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中专时学的是烹饪专业,毕业后,当了厨师,每天干10个小时,每月拿800元钱,不久店老板携款潜逃。后来,我做过快递、保管、服务生,工资没超过1000元,岗位也是“朝不保夕”,心里总感觉郁闷。有一天,我父亲的同事把我带到威迅培训中心咨询后,我的人生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折,一年多后我成了IT灰领! 在威迅培训中心,由于我的动手能力强,头脑灵活,老师经常表扬我,我对软件技术也愈发有兴趣了,常常在课余时间,找一些软件小项目练练手,很快,我的软件技术水平提高了。毕业时,威迅培训中心推荐我进一家软件公司。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07,(12):F0002-F0002
我不知道肥胖是不是可以遗传,我妈妈生下我不久后便开始发胖,以后的几十年里,她一直被肥胖所引发的心脏病、高血压所困扰,我目睹了她发病时的痛苦和每天一日三餐大把大把的吞服药片,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不能成为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3.
胡樟有 《新天地》2011,(12):210-211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里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动机密切相连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起始动机,常常由兴趣而来。  相似文献   

4.
儿子常常抱怨:"爸爸,你和妈妈对我太严厉了,要求我每天除了按时完成作业之外,还要看课外书。为什么你们不能像别的父母那样,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之前,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呢?"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儿子的问题,因为我心里想的恰恰和儿子相反。  相似文献   

5.
苗君甫 《社区》2012,(3):63-63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琐碎—下子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吃饭也是将就一顿算一顿,常常到小饭馆去凑合。 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开始发现,我和老公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为了.上街吃什么也要争论半天。想起以前,他是多么疼爱我啊,不管什么事都会听从我的意见,现在为了这琐碎小事,居然和我争得不可开交。 心里的失望一波波漫过来,回娘家和母亲说起来我的煨畸,母亲说:“不做饭的家咋能叫家?没有烟火气的日子不叫日子啊!”  相似文献   

6.
敬爱的汤老师,我有些话憋在心里,不敢对您说,今天想借习作这个机会吐露我的心声。 汤老师,我知道您为我们的学习操碎了心,常常一有时间就为我们查缺补漏,就连下课10分钟您也不放过。那10分钟对同学们来说,那是快活的时刻,可以活动筋骨,清醒头脑,放松精神。您辛辛苦苦上完40分钟的课,常因内容没讲完就拖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苗君甫 《社区》2012,(2):63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琐碎一下子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吃饭也是将就一顿算一顿,常常到小饭馆去凑合。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开始发现,我和老公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为了上街吃什么也要争论半天。想起以前,他是多么疼爱我啊,不管什么事都会听从我的意见,现在为了这琐碎小事,居然和我争得不可开交。心里的失望一波波漫过来,回娘家和母亲说起来我的烦恼,母亲说:"不做饭的家咋能叫家?没有烟火气的日子不叫日子啊!"我听着母亲的话,开始有点感慨。  相似文献   

8.
小区门口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卖菜老人。天冷了,他在寒风中瑟缩着,风吹动了他灰白的头发,看上去很沧桑。每天傍晚,我都看到邻居张姐去老人那里买菜。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常常和张姐一同上电梯。连续好几天,她都买了一大堆菜。我好奇地问:"每天都买这么多菜,吃得了吗?"她笑笑说:"我是为了让卖菜的老人早点回家,吃不了给别人分分就行了。"我听了心里暖融融的,真是个好心人。那次,我和张姐一起到老人那里  相似文献   

9.
天津听曲记     
王辉 《北京纪事》2013,(7):64-67
近年我常去天津,每年少说也要跑个四五趟。有时当天打来回,有时住一宿。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过“二瘾”。一是耳瘾,作为曲艺迷,曲艺之乡对我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俗话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凡好这口儿的,隔几个月要是不足听一场,心里那个痒痒就别提了。这几年,北京的鼓曲演出时有时无,最惨时一年也就一两场;而天津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鼓曲演出。国营、民间团体加在一起光演出队伍就有六七支,园子(剧场)也有好几个,实在是爱曲人的天堂。  相似文献   

10.
进京之旅     
怀揣着对生命的希望,相聚在绿色的季节。每天望着窗外那些北上的火车,我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北上进京就好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愿望在这次偶然的机会中实现了。初次踏上火车时,我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到自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幸福、欢畅……  相似文献   

