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比是英国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狂热的德比氛围充分体现了足球运动的竞争性,而其形成又与英国近代城市文化发展的各异性和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息息相关.利物浦与曼联两支球队在城市文化风格、宗教信仰以及球队战绩之间的巨大差异,造就了举世瞩目的英格兰国家德比.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澳大利亚的文化是英国文化的移植和再创造。在澳大利亚文化形成的不同时期,澳大利亚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同的理解。早期移民到澳大利亚的英国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澳大利亚人,他们怀揣英国梦想,以自己具有英国人的身份而骄傲自豪,但随着澳大利亚人逐渐克服文化自卑,他们后来因自己的澳大利亚人身份为荣,从而确立了澳大利亚人的身份,这一身份认同的过程是曲折的,也是痛苦的。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分析澳大利亚人身份认同的过程,试图说明在人的身份认同方面文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在英国社会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对马都是情有独钟。马文化在英国可谓最具代表性,从养马、驯马、骑马,到赛马、赌马。马成了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而在英语文化中关于马的联想总是和忠诚、勇敢、温和相关的。本文将从英语语言中的马文化、英国马术以及马与英国皇室之间的关系几个方面来说明马文化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游 《今日南国》2014,(2):49-49
一次投诉经历,让我对英国的“投诉文化”有了鲜活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苏婉 《华人时刊》2004,(1):23-23
1995年秋,儿子毅然从供电局辞职,报考了厦门大学经济法研究生,苦读三年,取得硕士学位,并通过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到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了一名执业律师。随着涉外经济的大力发展,他与夫人王昊(北京经贸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深感自己还应该深造,于是,他俩选择了英国,双双飞赴伦敦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由此,也给我提供了去英国探亲、旅游的机会。 他们的学习生活确实紧张。整天听课、讨论、作业、考试.时间排得严严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推动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主轴,文化马克思主义也因此而兴起,在此过程中,汤普森发挥了核心作用。20世纪60-70年代,这种文化马克思主义遭遇重大挑战,英国第二代新左派由于深受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集体背叛。在此背景下,汤普森发表了著名的《理论的贫困或太阳系仪的错误》一文,通过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全方位批评,揭示出第二代新左派试图通过移植外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来发展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企图是虚幻的,应当立足于英国本土的激进思想传统去建设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进行了高调的辩护和捍卫。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学界对雷蒙德·威廉斯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文化研究理论,而相对忽视了对威廉斯改造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这一过程的经验总结。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整体视野出发,我们能够发现威廉斯更加重要和特殊的理论贡献。确切说来,他将英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文本细读法、语义学批评等研究方法应用到对文学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研究中,形成了“情感结构”等马克思主义自己的批评范式,并进一步提出指向实践的“共同文化”理想,促进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旧交替。梳理和发掘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威廉斯的理论贡献,也能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如何从自身以及民族文化的传统中汲取营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泰特英国美术馆是我在伦敦参观的第一个美术馆,它于1897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建立,当时官方的名称为"国立英国艺术美术馆"。时至今日泰特美术馆已发展成为4个美术馆:位于伦敦的泰特英国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和泰特圣艾弗斯美术馆。泰特英国美术馆是泰特美术馆中的其中一馆,主要收藏公元1500年至今的美术品,其中一个展馆专为收藏英国画家威廉·透纳的作品而设立。当我找到泰特英国馆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传统的希腊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育研究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学的研究取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教育研究仍然亟待加强自觉的"文化意识",这就是,一方面依据文化、文化与人的关系问题作出方法论的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关注文化的发展。当代哲学主题与方法论的转变要求教育研究重建自己的方法论,而当代中国文化的现状与未来则需要教育研究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10.
英国人一生中的大事都与教堂密不可分——从出生的洗礼,到成年后的结婚仪式,乃至离世后的安息之所。在日常生活中,周末到教堂祈祷一般也会与英国人相伴一生。教堂文化折射出英国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去教堂是他们与上帝对话的途径,也反映出他们如何面对现世的人生意识。他们对生死的看法与大多以佛道为宗的中国人有很大差异。认识中英这种宗教文化上的差异,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中西方交流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中一个重要课题,日益引起更加广泛的研究和讨论。英国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资本主义世界率先实现城市化,巩固城市化的道路与其长期控制着海外殖民贸易特别是大西洋贸易圈有着十分密切而深远的关系。利物浦作为英国西部的海港城市,在极短暂的100多年中,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发展成集工商贸为一身的英国第二大的港口城市,曾引起举世注目。通过对英国利物浦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揭示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的一般轨迹。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祝福》中,叙述者“我”的隐、显的过程就是“我”的文化身份的失去、寻找和确证的过程。叙述者“我”因文化身份的边缘化而焦虑,替下层劳动人民代言立言而重新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这对在文化转型中彷徨和苦闷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的重新抉择和确立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企业文化和敬业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去,认定正确的目标,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前行,总会离目标越来越近。似乎只是一眨眼的时间,我已经工作一年了。回顾这一年,我的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一词从产生起就包含了复杂的含义,发生着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自足的领域到社会系统的不断转变。威廉斯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他脱胎于英国的文化传统,然而却又一改他的前辈老师的观念。他将文化从精英主义立场和形式主义立场中解救出来,还原了其经济、政治的社会面貌,建构起了自成一家的文化唯物主义。在威廉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文化观念发挥着基点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构主义之后的文学理论解构了文本的本体论地位,而将读者及其阅读活动拔擢为意义的策源地,将读者放在阅读实践的整体中去考察成为读者理论发展的方向,读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关系研究成为重点。这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介入读者问题域提供了契机:读者从无现实性的理论型读者,转变为拥有种族、身份、年龄、阶层、性别等文化差异性的文化政治型读者,威廉斯、托尼等人为代表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转向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范式之后,不仅突破了学院派精英主义的读者理论,而且构建了一套以大众为读者、以大众文化为文本、以大众阅读为文化政治的阅读政治学,赋予大众读者、大众文化文本及其大众阅读文化的政治功能价值及其文化的政治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批评流派,英国文化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当前对其产生源头的探讨总的来说主要以斯图亚特·霍尔的"作品产生日说"为依据.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对英国文化研究的产生背景进行了探讨,力求阐明英国文化研究最初是作为在英国成人教育领域展开的文化政治实践而出现,其产生和兴起与英国的成人教育传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其生存、发展、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必修课。综合分析文化传统的优点和缺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主义态度,是公认最科学合理的选择。然而,文化传统却不是一个已经成熟、最终定型了的"烂苹果",可以简单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活"的生命系统。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立足于中华民族的现实需要和能力,"从我出发",才能在创造性的建设中,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未来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艺理论家.他享誉英语文学世界,被称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与沟通欧美大陆的无冕文化使者.他小说中最常反映的是国际文化主题,即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相互冲突到互相融合的发展过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展现了两种文化的相斥.而在晚期作品中,这两种对立的文化在其主人公身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詹姆斯一生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懈的探索,詹姆斯终于在他的小说世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工业又有所发展。1815年以后,英国的机器工业发展得吏快。1813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的织布机总共只有二千三百架,到了1820年便增加到一万五千架。继棉纺业发展之后,毛、麻、丝织业也都逐渐地采用了机器。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也得到了改善。1825年英国在达林顿与斯托克顿之间建筑了第一条公用铁路。1830年又筑成了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之间的铁路。此后,英国开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西方思想界“文化转向”以后,西方学者对文化全球化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其中英国约翰.汤林森博士的《文化帝国主义》从媒介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话语、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四个层次来剖析文化帝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