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境社会稳定与边境民族心理、文化特征紧密联系.问卷调查显示,在直接与越南北部接壤的滇越边境民族地区,当国家所实施的边境政策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边境民族的物质需求抑或文化诉求时,滇越边境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意识都会得到逐渐增强.滇越边民基于国家惠边政策所培养起来的双重心理,往往通过其极具鲜明族群文化特征的群体生活行为充分表现出来,激励着滇越边民积极参与和创建有序边境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血缘关系使滇越边民频交簌往在中越两国边境,影响着国家疆域的巩固和边疆民族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家安边守土的治国思路,使边民得到惠施的同时,也为边商创造了跨境从商的机会。边商的边境从商行为又为两地边民务工创设下良好环境,进而泛化滇越边民的跨国越境行为,滇越边境的正常社会秩序面临更大挑战。维稳滇越边境关键在于国家、地方和边民三者之间构织起一个有序的会通和并接环境。  相似文献   

3.
A村是位于中国广西边境地区大新县的一个村庄。该村村民主要是壮族,和越南邻村边民属于同一个民族。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中越关系改善以来,该村与越南邻村边民之间的跨国婚姻越来越多。但是,这类逐渐普遍的跨国婚姻,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有正常的婚姻登记,导致这些越南妇女难以取得中国户籍、国籍,从而产生了国家、群体、自我身份认同三重危机。作为中国家庭的重要成员,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后果。走进这些越南妇女的内心世界,可以感受到她们在社会身份认同方面的无可奈何。加强对这种跨国婚姻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语境下的族际通婚与族群认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际通婚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有关群体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专题.族群认同意为族群身份的确认.从族群认同与互动方面去考察族际通婚则既体现了人类学对婚姻的关注,也表达了人类学对婚姻中的人的关怀.本研究旨在人类学的语境下从族群认同的角度对族际通婚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移民会对自我身份进行建构,或认同于原族群身份,又或归属于新的身份。本文所研究的瑶族"尤勉"支系,从东南亚移民到美国后,仍认同于尤勉的身份,其表达身份认同最为显著的方式是延续尤勉的刺绣和传统服饰。通过这一方式,美国尤勉不但在新生活的社区中凸显了尤勉的身份,还与远在东南亚的跨国尤勉建立了族群认同维持的纽带。另外,尤勉刺绣与服饰仍在美国尤勉社会中存续的本质是其连接了跨国尤勉的精神与神灵世界。  相似文献   

6.
民族的跨国分布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现代国家建构与实践的结果。面对日益多元的动因促使下的跨国民族迁移与流动,跨国民族的研究必须直面民族的感性生活和现实问题,从本质论转向实践论、过程论的角度来分析跨国民族的内涵及其生成过程。文章通过对泰缅边境Nor Lae(诺雷)村Dara-ang(达拉昂)人(1)的跨国流动及其族别身份的获得过程的研究,试图提出族群裂变与人口治理是促成跨国民族形成的内生与外在动力,而民族跨国迁移的社会过程、现代民族国家整合与治理的需求以及国家的治理差异、族群的身份认同意识的差别则是跨国民族形成的动力机制的社会情境。  相似文献   

