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向开放式创新对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较少关注这种开放式创新行为的形成机理.从认知-行为视角出发,并以1 63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对内向开放式创新风险的感知不仅取决于企业掌握的资源,还取决于企业选择的参考点.在考察企业资源-能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剖析了内向开放式创新战略选择形成的微观基础,这深化了对企业内向开放式创新的理解,对推进企业开放式创新发挥企业技术后发优势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蓉  蔡虹 《经营管理者》2014,(11):167-168
开放式创新是利用内部和外部两条途径将企业内、外部有价值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开展创新活动,创造价值。中小型企业因其自身能力的限制,在开放式创新活动中表现活跃。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中小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以企业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创新成果的收益作为测量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对中小型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各个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开放式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向外部组织开放,整合和利用内外创新资源,能减小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开放式创新的实施基于多个主体,可能会引起从企业文化建设到组织结构的变革,需要进一步提高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搜寻成本,过度的开放可能会对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控制开放程度成为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大多使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技术创新开放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且结果并不一致。本文使用NK模型,从搜索成本和知识结构的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功能部件之间的关系结构较为松散时开放式创新的表现均优于封闭式创新;技术创新过程中,随着技术功能部件数量增大,开放式创新的优异性变得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杨震宁  赵红 《管理世界》2020,(2):139-160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需要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突破组织边界来获取更丰富的外部知识来重塑自身的技术创造力以应对现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也是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考虑到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所面对的特殊制度环境、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的网络关系,本研究以1407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2015~2017年间的创新调查),讨论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竞合"关系和制度环境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开放式创新的深度与创新绩效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第三,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广泛利用外部知识资源,但要防范开放式深度的过度加深,形成路径依赖,有损于创新绩效;第四,竞争关系有损于企业有效广泛利用的外部知识来源,但有助于警醒企业不要过度加深与外部知识网络的合作;第五,竞争关系扭曲了合作关系对开放式创新深度与创新绩效间的影响;第六,正式制度激励企业扩大利用开放式创新的广度,但限制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的深度;第七,非正式制度激励企业加深开放式创新深度,但是对开放式创新广度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适度使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正确合理地处理企业间的"竞合"网络关系以及利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动机和市场动机出发,将开放式创新分为保守型、技术创新型、市场扩张型和双元型4种模式。以沈阳机床为例,剖析其开放式创新过程,并建立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动态演化模型。研究发现,沈阳机床的"保守型-技术创新型-市场扩张型-双元型"开放路径揭示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开放动机的选择和开放模式转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TEECE创建的技术创新资源获取机制理论框架为研究起点,进行了开放式创新背景下的拓展。根据其对技术资源与商业化资源的划分,运用"占有机制"与"合约交易"2个关键变量,分别揭示在封闭式创新模式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变过程中,创新资源获取机制本质由创新资源控制权拓展为创新资源联合共享,具体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技术资源占有机制由正式制度拓展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集合,从而其作用机理从环境决定的外生变量,拓展为企业内生性的战略选择;二是商业化资源交易契约从合约交易拓展为合约交易与嵌入式交易。  相似文献   

7.
张楠  可星 《经营与管理》2010,(10):93-95
开放式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内外部互补的创新资源进行创新。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技术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反馈机制,必须在与其他组织(用户、供应商、竞争者、非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咨询公司、政府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推动着创新资源的全球性分散与流动,开放式创新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创新,由此也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学者们通过赋予开放式创新不同的内涵来满足自身研究的需求,却出现了概念具体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框架来界定开放式创新的内涵与维度。本文基于对ISI数据库中160多篇相关论文的整理与分析,以开放式创新的本质——价值创新为起点与核心,延伸到实现开放式创新的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三个维度,建立起一个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认知性框架。这个认知性框架使我们对开放式创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关于开放式商业模式以及开放式创新下组织变革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企业由于创新封闭,造成研发经费投入重复浪费等问题,探讨一种更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的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模式。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一个基于企业、供应商、顾客三方参与的开放式创新模型,分析在不同开放程度下,各参与主体的福利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创新模式的开放,将更多参与者吸引到企业创新中,是有利于提高各方及整体福利的。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rayannis在十多年前提出了技术超学习的概念,认为技术学习是一个涉及多个层次的过程,包括操作层、战术层和战略层,各个层次侧重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传播、升值的方式。技术超学习从纵向上对企业的技术学习进行了解构,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而Chesbrough之后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无疑为技术超学习研究打开了一扇门。开放式创新意味着企业的创意与知识源不仅来自组织内部,还来自外部的用户、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产学研连接等主体,这种模式从横向上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许多学者从创新源、知识流动方向、机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本文则创新性地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考察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即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进行基于三个层次的技术学习如何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本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综述、实证分析以及结果讨论与研究展望三部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R&D Management、Technovation及Research Policy等10余种权威外文期刊中149篇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开放式创新资源的获取与挖掘、开放式创新模式与效果,并以此为基础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在厘清开放式创新复杂研究结构的同时,为进一步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当企业纷纷运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来寻求和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时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研发。近年来,国际上众多研发传统深厚的企业开始转换创新模式,引领新的创新潮流,即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不仅奠定了企业的战略优势,还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通用的创新模式是封闭式创新。它的实质是封闭的资金供给与有限研发力量的结合,目的是保证技术保密、独享和垄断,特点是劳动力流动性低、风险投资少、技术流动困难、对企业  相似文献   

