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活动,又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差异便成了翻译过程中的障碍和难题.因此,翻译者除了精通两种语言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很好的提高翻译水平,以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之间文化科技交流频繁而深入,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婕 《现代妇女》2014,(6):279-280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策略,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归化,和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两种策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恰当处理好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掌握好分寸,不可走极端,不妨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促进不同语言的互相交融、渗透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基于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的翻译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中西方翻译研究中,语言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说明语言翻译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化的过程,翻译也是文化的交流转化。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心理,而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习惯正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和生活习惯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该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本文将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两译本并准确理解原文的思想主旨,灵活、变通地采用翻译方法,使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翻译研究的争议主要在于,翻译究竟是需“直译”,还是“意译”.这一根本差异招致诸多争论.事实上,在翻译实践中,直译与意译都被认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且二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充当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列举具体实例,分析两种翻译理论各自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得出结论: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适宜地运用直译、意译及两种理论结合的方法,并不偏颇于那一种.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由于各个民族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方能再现原文的文字信息和文化因素.文中通过对文化差异的阐述提出了直译、意译和异化等几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要在文化的大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进行文献翻译工作时必须要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从历史文化、物质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的角度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提出这样的理论,翻译的目的是进行两种文化的交流。因而要成为一名真正成功的译者,必须要熟悉两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正如萨丕尔·沃夫所提出的那样,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但文化差异是在翻译活动中较为棘手的问题,需要译者较好的采用恰当的方法实现文化的传递和传承。文章简要从显性补偿和隐性补偿的角度探讨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补偿方法研究,从而实现译者在文化传递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玉羽 《现代交际》2011,(10):51+50-51,5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翻译对任何译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译本(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的研究,通过分析两个译本对《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进一步对比分析和探讨了两个译本中对文化内容翻译,意在发掘更多影响译者对文化内容翻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建刚 《现代交际》2010,(12):49-49
中国饮食文化的英译还要求译者既要掌握两种语言,又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全面考虑翻译中涉及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因素。为确保两种文化的有效交流,本文试图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翻译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复杂的交际活动。翻译首先要完成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在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语言隐含的文化因素。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问语言提供了存在的条件。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每种文化都具有起独特性。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的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及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本文就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在翻译中作用展开讨论,强调了与语言相关的理论及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翻译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更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语言与文化两个因素,尽量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与语言意义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故翻译不只是语言交流的问题,更是文化的互通。但不同的历史、社会环境及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困难重重。本文将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作对比,逐一评析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制度文化负载词和精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从两位译者处理的得失中,总结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交换,其本质是信息的传播,特色美食文化的英译是将美食中的文化信息通过解码和编码实现最优化输出。通过研究影响文化视角下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分析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异化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实现对美食文化的有效英译,从而有利于探索切实可行的美食文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有效实现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文化相互翻译并非易事,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词法、句法上都有很大差别,英汉两种文化在历史、地理、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天壤之别。因此,使语言相应通顺,文化相互理解,势必需要翻译过程中有所变通、创造,于是这种变通、创造方法便被逐渐总结归纳出来,形成了各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心已经从语言转向了文化。翻译一直被看作是“跨文化交流”。因此,如何克服由源语言到目标语言所产生的文化障碍已成为翻译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在学术领域里,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存在着文化可译与不可译的争端,因为没有绝对的、完美的翻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种观点都不被人们很好的接受。本文主要讨论文化负载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语言在其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习语中包含着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质及信息,他们与各自的文化传统之间是密切相连的,鲜明的体现出了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就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掌握好习语的翻译,对于语言的领悟力以及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喻和暗喻,它们均属于可翻译的修辞格,是我们平时使用最为频繁的的修辞格中的两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它们都有对应的修辞格.在汉英翻译中,明喻与暗喻的翻译对理解源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汉英翻译中明喻与暗喻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亦有众多学者研究葛浩文的翻译.因此,笔者选取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对莫言《生死疲劳》的翻译,从中对明喻与暗喻的翻译进行以定性为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是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途径,是语言和文化的转换活动,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离不开翻译。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是全球性和民族性的结合体,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要求译者兼具本土语言和读者语言,必须对不同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和接纳性的心态。译者身份的全球性和民族性是一种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替代,二者须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本文以《干校六记》为例,阐述葛浩文和章楚两人的译文在译者身份上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语境对语义有着巨大的制约及影响作用.本文针对翻译中的理解问题,引用第二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原文How the News Got Less Mean中的翻译实例,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三个层面探讨了语境与翻译中的词义选择及创造性的问题,指出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语境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源语、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