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子今 《人文杂志》2007,(5):134-139
从汉代政治生活中,可以看到执政者"得民和"意识的深刻影响。循吏的表现,是这种政治理念的实践。"召公之政"、"召公之风",在汉代有相当高的社会知名度,有相当强的文化影响力。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将召公治民成功的成就概括为"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它与汉碑文字遗存所见"得众兆之欢心",意义是相近的。汉代文字遗存所见"宜民和众",可以理解为这种原则的解说。"得民和",成为当时理想行政的一种目标,其核心追求是"和"。所谓"上下和合",与儒学政治原则相符合,也是大一统体制下政治经验的总结。在《急就篇》和《焦氏易林》等文献中,体现了这种政治文化理念在当时的普及程度,也曲折反映了较广阔社会层面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 发展,同时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弘扬。具体说来,“一国两制”建构中华大文化的理念,体现了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时 代价值,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望、 对统一的追求,与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理想模式产生共振效应,表现了“和而不同”、容纳百川的气 概,集中体现了中华和合文化精神,让中华和合文化大放光彩;“一国两制”对一国四地全体人民福祉的 深切关照既与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又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能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找到源头活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 化和民族形式的最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华和合文化与新发展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中华和合文化与新发展观具有某种内在统一性。和合文化可以为文化主导型的新发展观所用。其有价值的思想主要有:①整体系统观。一种以整体上认识,改造世界的整体系统思想,这与重视社会全面协调的新发展观相一致。②以人为本的思想。而新发展观恰恰是以人为中心而又超越了人类中心。③人与自然和合观。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也与主张人、社会、环境、自然高度和谐的新发展观一致。④“和而不同”。即世界多样性原则,这同样与摒弃单一、片面化发展的新发展观一致  相似文献   

4.
“和生”是和合智慧的宇宙论基础.“仁生”是仁爱思想的世界观.和合学继承了传统和生思想,将和合智慧发展为面向21世纪的文化战略,发展为一种基于和合思想的新的哲学学说.和生包含着仁生,和合学可以看作是儒家仁学的一种当代形态,仁爱才是和合学的“大本”、“大原”,和合学同时也是一种新儒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世界”的提出,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价值的核心。“和平崛起”则是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本文试图用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从哲学的维度来对这一伟大理论进行诠释,为当前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崛起,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旭 《学术论坛》2016,(4):134-137
中华传统法文化精髓是中华法律实践和理论的历史沉淀的优秀成果,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近现代以来,中华传统法文化受到来自西方法治文明理念的强烈冲击,在制度层面上已逐渐消融瓦解,但制度背后的精神文化理念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一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建立在本民族的习惯之上,与民众普遍的法文化相适应。因此,我们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法文化的优秀资源。文章在剖析当前法治建设对中华传统法文化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论述了中华传统法文化中“和合思想”“仁文化”和“礼文化”“义利诚信”等思想精髓及其当代价值体现,并探讨了中华传统法文化价值转化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权主义"是对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及其思想文化的整体概括,这一论断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鉴于这一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刻批判性,本文认为应该从合理性与现代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传统政治思想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某些政治哲学认识和政策性论断方面.不过,思想的合理性并不等于现代性.从政治价值的视角来看,传统政治思想的主体价值结构与现代化理念是相悖的,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在价值准则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思想并不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近代,孟氏商业家族名扬海右,富甲一方。作为亚圣孟子后裔,孟氏经营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既蕴涵着“和合”、“中道”传统儒商意识,又凸现出连锁经营、股份经营的现代理念。诚然,他们的经营管理思想还有历史局限性,其人格结构及内在心态中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商务规范中也融进了大量中国式的封建色彩,这些都是当时新旧社会力量渗透融合、氤氲化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和合实践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具有学以致用的品格,在把认识论转化为实践论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的特征.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实践论特征,指出和合实践论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为当下的文化研究提供方向与动力.  相似文献   

11.
何香凝的绘画艺术与革命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樑 《文史哲》2004,(2):86-91
何香凝不仅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而且也是著名的革命女画家。她60多年的绘画艺术生涯,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尽管每个时期的画作与题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艺术生涯也始终与当时的革命斗争紧密联系并交相辉映。她服务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画作,总是充满着革命激情与浩然正气,从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战斗精神和崇高气节。何香凝半个多世纪在美术创作道路上与时俱进,其绘画作品反映了近现代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及她本人多姿多彩的战斗历程,堪称为"史画"。  相似文献   

12.
郑和下西洋之前,华人穆斯林已经移居东南亚。郑和在出使西洋过程中,不仅与随行的华人穆斯林积极在当地从事伊斯兰教活动,在海外兴建清真寺,促进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而且团结东南亚当地的华人穆斯林,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华人穆斯林社区,作为宣传伊斯兰教的基地,对当地人民传播伊斯兰教,从而奠定了马来半岛与印尼群岛伊斯兰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何炳松是曾与梁启超齐名的史学家。他致力于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形成较为系统的史学思想 ,其核心是建立在进化史观基础上的总体史观 ,主张从宏观联系的角度研究历史。因此他对通史 (指西方的综合史 )极其推崇 ,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他虽重通史著作 ,但不偏废史料 ,在史料学和编纂学上有许多具体建议。他强调史学的社会价值 ,要求史学求真与致用相统一。这些思想继承前辈 ,启发后人 ,在 2 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宗教作为古人的世界观 ,往往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汇。它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支配着人们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本文试以此为切入点走近赫哲人 ,了解赫哲人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5.
周书灿 《河北学刊》2008,28(3):79-83
"何光岳现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术水准普遍较低的特殊学术背景下,经某些新闻媒体和出版行业蓄意炒作及部分学者的大力鼓吹下催生出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何光岳在古史研究中所暴露出的概念不清,逻辑混乱,驰骋想象,言之无据,滥引材料,不加审查等一系列学术失范现象,表明他的古史研究并不具备严肃科学的态度,其学术水准停留在较低水平。在新的学术背景下,对何光岳的古史研究重新进行学术定位,对古史研究中的"何光岳现象"作科学理性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古典学的未来发展走向。中国古史学界应继续重视古史理论的探索,继续重视古代史料的积累、审查与运用,加强科际整合,进一步提高古史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贺麟将中西哲学结合起来,阐释了他的哲学思想。一方面,他用康德的哲学诠释"心即理"的命题;另一方面,他用新黑格尔主义来改造陆王心学,从而创立了他的新心学体系。在此基础上,他又对其新心学体系进行了逻辑展开。  相似文献   

17.
刘蓉 《文史哲》2007,(3):135-140
何兹全先生的社会史观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一、以辩证唯物史观作为研究中国社会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二、研究人类社会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才是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理论与材料并重是社会史研究的科学方法;四、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论贺绿汀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生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现在的音乐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他加强民族音乐教育,重视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建设,主张音乐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应不断革新等,这些思想和实践,对繁荣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开国 《齐鲁学刊》2006,3(2):11-15
孔广森被有的学者视为清代第一位有《公羊》学著述的人物,但他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与何休的《公羊》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之异就在于孔广森否定何休的王鲁说,自立三科九旨,没有对《公羊》学微言的阐发,只有《公羊》书法、大义的发明,从而使孔广森的经学著作虽以《公羊》命名,却对清代《公羊》学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推进。然而,孔广森的经学还是有其新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联系李渔生平与创作实际,从史实来源、对史实的熟悉程度、题图诗落款、行文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论证了<合锦回文传>非李渔所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