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北京晚报》报道:马来西亚雪州总警长卡立的轿车近日失窃,两天后窃贼将车归还,并在车内留下一张用马来文书写的字条:"对不起,大马皇家警察部队,偷错了。"  相似文献   

2.
以画说世     
贼说教 前不久.英国某地警方抓获数十名窃贼,警方给窃贼开出了免受牢狱之苦的条件是做“安全顾问”:到社区去宣传防盗知识。义务为居民检查容易被盗的疏漏处所,讲解窃贼盗取财物的手段。窃贼们欣然接受了这份“社会工作”。我想.警方的真正意图在于.通过此举迫使窃贼改邪归正。  相似文献   

3.
生活就像一本大书,有些事如过眼烟云,过去就忘了,有些则铭记心中,终生难忘。去年我曾随一些同志去巴格达参加“第九届米尔拜德诗歌节”,此行印象颇深,是属后一种。我想访问伊拉克的愿望由来已久;哪个孩子没听过、读过《天方夜谭》的故事或看过诸如《巴格达窃贼》之类的电影?巴格达、  相似文献   

4.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其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极富艺术色彩,对于体现剧本中人物性格特点、人际身份变化和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借助移情指示系统下的生命度层级和移情层级来解析《李尔王》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艺术。  相似文献   

5.
借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希尼诗集《通向黑暗之门》和《在外过冬》中四首诗歌的语言形式及其触发的原型效应,并揭示诗人构建其爱尔兰民族身份的过程。研究发现,诗人通过使用命题结构、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的构建原则,聚焦民族语言、个人—集体、自然—人类等多个话题,始终站定爱尔兰民族身份的队列,呼吁和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邵火焰 《职业》2013,(7):29-29
瑞士《商业日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瑞士欧雷格钟表公司有一个名叫麦考利的清洁工,他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公司总部大楼一至四层的清洁卫生。一天晚上睡到半夜,麦考利突然记起四楼的拐角处还有点垃圾没有清理干净,他马上起床向四楼走去。当经过一间办公室时,他发现有窃贼正在撬保险柜,麦考利毫不畏惧与窃贼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将窃贼制服,保住了公司的财产。事后,公司为他请功并问他:“擒贼本来是保安的事,可是你作为一个清洁工,是什么动机促使你敢于赤手空拳勇斗盗贼的?”麦考利的回答出人意料:“当公司的总经理从我身旁经过时,总会对我竖起大拇指说‘你扫的地真干净’。”  相似文献   

7.
文本被视为一种记忆。本文以《一千零一夜》为例,从文本学分析的角度,探索《夜》反映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鼎盛时期——阿拔斯王朝前期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通过故事的表征分析,我们看到,《夜》的民族身份认同本质上是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同一性,并以伊斯兰教为核心思想,"阿拉伯人"不再仅仅限于种族和血统含义,而是包含了宗教和文化概念,甚至以"穆斯林"的宗教身份涵盖"阿拉伯人"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8.
视·听·空间     
谭华导演/《夏至》/廖健、张亢主演/7月25日上映夏至时节,一个事业落魄的青年业余画家和一个中考失利的女中学生邂逅,女中学生执拗地要求画家陪她去郊外爬山。与此同时,一个保卫科长驱车去农村探望旧时的情侣,不料在路上被两名在逃的窃贼劫车,车上有一把枪。影片中,四川话和蜀中风情都很美。  相似文献   

9.
称谓语作为一种交际单位,是人们用来指代称呼对象、识别身份以及在交际中定位人际关系的符号系统。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大宅门》中大家庭数百人物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其交际中使用的称谓,以及大宅门里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语的变迁,阐述了影响称谓语选择的重要因素。从而分析出大宅门中的"宅男宅女"之间的复杂关系,各类人物性格和身份及所反应出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0.
《杰克·迈格斯》是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以伦敦为背景创作的一部澳大利亚后殖民主义小说。本论文旨从房屋重复意象的视角分析作品《杰克·迈格斯》中的四所房屋及其象征意义,以此推敲主人公杰克·迈格斯返回伦敦意图找回自己的英国身份,并最终获得一个真正的澳大利亚身份,寻得内心的平静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尼是美国籍阿富汗裔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等,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在胡塞尼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其阿富汗身份赋予其了解阿富汗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在作品中表现出阿富汗人的特质,同时其美国人身份使得其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去表达自己,并理解美国人倡导的意识形态。基于此,胡塞尼充分利用其双重文化身份进行小说创作,为读者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小说作品。本文简要概述了胡塞尼双重文化身份的情况,并以其代表作为例对胡塞尼的双重文化身份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胡塞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有这样的感叹:虽然自己已经增加了锻炼次数,补足了睡眠时间,搭配了丰富的饮食,可还是疲劳。这时,就需要考虑是不是体内营养被“窃贼”偷走了。那么,是谁在扮演营养的“窃贼”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随着《女人不是水做的》《牡丹仙子》和《风月》等电视剧的热播,主演汤加丽一跃而成为实力派演员。而此前,她的身份是青年舞蹈家,以拍摄"裸体写真集"而出名……  相似文献   

14.
《云街》是澳洲作家蒂姆·温顿的作品,描述了二战后两户家庭在西澳首府佩斯的二十年生活。本文分析了两位主人公罗丝和奎克产生身份危机的原因,以及身份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石克生 《老人天地》2008,(10):32-33
1994年10月6日,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我以河南省汉白明月酒集团公司名誉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了《老人天地》(即今天的《新天地》)杂志社在人民大会  相似文献   

16.
在劳伦斯·韦努蒂的早期著作《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和《翻译丑闻——差异伦理探索》中,其研究重心从翻译策略向文化研究转移,这使得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成为其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分析早期两部著作中文化身份的侧重点,并对韦努蒂翻译文化研究中的涉及的政治维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正>我扎扎实实地爱这个男人,我要将自己所有的爱用来守护他,守护这个家,一辈子。——张宁佳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然而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作曲家。从1983年的《黄土地》开始,到后来的《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水浒传》《大话西游》《大宅门》《乔家大院》《梅兰芳》《孔子》等,一首首红遍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拥有多重身份和角色,而无论他是读者、作者还是创造者、研究者,始终离不开他的性别身份,这里不仅仅指生理性别,也包括社会性别。本文通过对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紫色》的两个译本,来分析性别身份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化离散与翻译结合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文本翻译,离散译者肩负着在异域文化中传播家园文化的历史重任,而他们文化身份与他们采用的翻译策略及译本的最后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文化离散的视角着手,通过对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学而》篇的分析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离散译者特殊的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策略及译本最终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主体身份的角度考察文本,揭示出种族、性别和阶级三重身份的交互作用。《野草在歌Ⅱ昌》女主人公玛丽·特纳的人生悲剧,是主体在多重身份关系中痛苦挣扎的真实写照,是弱小个体面对强大的权力话语的屈从与妥协。而身份的公众版本掩盖了内部的分化、排挤了某些被压迫的群体,只有重返个人的身份观才能维护主体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