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文章着重论述了“四位一体”的建设、“四位一体”的改革、“四位一体”的目标,并简述了三个“四位一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一统"文化将政治共识作为中央统一政权的基础,同时又承认地方的独立自主发展;它表现了"中国特色"单一制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这种特色是在历史演进中确立下来的。从历史中探寻"大一统"意识,可以发现,它和当代制宪学说中,有关政权结构形态正当性的"政治共识"存在着暗合与互补;由此,"大一统"作为文化底蕴在当代制宪中得到表达,成为我国国家结构形态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所有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一个整合的理论体系。深入探究其整合的可能性.整合的必要性,以及整合的原则性等问题,不仅是理论工作者的需要,更是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政治传播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因而政治传播的“主体”说到底是人而不是其他.“主体”以种种“形态”存在,有个体、集体、社会总体和人类总体几种形态.“主体”的个人形态对应的是政治传播的“个人主体”;“主体”的集团形态对应的是政治传播的“社会组织”、“各种共同体”;“主体”的“社会总体形态”对应的是“国家、政党、政府”.目前的中国,国家(政党、政府)仍然是政治传播的主体,主导着政治传播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认识上,仍然要坚持这种主体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的理念.政治传播的“多元主体”在中国还不现实,各种“社会组织”的政治传播功能还有待于挖掘和培育.当我们强调中国特色政治传播中国家(政党、政府)作为“主体”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时,并不排斥社会(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作用.相反,努力培育和积极发挥“社会”的政治传播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重要战略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论我国当前的结构性需求膨胀》一文(见本刊今年第一期)中,笔者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系统。在现代社会主义各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中,尽管它们已融成各种组合状态,但如果从系统的运行机制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却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以目前匈牙利模式为典型的计划与市场处于“功能混合型”状态的体制;另一种就是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但尚不完善的计划与市场处于“模块集成型”状态的体制。  相似文献   

7.
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化”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电子化政府"的内涵和世界各国构建电子化政府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目前电子化政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WTO原则的要求,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化政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再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问题是90年代初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十六大过后这一问题有了更深更广的内容和含义,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笔者从四个层面上,即从"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前一阶段之"特色"与后一阶段之"特色"、"有中国特色"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与其他"特色"的比较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提出,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自信的全新姿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然而,“三个自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是随意组合、简单排列的拼盘,而是各有其功能、地位和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的内在联系。因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在明晰三者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经典社会主义的范畴,而是拥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更加切合当今中国实际。因此,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利于中国向更高的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从理论上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涵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注意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任务的新特点、新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理念、新体系,并积极践行之,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特色集中在道路观、关系观、治理观、安全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等六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顺时应势的时代担当、敢于负责的大国担当和以民为本的深厚情怀,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基本“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和拓展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其基本特色表现在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共同富裕这两条根本原则 ;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和“历史地位的特色性”等五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民本"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体现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和运用;体现在这个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当前,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民本"特色,处处体现"以民为本"的精神,对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新的明确概括.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形成发展的立足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深入思考"中国特色",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第一,"中国特色"的认知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具有明确的参照系","具有多方面的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等等。第二,"中国特色"的概括应该是多视角的。例如,在"发展原则""发展方式""发展中心""发展道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走了一条“法治民主”道路。这条道路把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加强法制,确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而逐步实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走这样一条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是由经济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发展、人民大众需求和传统政治文化影响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而经济结构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华魂》2007,(10)
最近拜读了《坚持基本路线必须澄清错误思潮——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与杨承训对话》,深深地为其坚定的立场、鲜明的观点、求真的态度所感动。《对话》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基本路线、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批判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邓小平同志从6个方面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对邓小平关于“中国具体实际”的分析作了多视角的考察;论述了邓小平将马列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特点,其理论结晶就是党的基本路线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章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继承、发展了毛泽东“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并阐明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目标两个方面的大胆探索,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上,邓小平做出了最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三大法宝”——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