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感恩工作     
正丁永强原是一个农村青年,被海尔招聘为售后服务员后,他心里很是感激,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踏实工作,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一天,他接到了青岛市四方区一个用户的电话,说家里的冰箱不通电了。于是丁永强很快赶到用户家,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用户的电插座松了。结果丁永强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彭宇案"施恩负报"的影响导致小悦悦等社会冷漠事件不断发生,社会以及学校感恩文化氛围与中国优良传统感恩文化渐行渐远,感恩文化建设与感恩文化教育尤显紧迫和必要。本研究从行为决策出发,结合感恩心理特点分析大学生感恩决策中的体验效用、决策效用和预期效用对决策的影响,提出系统的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策略:以体验效用启发大学生"知恩",建设长期性校园感恩文化;以决策效用促进大学生"感恩",建设体验式校园感恩文化;以预期效用引导大学生"施恩",建设系统性校园感恩文化,为大学校园感恩文化建设与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观,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感恩教育创新工作只有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以创新为突破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感恩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生命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的冷漠表现、缺乏感恩之心入手,进而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增加感恩教育,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慈善行为的情感动力因素,但慈善行为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感恩。因此,应从施助者与受助者双重感恩主体、多维辐射的传承式感恩方式和重制度导向与文化营建的感恩环境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6.
学会感恩     
时间飞快,如一位匆匆的过客,去而不返。当我敲打着键盘,用文字来对生活作砦纪念的时候,时针已指向2006年暑假。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东西方文化传统无不彰显着感恩思想的底蕴。我国自古就以知恩图报为做人的美德,视感恩为做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教育”是我们道德教育中的应有之义,然而在以往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感恩教育”,使本应成为弘扬和践行感恩道德先行的大学生却成了“冷漠一代”,“学会感恩”成了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最强烈的呼吁和要求。高校要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推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从弘扬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氛围和开展感恩活动等途径入手,不遗余力地促进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经济资助中的不良现象入手,对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高校要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要与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相结合,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的感恩长效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资助政策的目标,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学会感恩具有呵护健康心理、培养自信自尊、提升人生境界、积累人际资本、守护家庭幸福的功能。但是现实情况却令人堪忧,有人说90后是冷漠一代;有人说是脑瘫;有人说是空心人,可以为生病的宠物落泪,却从不为妈妈动容……其实是不知情归何处!原因是从来没有人拨动过他们的"情弦"。针对此,我们应该在生活细节里引导大学生认知感恩、体验感恩、践行感恩,进而学会施恩。  相似文献   

11.
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感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高校的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比较缺乏,应予以重视。对此,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主张感恩教育“生活化”,积极营造全社会感恩和谐的氛围,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感恩,虽说是源远流长的美德,但随着传统文化被轻视和市场的高度商品化,它似乎被封存在历史的卷册里,被淹没在人际功利追逐的汪洋中。感恩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情商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华,融合了西方感恩教育的因子。感恩教育既要启迪人们的良知,也在培育人们的理性。感恩文化得以张扬,还需要政府机构担当协调施患者和受患者之间关系的责任,以便保护双方的情感和利益不至于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3.
感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高校的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比较缺乏,应予以重视.对此,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主张感恩教育"生活化",积极营造全社会感恩和谐的氛围,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4.
感恩,虽说是源远流长的美德,但随着传统文化被轻视和市场的高度商品化,它似乎被封存在历史的卷册里,被淹没在人际功利追逐的汪洋中。感恩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情商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华,融合了西方感恩教育的因子。感恩教育既要启迪人们的良知,也在培育人们的理性。感恩文化得以张扬,还需要政府机构担当协调施患者和受患者之间关系的责任,以便保护双方的情感和利益不至于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阐述部分农村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入手,分析并指出农村大学生淡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老师的培育之恩、忘却他人的救助之恩等感恩心缺失现象及其成因,提出要倡导孝道,培养良好品德,就应做到感恩先行,并就如何对农村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和谐社会应有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校园和谐的重要基础,更对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究感恩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是保证感恩教育实效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使得加强感恩教育成为大学德育工作迫在眉睫的重大现实任务。通过加强社会化、生活化的感恩教育而培养和升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来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十分薄弱.作者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唤醒他们感恩意识,让其学会感恩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人格全面,身心健康,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笔者提出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孝敬父母开始、从教育者自身做起、从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做起。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感恩教育浅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