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杨小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
山水画在中国倍受青睐与道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它主要表现在画家与自然的亲近而产生的"天人合一";对自然而不雕琢的喜好;欣赏时的"澄怀味象"以及"气韵生动"境界之追求等四方面.山水画可以说很好地阐释了道家的审美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2.
吴啸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0(2):66-70
传统山水画是祖国传统艺术发展的一座历史丰碑 ,它是中华民族给人类创造的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它之所以如此的辉煌 ,是与古人对山水画自然美的认识及其理论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以及透视基本规律的综合分析 ,对传统山水画的理论法度、画法技巧与审美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97-198
"线"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表现语言和重要表现形式。"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特征,具有辨证性表现形式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当代中国山水画线性艺术的表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闫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33-35
"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关系的基本思想,同时也是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从唐代开始一直成为中国传统画派的主流,其审美价值常常凌驾于其他题材之上,析其原因,山水画不是单纯的风景画,而是具有其独特审美内涵,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表现出宇宙精神与人格精神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巫极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1)
“天人合一”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大观小”,天道与人德的结合,体现了“体道”而“同于道”的“天人合一”观念。 相似文献
6.
窦仲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5)
宋代两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变化截然,尤以山水画表现突出.运用归纳及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两宋绘画审美思想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地理因素对绘画及人丈的潜在影响,从而说明宋代山水画面貌和而不同的文化地理动因. 相似文献
7.
王波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5):114-118
审美趣味受政治、社会文化、人文风气、历史、自然环境等影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环境,审美趣味会体现出不同的观点与解读。从中国传统文化切入分析江浙传统山水画的渊源,针对江浙传统山水画的特质、艺术语言所体现出的独特审美倾向,指出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对江浙传统山水画审美趣味的影响,同时反观与省思江浙传统山水画,以期获得山水画创作中语言探索上的某种启迪。 相似文献
8.
9.
沈从文是在中国文坛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写作有着特定的风格.沈从文力图通过其作品解开文学与政治社会生活的纠葛,还原文学的主体自我地位,这正好契合了老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探析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审美及创构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天佑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46-50
中国绘画在美学上有它的独特性。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语言,从立意、为象、到格局长期探索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逐步丰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它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境美,彰显了中国文化鲜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画境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并提出了形式美的法则。本文从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及美感形式中探寻古人的美学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意象、审美情趣,试析意境审美的创构理念,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前人的审美思想及高深的境界,传承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建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127-130
史前时期彩陶、岩画等表现题材多以人和动物为主 ;商周至先秦时期的艺术家的工作是为了实现奴隶主贵族实用功利目的 ;秦汉 ,人们对自然界美之为美的规律还未被掌握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突变 ,人们开始关注生命价值 ,寻求寄托 ,在自然观照中获得了满足 ,自然山水自然进入绘画中 相似文献
12.
洪志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2)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也是源远流长,该文从文人山水画及文人园林的发展轨迹,阐述传统山水画中的审美意境对古代造园活动的审美标准及价值取向产生的极大影响,并且由此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继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50-53
儒家与道家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中得到融合与统一,成为了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两大精神支柱,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历代士大夫画家们都具有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14.
15.
略论中国山水诗与山水画之空间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5):58-63
以山水为题材的中国诗画艺术,透露着中国艺术家独特的空间审美意识,展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华。这种空间意识不是物理的或几何的,而是心灵的观照,是中国艺术家用心灵创造的艺术境界、人化的自然。 相似文献
16.
胡涛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个哲学命题,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处事观念,因而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各种审美范畴,并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注重生命本体、交感、整体直观、意境追求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志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4):423-427
中国的"和”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乐和”艺术精神的内在结构和文化意蕴.今天,高扬自然和谐、人类和美及天人相和,定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和贵良知与人天和谐意识的觉醒,由此促进人类的最优演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显现出"乐和”艺术观念的美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关于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妮丽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96-10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育思想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备受中国儒家的重视,他们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理想手段,甚至认为音乐美育还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也使音乐美育带有一定的缺陷。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也影响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变革,在实践的摸索中,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向,中国的有识之士顺应时代的要求,引进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