7.
族群认同问题是民族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对于国际社会中处于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如何有效构建统一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将是关乎国家团结统一的关键性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属于谁?随着族群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族群的认同总是会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波动性变化,进行自我身份的再认知和认同的自我调整,这种情况在移民国家更为明显。在美国身份认同政治氛围高涨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对美国少数族群双重认同的形成、互动轨迹、影响因素及配合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解析双重认同存在的根源,以为多民族国家加强对少数族群认同的认识和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越边境地区的一些边民族群在历史上不断跨国迁徙,其迁徙过程包括离散和回归两个方面,其中,位于这一地区的部分苗族边民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定居下来的.从离散与回归的整个过程看,中国苗族边民的离散存在着多元化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地缘、血缘、族缘等条件,其回归的历程更显复杂,除了强大的政治推力外,还有祖居国政权或其他族群的拉力.同时,当其回归以后,其处境与世代定居边境地区的其他族群相比,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王晓艳 《民族学刊》2015,6(6):49-54, 109-110
跨国婚姻在中缅边境地区是普遍现象,基于民族的社会结构特征,中缅跨国婚姻的择偶途径包括了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网络。这些途径充分说明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相应的族群和地域特征相匹配,也进一步表现出边境地区的跨国婚姻多为边民日常交往的结果。那么,跨国婚姻在国家管理层面上凸显的问题应多从“主位”的视角寻求更具实践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穿青人是包含有多种族群成分的人们共同体,在历史上属于华夏边缘的中间群体,形成了一种中间化的心理和认同.在民族国家的建构中,由于忽略了地方文化的复杂性,穿青人被官方识别为汉族的一支,导致族群的外部分类和内部认同呈现出较大的张力.族群关系紧张的内部原因和边疆国家化的外部动力,使穿青人的族群认同逐步提升为民族观念.穿青人少数民族化的诉求,是边缘族群逆转边缘地位的选择.本文从族群形成的概念出发,通过长时段的观察,梳理穿青人从中间群体、边民到他者的形象变迁,表明在边疆国家化背景下,地方族群如何展开实践,维持自己的社会文化疆域.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以来欧洲民族国家模式在世界范围的拓展,带来了国家主权边界的清晰化,以及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公共事业等国家力量在边境两侧的差异化实践。中越边境峒中镇段的经验表明,伴随有效的国家边疆建设介入边界地区,边民的国家意识逐渐被清晰化的边界和差异化的国家力量所形塑,边民在适应清晰化边界的过程中,国民身份与认同逐渐超越边民身份与认同。由此,现代民族国家完成从物理边界到国民身份的双重型构。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越边境沿线的边民互市点,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和集市范畴,具有广泛和重要的政治、社会、文化内含。搞好边民互市点的建设和管理,对促进我国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族群互动、增强国家认同、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越边境的跨国通婚十分普遍.本文以这些特殊家庭中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为研究对象,她们没有中国国籍、户籍,作为中国家庭的重要成员,她们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出现危机,并导致婚姻关系不稳定,家庭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她们的处境给家庭成员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有必要用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些越南妇女的国籍问题,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14.
巫达 《民族学刊》2012,3(1):9-14,91
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对都市族群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并对我国都市族群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指出我国都市族群研究至少包括三个领域:(一)海(境)外华人在中国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表述研究;(二)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之后的族群、文化与社会认同表述研究;(三)新移民进入都市之后的族群性地域认同研究。都市族群研究内容包括认同建构研究、文化表述研究、大都市人意识与身份的形成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应注意族群内心情感问题、族群形成过程问题、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和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亚述人起源于两河流域北部,以聂斯托里派和迦勒底教派信徒为主,是伊拉克最大的基督教少数群体之一。20世纪初,亚述人深受“民族自决原则”和民族主义思潮的鼓舞,以“民族”身份凝聚族群,寻求政治独立和族群共同体自治。伊拉克建国后,亚述人延续其独立活动,与英国殖民政府合作,拒绝承认其公民身份,从而催生了诸如族群认同和宗教认同挑战国家认同、族群认同遭遇国家的暴力裹挟和民族同化、族裔民族主义运动冲击并消解国家认同、库尔德政府认同与国家认同相抵牾等一系列的族群—国家认同问题。在后萨达姆时代,亚述人的认同问题在宗派碎片化和国家政局动荡的情势下进一步复杂化,未来也将继续考验伊拉克民族国家构建和族群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50年代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以来,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边民跨国互动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不断巩固,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边境族群跨国互动呈现出开放和谐与双赢互动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一部分华人选择信仰伊斯兰教,加入马来族群,这种身份转换从表面看是经济利益驱动所致,即他们希望借助族群身份的转换享受国家给予土著的优惠政策;然而,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转换实际上呈现出一种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断裂和冲突。一方面这些马来西亚华人已经加入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著族群,一方面他们又与土著不同,这个悖论揭示出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身份转换的目的并非单纯的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也是为了追求社会公正和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18.
吕钊进 《民族学刊》2021,12(9):17-27, 115
“文化多元”和“政治一体”之间的逻辑张力被认为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主要挑战。多元化和社会团结之间的矛盾贯穿着民族国家建构的普遍过程。作为对国族认同危机的回应,文化-政治二元论在很长时间内主导了西方民族认同研究,构建了一套现代性的话语体系。在该话语体系中,民族是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定地理范围内具有政治意涵的共同体,而族群是由血缘和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界定的人群。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重合,具有内部的同质性和稳定性;族群却被认为可能给民族认同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发端于“文化转向”的边界建构范式和以行动者为中心的认同情境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代性话语。在边界建构范式中,民族和族群认同同属一个分析范畴,本质上都是自我和他者间边界塑造的社会过程,是通过意义赋予实现的。身份认同建构既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又受到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限制。认同情境论的主张是,身份认同的构建受到不同情境的制约。边界建构范式和认同情境论有助于我们跳出现代性话语框架下的政治/民族-文化/族群的二元论,对我们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特征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边界、边民与国家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出现之后,世界范围的近现代国家边界逐渐形成,如今任何国家都以国家边界为治权界限.边民的出现是由于国家边界的出现而出现的,跨国民族往往属于边民的一部分,而其存在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即国家边界的存在.因此,跨国民族研究主要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面向,即边界、边民与国家.当代国家无一不是追求边界、边民与国家的有机统一,跨国民族在国家未来发展走向中, “和平跨居”是最好的选项.  相似文献   

20.
从衡量族群关系的文化、社会交往或基层组织的相互进入、通婚、族群认同、偏见、歧视、费源与权利分析等7个变量解析了中成文具厂的族群关系及族群关系的主要特征,并通过一个典型个案进一步揭示其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