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世界经过漫长的进化,孕育和分娩了人这一万物的灵长,从而产生了“自我意识”,从此世界分化出自为的世界,并开始了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轴心的定向进化。 作为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自我意识,它所面对的世界,不是与人无关的物质世界,而是人生存、发展于其中的世界。正如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主席加拿大哲学家科希所说:“不论各种哲学如何不同和对立,它们基本上关心的是同样类型的问题,因为哲学家都是在试图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2.
老子即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写的《道德经》五千言,是古代世界最系统、最精深的哲学名著。中国先秦哲学的成熟发达是以老子哲学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应该说是从老子开始的。世界上的一些大哲学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重视老子哲学不是偶然的。①老子哲学在当代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中引起关注和发生浓厚兴趣,值得我们深思。②老子哲学起点很高,博大精深,奥义无穷,至今令人惊叹。老于哲学的一些思想和命题的深刻性,就是后来的一些哲学思想也难于超过。“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相似文献   

3.
哲学发现为何被哲学自身所遗忘?许玉乾长期以来,科学发现问题不仅是科学家的兴趣所在,而且是哲学家的关注对象;科学哲学的兴起更使其成为哲学的前沿问题。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是,哲学发现问题非但没有进入任何科学家的理论视界,而且一直为哲学家们所忽视或遗忘。这种...  相似文献   

4.
王文臣 《理论界》2007,20(12):120-121
哲学从米利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理性主义的。理性便被历代哲学家所关注、探索,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奠基石。而不同时代的不同哲学家对理性主义的理解和阐释又各有差异、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观点。今天,我们从源头上再一次弄清楚理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我们以理性的哲学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哲学观念变革的实质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是通过哲学家思维着的头脑所建构的,规范人们怎样理解、说明和变革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形态的思维方式。 任何一种哲学模式所代表的理论思维方式,都凝聚着哲学家所捕捉到的该时代人类对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是现代哲学,而现代哲学则是一种生活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与现代西方的某些哲学家注重日常生活或精神生活不同,马克思所理解的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马克思哲学核心价值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其价值原则可概括为:解放人、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深入挖掘马克思开辟的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物质"、"精神"、"实践"是极易引起争议的哲学范畴,不同的哲学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的评价建立在这些基本范畴基础之上的本体论、认识论时,应当慎重。若将这些哲学党性色彩、政治色彩浓厚的范畴回归到哲学的层次,我们对西方哲学家思想的认识就会发生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会因此而深化。  相似文献   

8.
魏建华 《北方论丛》2011,(2):119-122
杜威看到对偶然性的否定使传统哲学陷入到身心问题所导致的困境之中。他通过使哲学返回生活世界,从而肯定偶然性,使哲学问题由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转向实践问题。这一思路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理解他的有关思想有助于理解哲学问题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9.
把马克思哲学的性质视为“改变世界”,根源在于对马克思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或误读.把马克思哲学的性质理解或解读为“改变世界”,过分强调、夸大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和性质,不仅是对哲学“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割裂,而且在现实实践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此,我们必须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本性以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成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当前哲学研究中被悬置掉的马克思哲学视域的讨论。应当重新在学界深入讨论三个问题:马克思哲学的视域是整个世界还是人的世界,物质本体论与实践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到底如何理解?"物质本体论"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哲学视域是整个世界,"物质本体论"没有否认实践观。从实践理解与强调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内含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面向人的生活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一) 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是生活在祖国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离开了许多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的历史,就无法全面理解我们祖国各个时期完整的文化遗产。哲学,是研究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对这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大派别。比如在回答世界的本原时,古代维吾尔人民有关于水、土、空气、火四要素的说法,这显然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福清市林业工程师任恢忠同志用33年时间撰写的哲学专著《物质·意识·场》一书问世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极大的反响。《福建日报》、《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等都先后作了报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黄楠森等人对这部专著表示深切地关注,亲笔致信作者,认为“是有价值的,要重视”。为了让《物质·意识·场》所阐明的哲学思想体系更好地走向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我刊特从去年9月福建省福清市召开的“《物质·意识·场》暨当代中国哲学学术讨论会”几十篇的论文中,选出三篇予以发表,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之一.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是古代知识的集大成者.恩格斯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史上"最博学的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走进当代的追问与理解马克思哲学本性以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紧密相连.在"重新理解马克思"学术研究现象背后,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将马克思哲学视域"整体性"强行分割的现状.为此必须追问三个问题:马克思哲学的视域是整个世界还是人的世界?物质本体论与实践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到底如何理解?"物质本体论"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哲学视域是整个世界,"物质本体论"没有否认实践观.从实践理解与强调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内含干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面向人的生活的世界观,这才是马克思哲学视域"整体性"的合理理解.  相似文献   

15.
荀况是否有唯物主义?如果有唯物主义,应该如何理解?早在十多年前,有人作了这样分析:“荀子是我国战国时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中出现的一个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把天人之分提到哲学的高度”。“这就把自然和社会,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的界限严格划分开来。这样划分的一个主要涵义就是承认自然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物质和客观世界是第一位的,社会、精神和主观世界是第二位的。荀  相似文献   

16.
哲学的贫困在于不能立足于生活实践,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力指导。哲学的贫困严重妨碍哲学的发展甚至威胁其生存。生活世界始终丰富多彩,哲学的贫困源于哲学家的贫困。哲学家惟有立足实践,以合理的间距反映生活,以严肃执著、淡泊名利的态度致力于学术研究,才能使哲学由贫困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7.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对马克思的这一名言都很熟悉。但是,何谓解释世界?何谓改造世界?各人的理解却未必相同。一以往我们常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前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改变世界的理论,而后者不是。但是,当我们看到恩格斯关于十八世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评论时就感到上述理解不一定准确。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一、不可替代的主流西方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自然科学家的唯物主义;第二,科学哲学家的唯物主义;第三,其他各种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因素。现代西方科学家的唯物主义,即现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在现代西方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占有不容忽视的突出位置。这是由哲学和科学发展的一般关系决定的,也是由西方现代社会哲学家的唯物主义、科学主义思潮与科学家唯物主义的特殊关系决定的。第一,从哲学和科学的一般关系看,自然科学家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基础。它所提供的丰富哲学素材,对其他哲学唯物主义来说是第一性的。科学家对科学  相似文献   

19.
哲学人性论与现代人格心理学王一多,孟昭勤自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代以来,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哲学家们坚持不懈地对人的本性进行探索,并力求通过对人性的解答来更好地理解和安排人类社会。围绕这一课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众说纷纭、见仁见...  相似文献   

20.
康德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他的科学思想中充满了哲学的意蕴,这突出表现在他对科学起源问题的研究中试图将唯理论与经验论统一起来。而康德对哲学的问题又尽可能地从科学意义上去理解,他通过对知性与理性的研究,试图把哲学建立为纯粹理性的思维科学。总之,康德不仅研究了经验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哲学)的分界问题,而且研究了二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