11.
今宵醒何处     
不必酒,睡与醒对我来说每天都在发生。似乎睡也容易,醒也自然。 常常由闹钟叫醒,非正常非自愿地醒来。我的亚健康大半由此形成。我能理解卡夫卡让格利高尔变成甲壳虫的苦衷。当然也有自然地睡醒,神清气爽,身心俱畅。  相似文献   

12.
有位朋友的母亲做得一手好莱,退休后每天总要到市场上去逛一逛,买些全家人吃的菜,常常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菜色,把全家人的口、胃侍服得伏伏贴贴的。看着日渐福相的朋友,我直羡慕他的口福。久而久之,她母亲养成了每天逛市场买菜的习惯,如果有一天生病了,或是别的缘故没能去,她心里总会  相似文献   

13.
风筝     
看到阿明、阿善、阿立、阿忠四个人拿着风筝的背影,消失在他们常常放风筝的小山上,他心里有一点点说不出的难过。一个学期了,他寄住在舅舅家,和他们四个人混得比亲兄弟还要熟,每天一起读书,一起玩,一起到小山上放风筝,几乎没有一天不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唠叨     
《老友》2014,(8)
正母亲爱唠叨,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就爱唠叨。母亲为我们做的事,因为唠叨,常常抵消了她的功劳。小时候,她为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我穿上后很合适,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可是因为我在外面玩时不小心让布鞋沾满了泥巴,母亲见了,先是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然后就唠唠叨叨:"玩,玩,整天就知道玩,干脆不要穿鞋,省得我每天为你洗衣刷鞋……"她这一骂一唠叨,我穿新鞋的感觉、对她的感激全没了,还平白对她生出许多埋怨。父亲生病在床,母亲一直照顾得很周全。可是母亲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2)
正退休了,闲下来了,我便常常跟着老伴上街买菜,总能碰到很多老熟人,听到很多新鲜事,天天都有好心情。一日,我突然听到有人在身后喊我:"老黄,你也来买菜啊?"我转过身去,原来是小孙在不远处跟我打招呼。我心里咯噔一下:小孙是我们局里的办事员,20多岁,以前在局里时,他总是在我面前"主任"前"主任"  相似文献   

16.
我母亲今年八十有六了,身板还较硬朗,视觉和听觉也很正常,就是腿有点毛病,行走不方便了,常常一个人坐在家里,孤零零地打发着日子。 为了消除母亲的寂寞,我特意给她的房间买了台电视机。尽管是个黑白的,母亲也看得饶有兴趣。母亲最爱看的是戏剧和“夕阳红”节目,看完以后还常常向家人念叨。看到母亲经常脸带笑容,我的心里也乐滋滋的。 可是,过了段时间,母亲似乎对电视又不感兴趣了,平时也不多开,还说什么电视好是好,就是不能和那上面的人说话。我立刻领会了母亲的心思,便邀了门前屋后几个整天闲得没事的老婆婆到我家来闲坐。等我了解到她们几个既不会下棋又不会打麻将甚至连个扑克也不会玩时,便给她们买了副花花牌。这个可对她们的心思啦!几  相似文献   

17.
生病真好     
我病了.妈妈带我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开了几服汤药,我吃了以后就好了。 借着生病的机会,我向爸爸妈妈要了好多好吃的,爸爸妈妈都给我买了。这时我心里想:生病的滋味真是太好了,每天不仅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还可以吃好多好多好吃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写作业,也不用担心挨骂挨打。  相似文献   

18.
钟来荣 《老友》2012,(6):16-16
我是在两年前退休的。在岗40载,我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心里感到格外充实。如今我退休闲在家里,心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9.
这些日子越来越多朋友告诉我,在我身上他们常常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并因此受到感染,开始品味和学生交流的快乐,开始享受教育的美好碰撞,但一旦遭遇班级管理和教学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期待与现实有差距的时候,心里总感到莫名的烦躁,于是所有快乐转瞬烟消云散,幸福也在瞬间变得遥远起来。  相似文献   

20.
刘君 《新天地》2011,(11):250-250
物理课堂教学经常存在的高耗低效已成为困扰物理教师的难题。不少教师面对那一张张令人无奈的物理试卷时常常叹息: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N次了,例题也讲过了,为什么还做错?面对一份份让人心痛的物理试卷时,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抛砖引玉,先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