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6,(11):46-47
积怨在美国南郊的一所大学里,一个二年级大学生写了一份考核作业《论莎士比亚的创作》,得了“优秀”。可是检查他作业的教师邀这位大学生谈话。“我亲爱的,”教师开始说道“,你大概不知道,我也毕业于这所大学,也住在现在你住的那个宿舍里。而且我们还保存着以前大学生的考核作业,为的是我们能在需要的时候浏览一下,你现在也是如此。应该说,你本人很走运:你一字不差地抄袭了我过去写的那份关于莎士比亚的作业。当然,现在您感到吃惊的是,我为什么给您打‘优秀’。我的朋友,因为我们的保守的文学教师当时只给我打‘及格’,而我总觉得我应当得‘…  相似文献   

2.
青雯 《今日南国》2007,(3):22-23
他穿着睡衣坐在酒店房间里,不远的地方随意地扔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最新款的MP3,尽管他已经60岁了,但小年青们拥有的“现代装备”他一样不落。不仅如此,他和汪明荃的不婚主义,甚至挑战了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她走到化妆间,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抱了我一下,我跟她的事就算成了。我知道,只要我说‘我们结婚吧’,她就会很开心地答应,‘好啊,我们结婚啊’。但是反过来如果我说‘我们不结婚吧’,她也会很开心地说,‘不结就不结咯’。”  相似文献   

3.
田晓雪 《成才与就业》2023,(S1):182-183
<正>“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吧!”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成才服务中心主管郑慧婧微笑着说。自毕业以来,这位年轻的女教师一直从事学生服务工作——先在悉尼工商学院担任4年辅导员,后调至学生工作办公室,从事资助工作至今已近十年。“做资助工作就是要有爱心、有责任心。”这是郑慧婧从事资助工作的初心,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相似文献   

4.
笑语连珠     
三个同学在一起讲自己的妈妈。甲:“我妈妈在家里干活快。一打碎了碗,爸爸就说:‘我的祖宗啊!’”乙:“我妈妈个子高,在街上谁见了她都说:‘我的天哪!’”丙:“夸我妈妈的人更多。我妈妈体重二百多公斤,所有人见了她,都大声说:‘我的妈呀!’”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社区》2009,(26):34-35
他叫我爸爸 有一个菜鸟问我:“MM是什么意思?” 我乱答:“妈妈!”她又问:“PLMM是什么意思?”我又乱答:“婆婆妈妈!” 然后。问她怎么了?她答:“有一个人加我为好友,他问我是‘婆婆妈妈’(PLMM)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我是‘妈妈’(MM)吗?我又说不是。接着。他就叫我‘爸爸’(88)!”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母亲“使我认识‘爱’字的是她。在我幼小的时候,她是我的世界的核心。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二、关于“五四”“我常常说我是‘五四’的产儿。五四运动像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林湘艳 《社区》2009,(16):54-55
“我很想跟她沟通,可她却总是说没有什么好沟通的。”“我们当初那么相爱,现在却像陌生人一样。…他为什么不能多爱我一点呢?”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那些在围城里的男女说着这样的抱怨话。如今,夫妻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开始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危机的导火线。请看以下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8.
朋友很苦恼地告诉我,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丈夫责怪她没有尽到责任,家里每天不是吵架就是冷战,日子没办法过下去。我问她:“你在家会常说‘我爱你、也许你是对的、不要紧、你能行’这几句话吗?”她摇摇头说:“平平常常的一家人,哪来那么多的客气?  相似文献   

9.
废品风波     
红星小学六(1)中队第三小队的小队长于婧婧背着一个黑布袋子走进教室。“于婧婧,今天要来卫生检查团,你身为小队长,责任重大,却整天背个大黑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神秘兮兮的。”中队长王丰说。于婧婧在班里是胆小、内向的女孩。她看一眼王丰,低声说:“这……是……”王丰一拍自己的大脑壳儿,哭丧着脸说“:我说于婧婧哪!‘这’什么哪?‘是’什么哪?你倒是说呀!真是急死人了。你这个破袋子往教室里一放,不是要给咱中队抹黑吗?检查团要是看见你这个大黑布袋子可怎么办哪!”于婧婧红着脸说:“我……我把它装我书包里总行了吧?”王丰真是哭笑不…  相似文献   

10.
一曹禺在《雷雨》序中说:“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迷上了繁漪,他说她的可爱不在她的‘可爱’处,而在她的‘不可爱’处”。曹禺的这位朋友可以说是真正理解繁漪的性格和曹禺塑造这个典型的美学真缔的。繁漪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性格。在她身上,可怖与可爱,热烈与冰冷,阴暗与明朗,爱情与仇恨,乖戾与自然,高尚与渺小,灵与肉,动人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非常“真切”,  相似文献   

