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条基本原则。它要求教育者必须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态度来对待和教育青少年一代。但目前的一些教育学专著和论文在阐述这一原则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分强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的倾向。当然教育工作离不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这种要求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高度尊重、信任和爱护的基础之上。教育实践证明离开对人的尊重、信  相似文献   

2.
县域内教师交流是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立法确定教师的公务员身份,割断教师与学校间的“绑定”关系;制定高层次的县域内教师交流政策实施要求,突破县域决策局限;在尊重教育和尊重教师的原则下明确规范的县域内教师交流程序;统筹规划教师交流相关配套政策,形成合力助推交流政策落实。  相似文献   

3.
在课改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仍遗憾地看到不少教师课堂上一灌到底,课外过分强化训练,不尊重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了一句空话。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模糊性等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尊重学生的学习时间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时间,给学生以自主感受、表达、消化、总结及思考探究的时间;其次要遵从"适量教育"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课外时间。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促进幼儿园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以249名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品质量表和职业认同感量表,考察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专业认知总均分最高,专业情感和态度总均分最低;学生的学习品质能够显著预测其职业认同感。鉴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其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培养的最佳时期,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幼儿园教师的氛围,政府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同时,应深化培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要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个性与个性化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个性教育思想探讨中,有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人只注意尊重学习者的个性,而忽视了教育活动中的另一个有主体的个性的教师,忽视了个性需要个性来培养的教育原则。笔者认为,教师的个性同样应受到尊重。这种个性主要通过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研究和提倡...  相似文献   

6.
近代教育家夏丐等说:“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这种爱如同父母一般的爱,但又不同于高于父母之爱,是高尚、纯洁、无私、博大的爱,它具有更深厚、更高层次上的社会意义。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会使学生等重、信任教师,更利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帮助,产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的积极性,进而激励学生智力、情感的发展。教师也从学生对自己尊重和爱戴以及学生的成长进步中获得内心职业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高校必须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 ,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立体网络。坚持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 ;心理健康的预防、治疗与发展有机结合 ;教师的教育咨询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尊重、信任与理解、关心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包括情感教学原则,即以情育人、以情感人,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高度重视培养创造性个性原则,它是创造力发展的动力、保证和必要条件;知能并重,以能为本的原则,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性原则,即采用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主动探索;综合性原则,即通过综合训练,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原则。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教育的内在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教育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 ,将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基础的出发点 ,以尊重人、发展人为教育的根本宗旨。主体性教育观应是以教育、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前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们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种教育抛弃了过去那种重分数 ,轻能力 ;重循规蹈矩 ,轻开拓创新的弊端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跨世纪的教育向广大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自身素质完善与否 ,不仅直接决定教师本人是否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认为目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四大问题为:一是高校“学术本位”体制还没有建立;二是招生制度亟待改革;三是学生作为权利主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四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还未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充分重视解决上述问题,为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大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目前大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如沟通匮乏和单向沟通;其次指出他们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所要遵循的原则,如表率原则、尊重原则和欣赏原则;最后提出专业课教师与学生要达到有效沟通,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二是要掌握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教师应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过德教育,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育是每个专业课教师又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目标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系列化教育原则、规范化原则;通过师德养成示范,从教学内容中挖掘素材,联系实际解决学生自我教育障碍等途径来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传承前人既有知识的活动,教育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劳动者和劳动对象,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有人的尊严,都应当享有人格的基本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学校教育和管理应"以人为本",相互尊重,平行关系中应"公平",非平行关系中应"平等",营造尊重人的整个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学校仪式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但目前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形式化、程式化和神秘化等不良倾向。新时期学校仪式建设与优化,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造性、突出发展性,立足实际,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协调性原则,协调好学校仪式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家庭仪式教育;坚持创新性原则,做到体现时代性,遵循规律性。加强制度化建设和艺术化设计是学校仪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应成为我们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当代教师应积极追求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早已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成为教育的明显特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当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更应重视人的和谐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更广阔的范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终身教育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积极追求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相似文献   

18.
教学原则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教学原则服务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并制约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首先应确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首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手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教学中,表扬和批评是不可缺少的。表扬得当,可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与尊重;批评,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教师在教学中过程运用好了表扬与批评这两件法宝,教学工作才会有事半倍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师惩戒权作为微观权力,在运作时会由于价值误判和操作失当以及权力过度使用而导致学生权益受损。因此,有必要明确权力运作的正当规限,使权力运作实现合人性、合教育性、合道德性及合法性的多元价值统一。基于学生权利与自由意志优先的价值排序、行使权力的目的之善与结果之恶的价值悖论以及秩序与自由的价值冲突等方面的考量,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应注重以下方面:界定学生违纪行为必须准确,制定惩戒规则应尊重学生知情权,选择运用惩戒手段要适当,遵循惩戒程序正当性原则,准确把握惩戒的道德边界、法律边界,做到惩戒合情、合理、合法,从而实现身体规训之外在价值与精神成长之内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