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诱发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正确测度这种诱发效应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工作。文章探讨了传统EKC模型和STIRPAT模型研究这一问题时的缺陷,并针对它们的不足设计了SS-STIRPAT模型。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诱发效应虽有波动但是一直没有摆脱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而且近年来诱发效应持续处于峰值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Var(2)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正向影响碳排放,而资本投入负向影响碳排放。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资本投入;(2)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间接影响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经由能源消费而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二是经由资本投入而对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因此,经济增长间接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文章认为,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费、强化资本对能源的替代是实现碳减排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工业化大省,既面临发展问题,又面临减排的压力,如何协调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文章利用2000~2010年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回归分析和碳排放强度的研究,阐述了湖北省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了两变量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长期平稳,即随着湖北省经济水平的提高,碳排放量也将随之增加,但是湖北省的碳排放强度在全国范围内保持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目前关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二氧化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状的研究。分行业的关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的研究非常少,文章利用我国2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工业行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长短期因果关系。面板数据得出的结果证实了在长短期工业碳排放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这要求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要改善能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方法,以安徽省碳排放量为因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自变量,设定安徽省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人口数量和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为控制变量,结果发现:第一,经济增长(GDP)是影响安徽碳排放最重要的因素,LNPGDP的影响系数为0.47;第二,影响安徽省碳排放量的次要因素为LNPSTRU和LNPEO.第三,人均收入和研发投入也会影响安徽省碳排放量大小.  相似文献   

6.
从规模经济、学习经济、网络经济和适应性预期等经济学角度,作者揭示中国碳排放量锁定在技术和制度的复合制度体系。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高碳企业因承担额外环境成本导致最优产出下降,驱动高碳行业降低碳排放总量;低碳企业因获得额外环境收益导致最优产出增加,驱使资金流进低碳行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杨桂元  陈坤 《统计与决策》2012,(17):106-109
文章基于能源消费视角研究了安徽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包括长期与短期关系、因果关系以及预期与非预期此三类关系。根据安徽省的数据得出结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又具备一定的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二者之间只存在由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单向因果关系,此结论表明能摆脱碳排放的束缚发展经济;预期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对显著的,将每年的碳排放增量尽可能地转移到预期的防控机制当中,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实证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本哈根大会以后,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Tapio脱钩指标对1995~2007年间我国中、东、西三大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并对脱钩指标进行因果链分解,结果显示三大区域大部分时间内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出现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增长速度,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的减缓起到了主要作用,表明节能减排工作初显成效;但近年来煤炭在总体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呈恶化的趋势,对以后的节能减排工作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9.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6年间28个OECD国家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性检验,确定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的估计发现: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国碳排放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从长期看,部分国家碳排放与GDP的关系呈现倒“U”形,部分国家呈“U”形。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为分析我国能否同时实现增产、节能和减排目标,文章利用DEA和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直接结果是碳排放量的增加。基于Romer经济增长"尾效"假说,修正建立了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尾效值为0.004 769,大于水资源尾效,略小于土地和能源的值。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约束具有缓解作用;流动性越弱的资源对经济增长越容易产生约束;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尾效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碳排放产出弹性成正比,与资本的弹性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省际碳排放经济效率的TOPSIS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健 《统计与决策》2011,(21):81-84
文章采用2003-2008年的省级碳排量数据,运用OWA算子赋权方法对不同年份进行全重分配,并结合TOPSOS评估发放对各地低碳排放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碳排放经济效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结果权重修正后的结论与传统TOPSOS评价较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富华 《统计与决策》2007,(24):157-159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实证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后,针对我国的经济特点,提出了推动我国经济公平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将可再生资源引入到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具有R&D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并讨论了在经济具有稳态增长率状态下各经济变量及参数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框架,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等都能促进我国经济效率提升,而科技进步却未能起到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情况与全国类似,但中、西部地区却表现出异质性,表现在中部产业结构优化未能改善技术效率,而科技进步能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中、西部地区所有制改革在短期内也无法助推经济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2000年的实际资料为例,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指出集约型和开放、消费、粗放型发展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还对经济增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使用200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减排效应均显著。(2)碳排放具有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特征。(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集聚,并通过经济集聚的正外部性发挥积极的减排作用,但在西部地区,经济集聚减排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二战以后,经济增长已由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增长经济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实现了经济转型软着陆后,更是保持了7%~8%的高增长率.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呢?本文利用索洛——米德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鹏 《统计与决策》2005,(12):72-74
本文采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引入虚拟变量建立截距斜率变动模型,对我国从1978~2003年这26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探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