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峰 《科学发展》2021,(3):62-70
长三角航运政策一体化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通过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借助港口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议事协调机制,有利于凸显上海的差异化优势,避免无谓内耗与无序竞争,提升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成为“四个中心”功能深化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制度保障.“四个中心”建设的深化与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之间在对外开放功能建设上将实现“机制互动”与“优势互补”.在“四个中心”升级战略下,贸易、金融中心功能将进一步发挥促进高端要素流动与集聚的作用,为科技创新中心“人、财、物”多层次要素构建创新便利化的平台,实现创新要素更有效地转化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浦东新区联动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中强化上海全球战略节点地位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能.联动发展要始终坚持区域核心功能的差异化、特色化,扬长避短、叠加共振,紧扣上海愿景,打造以浦东新区为主体,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产业和创新联动为核心,以企业和平台联动为载体,以制度联动为保障,以重点区域联动为抓手,力求取得联动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均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前者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开放对改革的倒逼机制,后者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创新驱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当两大国家战略进行叠加融合时,不仅可以形成物理空间上的联动,而且还可以形成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联动,高规格贸易规则与创新驱动的联动。目前,广州市对内面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外面临国际经济贸易规则重构的压力。这要求广州政府必须运用"双自联动"的发展优势,合理制定"双自联动"发展策略,为广州市解决内外发展难题开辟出新的突破口和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李欣欣  马梅 《科学发展》2016,(12):85-89
上海自贸试验区未来应继续矢志不渝地贯彻国家"先行先试"要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配套环境建设,打造"风险可控的金融改革试验区",为金融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是国务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的重要任务。上海应立足国际视野,制订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相关财税政策:完善适应跨境投资业务发展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完善支持金融行业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税收政策;完善针对特殊业态和交易形式的税收鼓励政策;通过尝试预先裁定制度来创新税收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面对TPP,上海自贸试验区只有在先行先试过程中,更充分体现出应对的正确性与及时性,才能够有更多推广复制的价值.当务之急要在不断提升应对水平的基础上,将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对TPP压力上的做法向全国推广复制.中国不仅要通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等手段改善所处外部环境,而且也要更加充分发挥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作用,以此作为主要抓手之一,及时有效地应对TPP.  相似文献   

8.
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两者未来联动发展的总体方向应是:聚焦科技与金融的联动,打造科技创新核心载体,形成“1+1>2”的强辐射区域.为此,应加快对接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加快建立联动发展的协同机制,加快构建联动发展的平台载体.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TPP等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特点,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开放政策选择、监管制度选择、综合性评估和反馈机制方面,建议考虑:对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对接TPP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则,建立生物医药的数据排他权与专利连接制度;提高对信息数据跨境传输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便利化;全面清理有据可查的国有企业特殊待遇与政策优惠;从贸易便利化到营商环境的全面提升,加强事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将临港新片区打造为特殊经济功能区的集中承载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特殊经济功能区联动发展,需要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区域,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开放型经济优势,充分挖掘临港交通、区位等优势,持续提高对国内国际人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与日韩两国相比,上海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步子实、进度快。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将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以国际视野、创新方式和落细落小落实举措,着力推动上海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并取得显著进展。学习和借鉴日韩两国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政府融合主导,发挥市场融合优势,激活社会融合主体,创新开放融合方式,合力推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同时也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鹿特丹等。"十二五"期间,上海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要求,因此,处于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上海必须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实际,分析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协调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从集疏运体系和港城一体化角度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推行基础设施特许经营,要聚焦重点领域,继续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领域的特许经营,继续推进正在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并向社会性领域拓展;要完善制度框架,构建完善的政府管理制度框架和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要创新政府管理,落实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设立特许经营项目管理咨询机构;要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立法性文件+特许经营协议或合同+同时适用的其他法规"模式的特许经营法律、法规制度框架,出台行业性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郊区新城建设已全面布局,中心城区正面临着诸多竞争压力和挑战,其功能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已迫在眉睫.全球城市不乏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的成功典型,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既要借鉴全球相关城市的有益经验,又要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创造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上海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还未达到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应承担的水平.上海中心城区可借鉴东京都23区的做法,成为承载全球城市四大功能的核心区域,进一步实现产业及人口的空间集聚与集聚质量的提升;郊区新城要加快吸引人口流入的步伐,实现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能力升级,逐步成为长三角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大都市建设已经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台湾地区台北市非常重视文化发展,明确提出"文化立市"战略,注重鼓励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营造城市的文化气息,扶助各类文艺团体,培养文化经营人才,其中有很多思路和举措值得上海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由于特殊的政策因素,特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与人口调控再次引起各界关注和争议。以上海为例,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客观分析,以及典型产业区人口劳动力动态调研,发现伴随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人口劳动力集聚效应已经进入相对下滑阶段,"以业控人"为主导的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也有可能背道而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适时转换人口调控思路,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完善现居住地人口配套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7月,是上海市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所属的承担上海交通港航发展研究、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学术交流、技术服务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中心下设上海公用事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通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投资实体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交通与港航》2011,25(5):1-F0002
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于2010年7月经上海市机枫编制委员会批准(沪编【2010】130号)成立,是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所属的承担上海交通港航发展研究、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学术交流、技术服务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中心下设上海公用事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通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投资实体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