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杰教授的《屈原新论》(增订本)近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3年出版后,赵敏俐、姚小鸥、杨树增、周建忠、张庆利等教授均撰有书评进行介绍并充分肯定。十五年后,作者再重新增订出版,说明这部著作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体现了作者开拓创新、清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屈原新论》共26万字,分导论和上、下篇,计十一章,三个附录。含探讨《生民》和《离骚》关系文章1篇、海外楚辞著作提要7篇、出版评论5篇。  相似文献   

2.
郭杰教授     
郭杰教授1960年5月生,江苏徐州人。曾就读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文化教研室教员,吉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访问学者。1998年调入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1999年晋升为教授,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跨世纪人才。兼任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广东省古代文论研究会理事等。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出版《屈原新论》、《先秦诗歌史论》、《周族史诗研究》、《元好问》、《元白诗传》等多部著作,担任10卷本《中国文学史话》主编、9卷本《中国诗歌史论丛》副主编。在《文学遗产》、《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分别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和《先秦、秦汉史》转载。参与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七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教厅社会科学项目。历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三届吉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1998年度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研究,尤其是“宗教文化”研究的不断升温,我国伊斯兰文化研究异军突起,涌现出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撒拉族青年学者马明良撰写的新著《伊斯兰文化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即是其中的一部力作。本书的面世,不啻是在伊斯兰文化彼岸与迫切期盼了解它的广大非穆斯林读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为急欲深入伊斯兰文化宝库内的广大穆斯林读者提供了一把钥匙。纵览《新论》的特色,大体有以下三点:(-)角度新颖、匠心独具《新论》一书虽然充满着对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回顾,但作者并没有采用一般的历史编年体的写作手…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先生在《屈原研究》中,批评了廖季平否定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存在,他说道: 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人,第一个是四川的廖平,据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上说: “我十年前在成都的时候,见着廖季平先生。他拿出他新著的一部《楚辞新解》给 我看,说‘屈原并没有这人’。他第一件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不对的,细看他 全篇文义都不连属。他那传中的事实前后矛盾,既不能拿来证明屈原出处的事迹,也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族与文化研究的新收获——评《唐代民族与文化新论》安作璋傅永聚教授的新作《唐代民族与文化新论》,原是他的博士论文,经过多次修改,于最近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资料翔实、视野开阔、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的佳作。读后感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马...  相似文献   

6.
论屈原     
《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毛主席在接见日本田中首相时,曾赠以《楚辞集注》一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楚辞》,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颗出现的明星。研究《楚辞》,主要的也就是研究屈原。 研究屈原,最重要也最困难的课题,是在于确定屈原思想的阶级实质,探讨屈原思想同先秦各哲学派别之间的关系,对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忠君观念作出科学的说明,以及阐明屈原同当时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些,不仅是屈原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整个古典…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屈原的实际存在成为争论的问题已经很久。廖季平的“否定论”(以下把怀疑屈原实际存在的观点称为否定论)经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介绍于世是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这期间,围绕“否定论”一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争论。到了今天,对于《楚辞》所收的作品到底有哪一些是出自屈原笔下,屈原的具体形象究竟如何等问题,仍然意见分歧;但对屈原的存在本身持明确“否定论”的却已几乎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8.
常德市城区内自古就有招屈亭、三闾港、屈原巷,德山之麓是屈原“朝发枉渚”之处,太阳山是屈原参与民间祭祀太阳神并构思《东君》等作品的地方,平山、高吾山则是屈原的游憩之所。可见常德市城区屈原文化资源丰富,遗迹集中。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应合理整合屈原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常德城市文化建设的又一品牌。  相似文献   

