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顺县 隍镇九河村是处于潮汕、客家两个族群边缘的一个宗族村落,透过对九河村宗族文化对潮汕文化的逐渐认同过程的详细考察,可以窥见关于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的有趣联系,可以得出结论:即产生文化认同的原因与行政归属、婚姻网络、人口迁移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等诸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藏族尔苏人的宗族概念“德”( de )有“姓”的含义,与“德”相对应的是“潘策”( phantshie ),跟汉语的“氏”概念接近。研究显示,属于某个特定尔苏宗族“德”的人必然是尔苏人,然而属于某个“潘策”的人则不一定是尔苏人。尔苏的扎拉洼“潘策”里出现包括强烈认同藏族的“多续西番”的情况,由此带动该“潘策”尔苏人认同藏族。由宗族观念考察尔苏族群和文化认同建构问题,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尔苏人的“族群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江西傩艺人汉族族群身份的认同有其特殊性:需要特定情境来唤醒。唤醒情境的建构以族际文化的比较为表现形式,并以民族文化认同的整合为深层动机,这与以地方性家族宗族文化为核心表述的江西傩戏惯例性情境存在着文化观念上的张力。这种张力导致了江西傩艺人的族群认同体验出现了跨层级认同的情境性特征。江西汉族族群身份认同现象的情境特殊性,也为在全球化语境中身份认同的研究及国内本土化身份认同理论的建构提供某种范例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社会的基本社会单元,长时段内宗族组织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稳定性,究其原因在于宗族认同的强大。这种宗族认同是在历史记忆、宗族边界乃至族群分层等多重作用下的产物,在展现出全国范围一般性的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就明清徽州宗族而言,具体表现为在士绅所构建的宗族历史记忆上,在理学社会情境下所形成的"血缘性"宗族边界和"名族性"族群分层。  相似文献   

5.
孙秋云教授的近作《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是一部论述湖北西部土家族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的人类学专著。该书对宗族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别民族社会之中这一观点作了成功的阐述 ,但似乎应该把“族群认同”“与文化涵化” ,这并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加以分别讨论 ,在此 ,提出这个问题 ,以引起同仁们的多方面的思考 ,推动整个人类学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婚姻制度与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紧密关联.婚姻制度是族群和族群意识有意为之的结果,婚姻制度反过来又强化着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族群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构建族群文化.文化是族群的本质内容,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核心和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族群意识.以上观点是以回族婚姻制度为分析个案,通过对回族婚姻制度史的回顾和回族文化的结构论证而进行阐发的.  相似文献   

7.
族群认同通常包括族群认知、族群情感和族群行为等三个维度。土族青年在族群认同的维度上存在着不同差异,对他们的族群认同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族群认同与文化习性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相关?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深入了解土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融合中的良好心理适应能力。该调查研究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场域下的中外跨文化交流,是中外两大族群之间的文化互动,其中,外国游客总是强势文化的一方,呈现出一种与东道主之间不对称的族群关系。东道主在发展旅游方面的努力,特别对其传统文化的开发,会有形无形地强化东道主的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同时,跨文化旅游与交流对东道主族群外部认同的推动和加强也十分明显,东道主的族群文化可以随着国外游客,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外部的族群认知。  相似文献   

9.
四川客家是汉民族中一支比较特殊的族群,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认同意识。随着现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交流,曾经相对独立并承载着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客家传统文化被日益渗透,客家族群与土著族群正日益融合。但在四川客家聚居区的移民社会中,重新整合客家传统文化并且构建客家族群认同,仍然是客家族群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强烈需要。以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为基点,追根溯源,实现四川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新组合,是构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珠江源头的黄泥河右岸,世代生活着一个自称"布依"的族群。他们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族群认同等方面几乎完全相同,但在民族识别中却分别被识别为水族、布依族和壮族。究其原因,这与民族识别标准、民族识别方式以及对族群自称和族群认同缺乏科学认识有直接的关系。从心理人类学的角度看,族群自称是族群认同的外在标志,而族群认同则是族群自称的内在依据,因此,族群认同可以替代"共同心理素质"并成为民族识别的一项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说,族群认同与民族识别因族群与民族分别具有文化属性与政治属性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族群认同是建立在民族识别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它已由原有的文化表征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可以获得实际利益的象征物。长达30年之久的瓦乡人民族识别工作以及族群认同变迁的个案,可望引起人们对现代中国族群关系演变过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从考察族群认同变迁入手,就文化与族群性、文化变迁与认同变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族群认同会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3.
韩江流域上游存在着密集分布于贸易通道上、祭祀两个及以上不同姓氏祖先的合姓祠堂现象,揭示了明清时期当地人如何通过再造祖先来建立地缘和血缘共同体的文化实践逻辑。从居屋中的家神祖先到祠堂中的宗族祖先,“祖先”文化意义的流动体现了流域贸易、山地开发、国家进入三者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通过联结贸易网络的“流动的祖先”,可以理解明清时期这一地域经济、政治与文化秩序的整体性社会转型,以及当地人在流域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消除族群文化区隔、以聚合上下游资源为动力的地方秩序建构。以祖先源流为文化资源的流域贸易与国家正统的联结,形塑了当地人源自中原汉人移民的“客家”自我文化认同,奠定了后来这一区域具有强烈国家文化认同的客家族群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晋商与徽商都是驰骋近代商界的著名商帮.由于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族群治理模式即家族制和宗族制.文章力图通过对两者不同的族群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发掘晋商家族制和徽商宗族制在背景、内容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终总结出不同的族群治理模式对晋商与徽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藏族作家阿来、达真等以文学想象的方式追忆藏区土司时代,不同作家文本相互印证补充,以民族志方式表现那段历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伦理。笔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梳理土司制度与区域、族群之关系,指出其历史脉络从"顺应"走向"相悖"导致土司制度最终消失于历史舞台。区域族群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唇齿相依在现代世界体现尤为紧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分别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藏文学中的土司书写从文化民族主义角度阐释可以发现其中隐含区域族群的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视野下的壮族族群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群认同是求同与求异的综合,旅游开发为实现族群认同提供了一个契机。壮族的族群认同要素主要有布洛陀文化、稻作文化、铜鼓文化、歌圩文化、岜莱文化、干栏文化等,壮族民族旅游开发以这些壮族传统文化为内容,既可获得经济利益,又是实现族群重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考察河湟地区的族群构成和族群关系,可以发现,这一地区不同族群间的互动关系,与双方间相互作用力及相关族群文化的认知程度存在着一定联系.文化认同是河湟地区族群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30个屯堡家谱为文本个案,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贵州屯堡人的家谱编撰与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屯堡人家谱是在屯堡族群建构背景下形成的,超越了宗族的需求.屯堡人的家谱编撰通过对屯堡族群与国家关系的选择性记载,勾连了家庭、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主动利用来自国家的权威力量,以促进屯堡人的身份建构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9.
闽南族群的跨境迁移已历千年,已然成为东南亚华人华侨重要的地缘分支之一。从族群认同视域探讨闽南族群跨境迁移中闽南方言在族群认同中和文化认同中的地位和作用,闽南方言的认同功能与其交际功能、文化功能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与长久维系闽南族群认同、构筑“一带一路”心相通、保护闽南方言资源等休戚相关,应加快闽南方言的跨境传播研究,维护闽南族群的母语方言,以更加智慧、柔软的方式维系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20.
汉族孤岛文化具有特定的生成空间、鲜明的族群认同倾向和族群符号等三个基本内涵.孤岛文化生成的基础在于与他族群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心理场,这种文化心理场是在西南族群共生关系中形成并维系了汉族孤岛族群的认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