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读者反映视角来探讨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在翻译中的关系,并从读者的可接受性程度来研究汉语成语翻译的策略选择,力求在读者可理解的前提下,实现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最大融合,最大限度地解决汉语成语翻译中有关文化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2.
姚坤 《中国民族博览》2022,(14):156-158
本文以接受美学视域为主导,从接受美学理论中探讨舞蹈创作的导向问题,探讨了接受美学理论背景、舞蹈中的接受美学、舞蹈中表达与接受的关系,以及价值论与舞蹈创作的关系几大问题,得出舞蹈创作需要具有“接受视野”的导向,以此来引导创作实践走向更为丰富而广泛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博物馆对外开放展览的过程中,外语参观者日趋增加。这些参观者在博物馆的整体评价体系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瓷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和载体,蕴含着精湛睿智的工艺技法和唯美绝伦的文化艺术价值。瓷器解说文本的翻译为瓷器文化的对外展示和传播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博物馆对外开放展览的过程中,外语参观者日趋增加.这些参观者在博物馆的整体评价体系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瓷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和载体,蕴含着精湛睿智的工艺技法和唯美绝伦的文化艺术价值.瓷器解说文本的翻译为瓷器文化的对外展示和传播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资源.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美国经典西部电影中狂野放荡、男人浪漫的独特气质,中国西部电影是神秘、荒蛮、质朴且瑰丽的,在这些气质下还透露着一丝亲和力与冲击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中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影像记忆印象,拥有着独树一帜的美学特征。本文探索了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审美意识形态特征,并结合几部中国西部电影佳作探究了其具体美学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并源远流长.随着汉字书写的产生、使用和不断的发展,书法艺术以它独特的审美功能和人文情趣也日受关注.而书法的美学著作从东汉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并且延续至今.书法是中国所有传统文化中最具经典性的民族符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审美再现是指用目的语的表达手段把源语言作品中的审美信息、审美价值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让其获得同样的审美体验。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儿童,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特殊审美需求和接受能力,译作才能被儿童接受和理解。本文以Through the Looking-Glass的汉译为例,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四方面探讨了儿童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思想道德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面对全球化的总体趋势,如何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书籍也是珍贵的物质传媒媒介,但这些不利因素也只是减慢了《三国演义》的传播速度,其蕴含的巨大艺术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显现,最终传播者与被传播者唤醒了客我与主我的内在交流,读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参与了形象的再塑造,切实拉近了文化与被传播者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美学存在四种形态。第一种是审美生态学,在美学的生态化中形成。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勾勒了文艺学哲学基础、主要范畴与命题的生态化路径,呈现了人与自然节律感应的生态审美关系,展开了文艺生态学与人本生态美学的构建。第二种是生态审美学,在生态的审美化中形成。徐恒醇的《生态美学》在生态系统的审美中阐述了生态美特别是生态和谐的美学规律。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揭示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艺术法则三位一体的生态审美规律。第三种是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在马克思唯物实践存在观的指导下,在中西生态审美理论的中和里,形成了生态存在化与生态审美化一致的理论与范式,成为影响很大的中国生态美学样式。第四种是美生学,初成了由天籁美生场生发的生态美学逻辑体系,力图形成美学新原理,生发审美文化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2.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有助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接受式音乐治疗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音乐治疗方法,在音乐治疗临床的应用上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地希望。目前,孩子教育行业备受关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及家庭对于孩子的期望使孩子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叛逆期孩子的情绪与行为的表现,接受式音乐治疗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在情感熏陶等多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接受式音乐治疗在此情况下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美学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鉴于大众文化的兴起,大学美学教育已成为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对于文化和娱乐消费非常关注,受影响最大。如何为学生创造真正的美学是当今大学美学教育的重要主题。中国高校美育的发展现状和大众文化对高校美育的双重影响,有助于高校开展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审美创造主体论是巴赫金美学思想的核心,涵义结构复杂,但这个结构整体上却有鲜明的特征一体双义.他既是外位整体的审美观照者/创造者,又因对他者的当下直观产生交互性的同情体验而成为一个形象化的客体性人物.反映在作品创造中,一方面他是一个不可论定者,同时又客体化为两付"面具",成为叙述人和主人公;另一方面,读者从作品整体的形式中能感受到他把握语言的艺术功力,而这一能力却来自大时代文化史的形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明星,在音乐教育领域熠熠生辉。如先秦时期的《乐记》这一音乐理论巨著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对至今仍具有深刻影响。因此,本文以先秦时期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为当前音乐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紫 《中国民族博览》2023,(21):216-218
在当下全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艺术形态也面临着融合、脱域的社会现象。随着民族自信的不断攀升,更多的设计角色着眼于挖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价值,于其中寻找民族本土设计语言。由此产生了诸多艺术创作与语汇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如“设计倾入”“语言符号化”等问题。本文探讨了现代设计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造物理念与艺术审美价值。以东西方造物哲学观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语境中所需的现代性、在地性、日常性以及审美教育性。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理念与造物程式来寻找重塑本土语言的艺术形式,思考当下东方设计语境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