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关于学前儿童假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研究者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较多地转向了对假装的研究,尤其是对儿童假装理解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国外近十几年来在儿童假装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阐述了假装的实验范式,对儿童假装认知机制的研究,对有幻想成份假装的研究以及对有缺陷儿童的研究;最后对该领域以往的研究状况做一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博客之传播学研究现状:主题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论文出版年份、研究主题、研究议题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五个维度出发,对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博客研究的现状和进程做了简要的分析。发现国内学界对博客现象的研究进程与博客的发展状况基本吻合,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博客的传播特性、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方面,对博客经济、博客用户。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多数论文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大多为博客现象总结性的定性分析。在研究理论方面,自觉运用理论或者建构理论以解释博客现象的论文较少。在理论驱动的研究论文中,对理论的选择多集中在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框架之内。总体而言,国内传播学界对博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与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3.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包括对心理素质内涵、维度和结构体系的探讨;二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究和对所编制量表的实证研究;三是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或心理训练的方法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并认同心理素质是多维度结构、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一种内部心理特性的观点。但在测评和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在实证研究中对心理素质概念使用混乱、测评工具不够完善、研究方法单一,尤其在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中对心理素质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冠词研究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从整体研究向局部研究的转变,研究更加全面和细化。主要研究成果显示研究者在研究初期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概括地研究冠词的功能和用法;研究中期对冠词的研究更加细化,特别体现在对零冠词和冠词翻译的研究;研究后期运用了语料库方法研究学生如何习得冠词和冠词误用以及冠词在语篇中的运用。对国内冠词现状研究的回顾可以更好地为研究和教学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思想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问题是哲学研究既永恒又常新的问题。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研究的卓越之处在于,把对人的研究与对社会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完成了对黑格尔人学理论和费尔巴哈人学理论的超越,实现了人学理论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可谓基础深厚,但很少从国际关系方面开展研究;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起步晚、发展快,但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也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突破。李爱华教授等学  相似文献   

7.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之一.我国传统的建立在主体体验基础上的知识生产方式忽视对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反思,以逻辑自洽为主的知识检验标准强化了对研究方法的忽视.建立在西方话语体系下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对西方研究方法的审视和批判,对研究方法过于推崇,在方法移植时缺乏细致深入的考察.鉴于此,研究方法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以问题为本位的研究取向之上,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以推动和检验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上半叶,在一些看起来并不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先后出现了一些有关科技传播的研究,例如科学技术学对科技传播的研究、传播学对技术扩散的研究、“技术传播”对传播实践的研究,这些研究对科技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实际上成为科技传播学的三大源头。在未来发展中,科技传播学要在总结这些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研究传统,利用创新性的研究指导社会的科技传播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科学范围内 ,空间结构是其研究主体。在我国古代区域地理学中 ,人们对传统产业空间结构业已展开研究。到了 19世纪 ,西方对产业的空间结构的研究已成理论体系。而当代世界对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 ,则集中在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发展及其分布规律方面。对旅游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国内近期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与趋势为 :旅游业区划的深入 ;旅游业发展中的区域关系研究 ;旅游业区域发展与规则的深入研究 ;旅游业空间结构演替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即已凸显出来。经过30多年的研究、探索,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值得反思。方法论问题在本质上即是对研究对象存在性的确认、对对象价值必要性的坚守、对研究路径科学性的深信以及对研究方法正确性的把握。正是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工作者在对哲学的再界定、价值的再阐释、路径的再选择、方法的再探索等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学者在伦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是在伦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西方伦理学研究和探讨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伦理学基本问题研究不仅包括对伦理学本身的理论前提和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包含对新兴应用伦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和研究范式的探讨.对西方伦理学学术经典的学习和译介是日本学术界的传统,主要包括对西方现代伦理学的总体介绍以及对具体人物伦理思想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内外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价值评估、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并在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资源经济学研究的进展,对我国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做出了基本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五年来我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五年来,我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一是对古典诗学接受思想的挖掘与探讨,二是对古典诗学接受的综合性研究,三是对古典接受诗学个案的考察,四是对古典接受诗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学科反思。其中,在第三个领域,其研究内容又包括四个维面,即:对具体诗人接受的研究,对具体诗作、诗集接受的研究,对具体诗体、诗作群体、诗歌流派接受的研究,对古代文学思想观念及诗学范畴与命题接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兴起于1970年代末,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开始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学习策略实证研究文献的阅读与归纳,从学习策略的测评研究、相关研究、发展研究、培养研究四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学习策略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维度对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明确考虑了人类行为因素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论文进行了编码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较多集中于考察个体以及群体和组织层面的行为因素,并出现了对文化层面上行为因素的研究,研究的主题分布也比较平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和数学建模并重;国内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个体以及群体和组织层面,研究主题集中于供应链协调与契约、伙伴关系和库存订货,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数学建模的方法,很少采用实证研究特别是实验研究。行为供应链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议题是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心理学早期在学习、模仿和跟随西方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早期对西方心理学的过度借鉴,导致中国心理学逐渐失去对中国人民心理本真的研究,学术界在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过程中出现学术分歧。通过西方和中国心理学发展脉络对比分析,对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科学观、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实证资料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心理学研究者要在学术立场上形成统一认识,构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在科学观方面,心理学中国化应该以大科学观统摄小科学观,注重对心理规律实体性和心理规律精神性的研究,弱化方法中心论的倾向,强化问题中心论的立场;在研究范式方面,对待客观研究范式与主观研究范式应该采取“适度原则”,保持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从多维视角开展心理学中国化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以本土文化传统为根基,突破对自然科学模式或人文科学模式的依赖,改变过于强调外在形式的观念,注重对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开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研究;在实证资料方面,在实证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加强理论反思与坚守能力,使基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研究用来指导实践和服务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些年来大量研究文献的梳理,表明在线信誉是网络经济研究范畴中一个新的、值得密切关注的研究方向。在对在线信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筛选、分类和分析,对在线信誉的概念进行认知,回顾在线信誉研究的历史过程,从在线信誉管理系统和在线信誉评价方面系统地分析在线信誉研究,并展望在线信誉未来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阮籍研究向来是魏晋学术研究的重点,而一些学者在对20世纪阮籍研究进行评述时,却对90年代以后阮籍文学研究以外的成果估价不足.事实上,这一时期的阮籍研究无论是在生平事迹考辩,还是在人格、思想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认真检视这一时期的研究状况,对于今后阮籍研究的方向和思维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的诗趣范畴研究,在对诗趣的理论性探讨,对不同历史期诗论家论趣的考察及对诗人诗作之趣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其它诗歌审美范畴,诗趣范畴研究仍显得相对薄弱,甚至留下了一些空白点.新世纪的诗趣范畴研究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19日,"中国镇江赛珍珠学术研讨会"在镇江召开,专家们的发言和提交研讨会的论文涵盖了赛珍珠研究的诸多方面:对其文学作品的文本研究;对其创作中的辩证思想的研究;对其创作从语言学、社会学角度的研究;对其生平资料的研究;对赛珍珠研究在当代意义的探讨等等。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了赛珍珠研究,将成为赛珍珠研究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