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及资本项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投资与结算已全面启动。对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及资金跨境风险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从事跨境业务的机构迅速集聚,跨境业务量迅速发展,但跨境业务提速并未造成资金跨境风险的传递,也未对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破坏性冲击。建议抓住机会进一步加速推动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并以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为抓手,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但资金跨境流动风险要时常防备。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2014,(3):66-71
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其中,票据业务创新发展可增强票据业务金融服务功能。从发展前景看,票据便利有利于满足自贸试验区内结算需求的增长,实现跨境人民币便捷支付以及改善金融机构融资需求。为完善票据业务发展和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建议修改完善票据业务法规制度,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推动境外人民币参加银行运用电子商业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融资性票据业务,试点电子票据交易平台建设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曹啸 《科学发展》2021,(1):42-51
我国跨境金融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资金进出不够便利、成本高昂、服务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等问题,有必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资金进出更加便利、成本更加低廉、产品更加丰富的跨境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利用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要用创新"对冲"创新的风险。无论是银行传统业务、银行支付和清算体系、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还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都在持续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伴随着金融业发展的始终。试验区的金融创新要有长期的、可持续的创新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5.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应统筹发展离岸和在岸业务,助推上海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一是在法律环境、税收、软环境等方面,尽量向世界一流离岸中心看齐.二是增加离岸与在岸的连接通道,利用目前海外资本流入趋势下在岸市场的吸引力,吸引海外机构入驻新片区,进而吸引海外资本,发展离岸市场.三是针对区内企业的实际需求,解决其发展对跨境服务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跨境金融便利服务.  相似文献   

6.
自贸试验区应按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加快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部分规则先行先试,加大压力测试,重点在贸易投资、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政府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以提升自贸试验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与此同时,还要强化改革开放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国际经济治理试验田方面的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是国务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的重要任务。上海应立足国际视野,制订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相关财税政策:完善适应跨境投资业务发展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完善支持金融行业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税收政策;完善针对特殊业态和交易形式的税收鼓励政策;通过尝试预先裁定制度来创新税收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王楠 《科学发展》2015,(1):78-84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创设背景看,在总体方案提出的五大任务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具有更大含金量的部分,其直接关系自贸试验区的运行成败。鉴于金融领域改革创新举措有快速传导性,可能突破自贸试验区范围,影响全国金融体系,因此,必须前瞻性地做好金融监管风险部署工作。从法律视角看,自贸试验区金融监管法律风险是当前我国金融业监管法律风险、自贸试验区法律地位引发的监管风险和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带来的监管法律风险的叠加。  相似文献   

9.
李欣欣  马梅 《科学发展》2016,(12):85-89
上海自贸试验区未来应继续矢志不渝地贯彻国家"先行先试"要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配套环境建设,打造"风险可控的金融改革试验区",为金融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变和上海城市发展转型背景下,旨在实现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目标在于创新开放模式,并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相互衔接。对此,产业与地理的一体化发展作为核心的实现机制,决定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独特的平台属性及转型倾向。本文通过对转型导向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预期演化路径展开深入的分析,从功能拓展的角度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依托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和专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认为它的建设应纳入到国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总体政策框架与上海全球城市的战略转型框架之中,以降低"试错"式改革的成本,提高制度创新与复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