲暇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契合的.为了使我们的道德教育更富实效性.通识性质的闲暇德育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从儒家文化的精华中汲取养成教育的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儒家养成教育的功能、核心内容以及对当代养成教育的启迪意义三个方面,探究儒家养成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养成教育的影响。文章认为儒家养成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功能是道德教化.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学“仁”和守“义”。儒家诠释“仁义”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道德传统。儒家养成教育对于社会与家庭的重视以及在强调道德教育的前提下,重视知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都为当代养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刘汶蓉 《社会学研究》2016,(4):145-168,245
"啃老"是转型期家庭领域充满结构性张力和矛盾意向的集中体现。在个体化和矛盾意向视角下,本文选取上海市的访谈案例,通过比较和谐与冲突的两类"啃老"家庭,分析家庭成员的不同认知策略及其对代际关系走向的影响,以此来展示家庭成员在利益、价值、情感方面的互构和张力,讨论传统与现代如何共同塑造当下的中国家庭生活。研究发现,当下中国城市家庭代际关系的自反性并未导致家庭的个体化,相反,代际责任伦理在家庭成员的自反性生涯和协商实践中得以再造。社会转型强化了"亲子一体"的情感结构,让代际互助传统表现出了强大的文化抗逆性。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孝道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普遍宣扬和奉行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它融合了礼法与道德的内外约束,反映了传统的亲子伦理关系。就社会现实而言,当前倡导孝敬父母,对于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特别是弥补社会养老保障缺失,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传递方式的角度出发,以人类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阶段来分析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并对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在这三个阶段间出现的问题以及其导致的后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个新家庭关系的确立,亲子关系是众多人际关系中最早建立起来的,对于儿童的成长和人性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亲子冲突又是儿童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有效地化解亲子冲突,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提高人际适应能力,对儿童的心理、社会和认知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社会工作者角度分析亲子关系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策略,总结了亲子关系冲突有效化解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16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妇联开展的一个儿童教育家庭论坛上,很多家长反映,自己深爱孩子,却因对儿童教育认识的不足,往往出现溺爱、骄纵或过于严格、苛刻等问题,造成亲子关系不和.怎样能够在亲子沟通、感恩教育方面给予家长更加深入的指导,促进参加者亲子关系和谐发展?为回应这类家长的需求,我们决定开展"儿童爱之语——亲子感恩小组"活动,借用"儿童爱之语"的理念,运用体验式学习方法,设计小组活动,让组员在此过程中边体验边学习,从而得到能力提升,促进组员亲子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将传统观道德教育放在了首要的中心位置上,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优良传统发扬和继承.已经成为了实践和探索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的迫切要求和关键渠道,我国的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一直为人们能够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国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实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已经为我们当前的政治思想工作有效的积累起到了一个资源性的作用。文中笔者就对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