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什么是"阅读"?《教育大辞典》上说:"阅读是从书面语言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中国大百科全书》上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综合。"《阅读学原理》上说:"阅读是读者从写的或印刷的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或情感信息的过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语能力,是指“听、说、读、写”这几方面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的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放在了首要地位,可见阅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取决于阅读者的英语整体水平,词汇量的大小必然影响阅读能力。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就是读出了新意,超越了文章本身,探索和发现H{文巾没有说flI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其特点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渎懂到发现书中和文章中的不足或不对之处,能提出新的看法,发表一种新的见解。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创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这个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文献、书籍报刊源源不断地出版。目前全世界的书籍和报刊的信息总量每3-4年增加一倍。因此,要想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一、什么是阅读K·顾德曼在其《心理上和语言上的猜谜》一文中写道:“阅读过程是个选择过程。读者是根据其预测有意识地从书面文字中选择出最少的语言符号,将这些材料加工后作出初步判断,然后随着阅读的进行来加以证实、否定或改进。”也就是说,K·顾德曼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上和语言上的猜谜。它包含着思想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大纲》把阅读能力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正说明它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做为英语教师,如何实现《大纲》中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探讨的课题。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的目的在于理解,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文理科本科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大纲对“读”、“听”、“写”和“说”四种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将培养阅读能力放在优先地位。1987年国家教委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即CET-4,而在CET-4中阅读理解占总成绩的40%。可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困难又多一些。因为这些学生大部份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有些来自贫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并且进行了量化的规定。“课标”刘阅读积累的具体要求,自然而然地让我们联想到古往今来人们对积累的意义的认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也说:“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所以说,阅读是学生个人的事。尽管如此,但作为老师不能因此而袖手旁观,撒手不管。而应该为学生这种“个性化的行为”能“行为”得更好而想方设法,积极创设阅读平台,引导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探究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与水平,是引发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存动因。它一方面唤醒阅读主体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问题。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比较阅读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或形式上有某种联系的作品进行有对比、有分析的阅读。比较阅读的实施过程,主要通过探求作品间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异同关系,来全面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开拓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阅读水平。对某些诗文来说,如果孤立地去阅读它,往往不能领会它的妙处,但如果和另外一些诗文比较阅读,便可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例如,同是写“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得新奇壮观,描写了大西北风雪天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炽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理论及教学模式阅读理论家们对于阅读行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模式有三种:1.“自下而上”(bottom—up)模式,即以文章为基础的模式。该模式产生于60年代,代表人物有D.Labergern,S.T.Samuels,D.B.Gough等。该理论认为:“阅读是由低级的单词解码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基于此,读者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在由课文分解而成的小单位上,如字母、词汇等,全文的意义则由这些小单位综合推导出来。它的特点是强调低层次的阅读过程,而忽视高层次结构对篇章理解的明显的作用,因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被…  相似文献   

13.
张庆老师在《试说对话》一文中(《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6期)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这就是说,学生与文本要做到真正对话(发生碰撞),就应该具备与文本相关的“背景信息”(知识与生活体验)。这“背景信息”主要包含阅读经验图式、个人文化信息、个人的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三重。  相似文献   

14.
杨泽文 《社区》2010,(23):16-17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旅行,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探险,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飞翔,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美容,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呼吸……这些关于阅读的诸多“有人说”,从某种角度上很形象地表达了阅读对于心灵的裨益与不可或缺。而就我的感觉来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运动,它有益于保持心灵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从这一意义来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提高他们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朱熹继承了孟子在君子修身和为学两方面所提倡的“自得”说,并创造性地运用在审美阅读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阅读理论上的“自得”说。通过对朱熹审美阅读“自得”说的分析,揭示出其审美阅读“自得”说有两层含义,其一,对“本文”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要有“真识”或“真赏”,即对文本的反复吟哦讽咏;其二,在反复讽咏的基础上,“自得”作品的言外之意,即“妙悟”。在今天,朱熹的审美阅读“自得”说对人们的阅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好一门语言的标准是会说、会写、能听懂、看懂,还能翻译,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说、续、写、译”五会能力。现在人人都想学好英语。怎样学好英语是我们中国人历来探索的问题。以前有人主张学英语必须从听、说开始,听、说有了一定基础后,才进行读、写、译,传统的提法就有“听、说、读、写、译”或“听、说、写、读、译”,或者“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些方法应该说都有各自的可取和独到之处,而且多年来,人们都习惯于这样的模式了。但是,从我们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来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听说、不阅读,必然会…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学文言文单一性的教学目的:只要求培养阅读能力,而不要求培养听、说、写的能力.教学过程是人们普遍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认识过程,而中学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  相似文献   

19.
浅谈创造性阅读过程孟桂兰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知识和信息的转化,为了创造。由阅读而引发思索以至创造,即创造性阅读过程。而进入创造性阅读过程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一种特定的情绪、氛围、心理环境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与母语的阅读虽有相似之处但差异很大,要求读者准确有效地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已有信息结构去获取新的信息.阅读过程又是一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输入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无疑会对英语的听、说、写、译的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运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