13.
从价值网络的视角研究中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比较了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异同、分析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意愿、吸收能力及互补性等因素对开放式创新以及结网的影响;探讨中小型企业吸收外部知识到内部开发、整合内部知识、激励外部成员转移知识等创新机制,构建基于价值网络的开放式创新网络,从而实现中小型企业的开放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将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整合到一个研究框架,通过对珠三角地区164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内向型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均与竞争优势有着正向的曲线关系;内向型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竞争优势有着正向的交互作用,即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较高的情况下,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十年中,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从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起源、行业源起、知识绩效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在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实施过程。企业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时,需要经历组织变革、知识吸收以及价值创造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技术和市场能力相对落后的后发企业在构建全球创新网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个悖论:权衡开放度(Openness)来获取知识的同时避免知识外泄这一"开放性"悖论;必须与国际领先企业建立连带以获取知识且避免被其破坏自身价值获取的"与狼共舞"悖论。为了解决这两个悖论,本文基于归纳式的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后发企业从开放式创新网络中价值独占"的理论框架。本文发现,探索式创新网络战略主要通过主导范式设计与因果模糊机制作用于国内市场的价值独占,利用式创新网络战略主要通过因果模糊机制与互补性资产机制作用于国际市场的价值独占。这些结论对开放式创新理论和后发企业追赶理论均有一定贡献,也对中国后发企业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开放式创新下的突破性创新?如何提升开放式创新下的突破性创新能力?"当下,突破性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建立并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是企业界与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人力资本与知识流动性的增强,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已经不能满足突破性创新的需要,因此,研究在开放的创新模式下企业如何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动力,然而,邻近性较高的主体之间合作深度不断加深,导致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组织差序氛围的加剧,容易造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单边依赖效应和“锁定效应”。应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并结合情感事件理论从认知主义视角分析多维邻近性对开放式创新的传导作用机制,结论表明: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关系邻近性、组织认同、组织差序氛围和组织情绪能力等多重复杂因果路径协同联动对开放式创新产生作用。在开放式创新孵化和培育期,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和组织差序氛围主要产生积极影响,而在过渡期和成熟期,地理邻近性和组织差序氛围的负效应更加显著。组织认同和组织情绪能力在孵化和培育期、过渡期和成熟期均对开放式创新有积极影响。关系邻近性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开放式创新成熟期。  相似文献   

19.
继2016年首次发布"中国企业创新动向指数",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继续推出了"中国企业创新动向指数2017年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企业创新动向指数呈上升态势,企业已持续进入创新活跃期,主要表现在:企业家创新投入意愿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在提高产出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消费结构升级与技术变革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的"双引擎",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倒逼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力,企业同业合作创新形成明显趋势,开发新产品成为主要创新途径,民营企业表现相对突出。同时,企业创新仍存在诸多问题、风险与挑战,企业创新动向指数的增幅较小,外部环境亟须进一步改善,企业创新战略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创新投入带来的创新效果仍有待提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企业家应合理控制创新风险,激发一线员工创新动力,挖掘资源与机制潜力,增强开放式创新战略,推进差异化创新战略,通过综合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家同时期待政府深入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创新理念,从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金融环境等方面不断改善,促进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用心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技术创新范式下企业全面创新投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资源投入是保证企业成功进行技术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获取和资源利用成为全面创新投入的两条主线。本文对213个装备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了在全面创新投入框架下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平台创新方面的关键投入要素。研究结果揭示了对三种创新绩效起关键促进作用的投入项目并显示产品创新方面企业对于开放度和开放模式的管理存在一些偏差,企业对于工艺创新方面可以调节技术/互补资产投入比例,适当增强研发投入与工程活动相配套能够有效促进工艺创新。企业可以参考这一结论调整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