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为了快速、准确地实现领导目标,领导者需要率领部属步调一致,共同奋斗.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难度大的时候,有些领导者自然而然地会把注意力投向那些责任意识强、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足的部属,把更多的担子和更重的任务交给他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鞭打快牛".应当肯定,在适宜的条件下,偶尔一两次"鞭打快牛",不失为保证领导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鞭打快牛"次数多了,久而久之它就不再灵验,从而让领导者困惑,令部属茫然.  相似文献   

2.
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领导者与部属之间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感情上的联系,故有亲疏好恶之分。如果两者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部属就会产生亲切感。亲切感不仅能更好地使部属接受领导者的影响,而且可以成为促使部属不断上进的动力。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作为领导者,如果一味以权压人,对部属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摆架子、逞威风,就只会使部属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领导者善于“用情”,待人处事仁慈和蔼,通情达理,对部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就一定能使部属产生亲近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梁文宏 《领导科学》2021,(5):104-106
领导者运用共情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引发组织成员情感共鸣,促使职责共担,实现利益共享。而领导者运用共情时,容易出现把共情等同于同意的认知偏差、把共情等同于同情的情感偏向、把共情等同于同化的行为偏颇等误区。领导者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共情认知,秉持情理交融的共情导向,践行自我反思的共情觉察,构建和谐共荣的共情生态,才能提升自身领导力,构建事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领导也是平常的人,也是有情感的。这里所说的情感,是指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因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造成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领导者的情感对部属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这种……  相似文献   

5.
王岩 《领导科学》2001,(2):22-23
培养部属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领导者与部属相互关注、相互施加影响的一种互动行为.领导者重视对部属的培养工作,固然是检验一个领导者是否称职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作为部属,能否创造条件,主动争取领导对自己进行培养,则是自己是否有上进心和工作热情的表现.那么,应该怎样争取领导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6.
领导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领导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人打交道。领导不论大小都有部属。领导者与部属的关系,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施令与服从的关系。能否与部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握主动权,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对领导者来说,不仅是对其领导能力的检验,也是其品德、气  相似文献   

7.
在工作实践中,有少部分领导者因观念陈旧、修养欠佳、方法失当、脾气暴躁等,对待部属情感淡漠、态度粗暴、方法生硬,甚至藐视部属的尊严、歧视部属的人格、漠视部属的权利,其结果必然是严重损害领导者形象、影响部属成长、疏远上下级关系、削弱单位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个性解放、自我实现,领导更要懂得处理与部属的关系,工作上才会如鱼得水。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与部属的关系,领导者必须恪守"五不"箴言。一、不表现高傲姿态,与部属同进同退。作为领导者,要与部属同进退、共甘苦,不然,就疏远背离了  相似文献   

9.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把“讲政治”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部实践中,而且要注重在政治上关心部属。这是当前各级领导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部属是指领导者身边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部属与领导者朝夕相处,他们为了领导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成了领导者的左右手,甚至得力干将,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只有将爱生之情贯穿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才能胜任农村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爱"是一种纯朴而高尚的情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是师生之间情感最真挚、最有力、最贴切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11.
张绍荣 《领导科学》2004,(24):22-22
领导在工作中,必须调动部属的积极性。领导者是否有水平,自身的能力发挥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能否把部属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部属的能力,就必须善于优化部属成才的环境。 一、对部属要真知深知。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的目的在于用。对部属知得越深,部属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好。领导者对部属的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的"知"是了解部属的基本情况,以便凭经验按常规安排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具有较强的主  相似文献   

12.
"亚服从",是指对领导的决定、指示、要求不认同,迫于压力或纪律不得不服从,或者部分服从的一种状态。通俗地讲,"亚服从"是口服心不服。"亚服从"的状态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当这种损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思想、言语甚至行为上的反抗。这种状态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单位内部的和谐。基于此,领导者要高度重视部属的"亚服从"状态,不断改善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以便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改善部属的"亚服从"状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3.
共情的核心在于人与人关系的处理如何向美向善,这与狄德罗"美在关系说"的核心精髓是一致的。通过"美在关系说"对领导者共情问题进行美学意义上的考察可以发现,自我中心主义导致认知偏见,未能唤醒"实在的关系";实用功利主义导致无法真情融入,未能唤醒"相对的关系";信念缺失导致无法形成情感共同体,未能唤醒"虚构的关系"。这是领导者面临的三个共情难题。为此,领导者应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自解:专注认知共情,唤醒"实在的关系";培育情感共情,唤醒"相对的关系";创造信念共情,唤醒"虚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部属抱怨是领导工作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领导者对待抱怨的态度和方式各不相同,部属心目中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听而不闻,漠然置之的,部属以为其麻木不仁;怒形于色,大动肝火的,部属以为其心胸狭隘;表面接受,实则应付的,部属以为其官僚虚伪。由此看来,对待部属抱怨的问题领导者确实马虎不得。因此,面对部属抱怨,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5.
工作任务的繁重、衡量标准的严格、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工作、生活的不如意等,都会导致部属因过度紧张而情绪失控。即使是最好的部属,偶尔也会有反常的时候,会发脾气。作为领导者,当部属对你发火时,你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与部属的关系,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施令与服从的关系.但是有些领导并不是这样,要看部属的眼色行事,要听部属的"建议".他们之所以会这样颠倒关系,可以说原因很多:有人被"色"左右,有人被"权"左右,有人被"钱"左右.领导者如何防止被部属左右,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7.
领导与部属存在情感绝缘,主要表现为行为、心理、管理三个方面的沟通障碍。对此,领导要提升自己、包容大度、激励部属、学会沟通、知人善任,部属也要坚持自律和认清自我、坚持自信和调控情绪、坚持尊重和换位思考、坚持激励和心理互通、坚持服从和忠诚担当,从而实现领导与部属间的情感续缘、上下通达,提升部门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一人难满百人意。一个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即使做得再好,也会有一些部属不满意,从而被抱怨这、被埋怨那。面对部属的抱怨,领导者应该如何对待,不仅是检验领导者处事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充……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列出当领导的烦恼,那么不拉一个长长的单子是说不完的,且不说太多的无偿加班,尤其让领导苦恼的是牵扯了太多精力的人际问题,中国的领导者受法家统御术的影响太深,大多信仰"君子不重则不威"的教条——崇尚冷而酷,因此在单位,不仅要体验"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而且这种冷而酷也妨碍组织合力的形成。如何避之?本土文化中自生的"情不情"、"和不同"思想,值得领导者借鉴。"情不情"借用《红楼梦》脂批本注解中"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  相似文献   

20.
工作任务的繁重、衡量标准的严格、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工作、生活的不如意等,都会导致部属因过度紧张而情绪失控.即使是最好的部属,偶尔也会有反常的时候,会发脾气.作为领导者,当部属对你发火时,你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