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列宁的群众观是“悖论式的群众观”,认为列宁一方面将群众视为历史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列宁的党的先锋队理论又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意无意地漠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群众视为一种“盲目自发的力量”,并提出列宁的“灌输论”将工人阶级视为“愚昧无知”的群众,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变为革命知识分子的事业等观点。[1]186从三个问题入手对此观点进行反驳以澄清列宁的先锋队理论。第一,驳工人阶级“愚昧无知”说;第二,党的先进性不意味着党“凌驾于群众之上;第三,党的先锋队性质不否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的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两个先锋队”是基本点。“两个先锋队”既坚持了关于党的性质的理论成果,又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表述形式,从根本上丰富了党的性质理论;既坚持了党的阶级性原则,又突破了“全民党”的思维定式,使党的性质理论获得了质的飞跃;既坚持了党的先进性原则,又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群众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要发挥“两个先锋队”的模范作用。“两个先锋队”的新表述,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和创新。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阶级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大党章关于党的性质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和“三个代表”。“两个先锋队”反映了党的使命的二重性 ;“一个领导核心”既突出了党的历史作用 ,又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背景下党领导的特点 ;而“三个代表”要求既是新时期坚持党性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又是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要坚持党性,首先要对党性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个定性是两句话,包括对党的性质的定性和对党性的定性,共有四个要点:第一是“先锋队”,表明了我们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组织纪律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明确规定自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七大”制订的党章又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党7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把一个由五十多个党员组成的、缺乏经验的革命党建成一个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具有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重要讲话中,强调了我们党在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同时,还要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党要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主心骨。他指出:“通过锲而不舍的……  相似文献   

8.
《大庆社会科学》2009,(4):159-15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也不断产生新的飞跃:以提出“三个有利于”并作为评价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为标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一次飞跃;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提出为标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阐释为标志,从六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9.
“三个坚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成贵 《江汉论坛》2003,4(11):31-35
中共十六大报告把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来。本文认为,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和不竭的活力;先进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只有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使党始终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先锋队地位;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只有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完成党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三个坚持”这一根本要求,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党的作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党的阶级基础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首要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纲领是党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决定因素,加强党的建设是党保持先锋队性质的根本经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先锋队性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实现"两个先锋队"的根本保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之一,是实现"两个先锋队"的物质根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之二,是实现"两个先锋队"的精神指针;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内在规定性之三,是实现"两个先锋队"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时下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确保党的先锋队地位的颇为重要的环节。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真正起到“三个先锋队”的作用,不仅事关执政党的建设水平,也是关系到执政党地位与合法性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列宁刑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刑法的“死缓”制度 ;二是坚持列宁“对罪犯实行强制劳动”的基本观点 ,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第一 ,生产第二”的劳动改造罪犯的刑事政策和实践措施 ;三是在治党方面 ,坚持和完善了列宁“从重惩处党员干部犯罪”的刑事法律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重新修订的新《党章》在总纲中开宗明义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这一性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全体党员通过认真、求实、创新的精神去体现。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四个一定要”的总要求和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总目标,我们要按照这个总要求,实现总目标,不断保持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 《南方论刊》2006,(10):5-7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本文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对比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模式”的概念,最后总结出了把握“中国模式”需注意的三点。  相似文献   

18.
杨振华 《理论界》2005,(8):146-147
"两个先锋队"与党的先进性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为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人阶级自身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其阶级的先进性,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内核.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就是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本质特点和优点,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党执政兴国的必 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个有利于”(本文简称“一、二、三”理论,下同),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这一理论体系,对其...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决不可等闲视之。中国共产党70年来成功的经验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重视和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江泽民同志在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全党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和应用。”他认为,在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不“更加注意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犯极大的错误。”这因为,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的根本问题,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是一致的,思想是个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