11.
钟玛 《百姓生活》2011,(1):24-24
儿子刚上初一时,对女孩子会表现出一种特别的逆反心理。 周末的饭桌上,我正在开一瓶“剑南春”,儿子就在一边说话了:“爸爸,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外号就是这酒的名字。”“怎么,她喜欢喝酒?”我不解地问。儿子笑道:“不是。她特别喜欢和男同学一起玩儿,一开始男同学背后叫她‘花蝴蝶’,后来还是我想出来‘见男春’这个外号的。”我听了眉头一皱,板着脸说:“以后不准乱给同学取外号!”儿子见我没好话,不吭声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某培训机构的BEC培训班学员梅格认为,BEC商务英语是驰骋外企通行证。她说:“我在高职学的是对外贸易专业。毕业后,我多次到外企面试不能如愿,原因是我的职业能力不够,特别是外语沟通能力有问题。虽然我已有一张大学英语证书,可是一见到招聘面试官,我就‘卡壳’。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到哪里去学商务英语呢?梅格的好友Candy告诉她,可以先到报上的“英语教室”栏目看看,或许会提高商务英语水平。看了几期后,她还是决定参加BEC商务英语培训,因为这样可以系统地学好BEC商务英语。  相似文献   

13.
“我们社区里有一位出了名的环保大使,她已经坚持节约环保20多年了。”郑州市伏牛南社区的居民,都知道社区里有这么一位大姐。这位“环保大使”,就是伏牛南社区的居民卢新萍。说起她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并坚持环保,她说:“23年前,也就是1983年的夏天,我到一个远房亲戚家,无意中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有关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一些信息,对我触动很大,回来之后,我就在平时的生活中坚持节约和环保。”卢新萍说,在她的坚持下,现在全家人都养成了节约和环保的习惯。“我们家人洗澡时,都会用脸盆把水接着,这些水可以洗衣服,洗完衣服澄一会,把上面的清水倒出…  相似文献   

14.
唐竹韵 《成才与就业》2011,(15):110-112
那天,她遇上了一个蛮不讲理的顾客。经屡次较量,那位顾客仍旧冷言冷语,最终没有协商成功。于是她的淘宝店铺里,冉冉升起了第一个差评。那天,她说:“说好听点,我们是自己当老板;说难听点,其实我们是高级‘乞讨者’。”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如果”这个词,便好奇地问老师:“‘如果’是什么果子,好吃吗?”老师笑笑,摸摸我的头:“‘如果’不好吃,生活中不应有‘如果’,你要好好把握!”似懂非懂的我点点头,跳到一旁啃好吃的苹果去了。渐渐地我发现,我能用“如果”造句了。“如果上次考试不粗心,第一名就是我的。”“如果我没骂人,妈妈就不会打我了。”这些都是我无意中在生活里用到的句子。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老师骗我,“如果”是不好吃的果子。生活继续帮我造句。上初中时,学校举行演讲比赛。自愿报名,我没有参加,赛完后,第一名上台领奖,看她满脸的得意,我内心…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5,(9)
鬓卫丝竺扁 十个男子一字形排开,旁边一个人喊:“怕老婆的向前一步走!”九个人都迈出了一步,只有一个人没动。别人问他:“你不怕老婆吗?”他小声说:“我不知道怕不怕,反正她说过,人多的地方让我别去。”口‘粮’,无米也念‘良’,去了‘旅’边米,加女就成‘娘’,谁娘不爱子,谁子  相似文献   

17.
赴澳大利亚留学生陈俊:上海大学通讯工 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在上海通信公司工作,后决 定出国深造。 2003年2月经“中智留学”公司推荐赴澳 大利亚“Monah”大学就读“Master of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二年制硕士课程)”, 成绩优异,现已取得移民资格。 陈俊深有感触地说: “大学毕业生能出国 深造对他们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国外的 课程内容丰富,选择面广,要求很高,不刻苦 努力是通不过的。我曾将自己的作业题目发给 在国内‘IT’公司工作的同学看,他们根本不 相信老师会出这么难的作业题。所以,我觉得 留学很有收获。”  相似文献   

18.
麦田 《百姓生活》2014,(7):36-37
在河南省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教师公寓里,未婚单身的女教师吴叶,和年逾九旬的爷爷吴改名生活在一起。多年来,吴叶尽心侍奉爷爷,已届而立之年的她说:“爷爷是我结婚‘必带的嫁妆’!”实际上,吴改名老人和吴叶并没有血缘关系。人们赞叹。发生在吴叶和她爷爷之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刘希 《社区》2013,(18):60-60
现在全国倡导节俭,我们家也刮起了“节俭风”。前两天,父亲过六十大寿,我打算在酒店为父亲办生日宴,姐姐却不赞成。姐姐说:“爸爸不喜欢讲排场,我们自己在家动手为父亲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比在外面吃要实惠得多。”当我把姐姐的想法转告给父亲时,他笑着说:“还是你姐了解我,在家过生日既节俭又有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20.
三毛形象意蕴探寻李红叶有谁来临这寂寞的路程这开始与结束之间的倾诉如花开且纷纷落——笔者题记三毛是一个独特的作家,她说:’‘我”写作只是我生活的记录。”三毛的作品是以“攻“为中心,“我”的生活世界和“我”的爱情及情感世界构成了三毛作品的艺术空间。她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