9.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新论》评介马风书韩玉贵、王慧女是等编著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一书,充分利用新材料和近年来该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了较深层次的揭示和论述,对某些重大的国际问题力图...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综合研究认为,《湘君》、《湘夫人》是屈原自疏和被召回时的作品。《湘君》写于楚怀王十五年稍后,《湘夫人》作于十六年左右。二诗用象征手法写出了屈原自疏后的焦灼心情和召回时的欢悦之态。屈原反覆强调的“练要”表明他非常注重修名。为了国家,他反覆托人致意君王,这便是作者多次提到的求媒。“求媒”是楚国处理君臣关系的文化惯例。屈原作品中大量的香草原是为了礼义的需要而佩用与栽种的,只有部分用来比人才和“美人”。屈原在洞庭湖畔的生活非常凄苦,但宅心君王的初志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1.
高淮生先生所著《红楼梦新论稿》为红学界带来了新的收获。作者把话题放入中国文化大背景中去思考、探索、剖析,研究其中深潜着的意味。作者注重多视角、多层次的文本研究与综合研究,并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吸纳了多种批评模式,结合人文学科的新观点、新理论评说《红楼梦》这一文本,从而形成了自己具有当代性的认知与评价;透过《红楼梦新论稿》可看到作者严谨求实的治学情怀和朴实谦逊的学人品质。  相似文献   

12.
刘梦溪《红楼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红楼梦新论》、《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红学》的增订版)、《牡丹亭与红楼梦》等。刘梦溪的《红楼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两个阶段:一是《红楼梦新论》阶段,二是《红学》阶段。刘梦溪《红楼梦》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尝试运用文艺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作品,为了这一实用目的,他选择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批评理论和方法,虽不免机械和狭隘,但研究格局很大;刘梦溪《红楼梦》研究的第二阶段,则重新检讨红学的历史和现状,能够从学术出发,分流梳脉,评短论长,豁然贯通,视野更开阔了,思想更融通了。并且,刘梦溪的《红楼梦》文化研究呈现出一种"文化托命"的学术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新论》评介赵长峰由李爱华等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一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专著.也是一部高等院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基本教材。内容全面系统而又简括明了,理论体系和观点新颖而富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新时期高...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屈原的思想及其代表作《离骚》作了比较全面而正确的评价.《屈原列传》是当今所能看到的记载屈原生平、思想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对《屈原列传》的正确评述,不仅有助于对屈原思想的研究,而且也涉及对司马迁生平、思想和世界观的剖析.本文拟对《屈原列传》略作评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进一步研究屈原和司马迁思想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山东大学徐传武教授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新论》丛书总序中说 :“有自己独到的理论、独创的观点 ,有较高的质量、较高的学术品位……这是我们这套丛书名之为‘新论’的初衷 ,这也是我们这套丛书编纂的主旨。”作为该丛书的一种 ,李平的《文心雕龙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版 )正充分体现了“新论”的这一主旨。该书汇集了作者 1989- 1999年十年间的主要“龙学”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对《文心雕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主要内容分为三类 :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 ,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创作论方面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6.
《人生新论》一书出版发行本刊讯黄子亮同志主编的《人生新论》一书,已于1994年6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人生新论》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围绕人生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生境界、人生目的、人生责任、人生情爱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的最新...  相似文献   

17.
当代楚辞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评翟振业《离骚自我新论》和《天问研究》黄震云翟振业先生的两本专著《离骚自我新论》和《天问研究》,经过艰苦的努力,已经分别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两本著作具有广博的知识积累特征和一定的思想高度,皆为旗扬大泽,...  相似文献   

18.
《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论》评介贺安敬由李吾道副教授主编的《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论》一书(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是一部由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和石油企业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相结合,对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石油企业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论《离骚》是屈原的绝笔诗江立中(岳阳师专中文系)屈原研究,聚讼纷坛。屈原作品25篇,创作时间的轨行先后,就历无定论。这25篇的诠次问题,又突出地表现在《九章》与《离骚》10篇。关于屈原的绝笔诗,历来尽管持论不同,但都集中在《九章》与《离骚》诸篇。笔者...  相似文献   

20.
秭归、溆浦、汩罗是屈原三个重要的人生驿站,"屈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鄂、湘文化的源头。如何打造"两湖三地"屈原文化共同圈来促进三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一是应将三地打造成"屈原文化"的研究基地,因为两湖三地近年来所考古出土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物,很多可称得上是研究屈原和《楚辞》的"活化石"。二是开创"两湖三地"的屈原文化共同圈,因为"两湖三地"是屈原文化研究的中心地区,之间既有很多的共性,也由于地理之差,各具文化特性。三是整合三地文化,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屈原文化",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好"两湖三地"屈原文化品牌,利用好这个品牌为开发三地的旅游服务,对打造"两湖三地"文化经济圈,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