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福乐智慧》中天文学观点的民族文化根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古代维吾尔人关于万物由土水火气四素构成的观念以及对“腾格里(天)”的信仰。古代维吾尔人在观察天体气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地中心说”的宇宙观,制定了“尤勒杜孜历法”和“穆切里历法”。民间流传的有关天体天象的大量农谚和传说,就是这种朴素自然观的反映。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阐述的天文学观点正是维吾尔民族文化中这种朴素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可归结为三点:1. 七曜;2.黄道十二宫;3.四素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塔吉克人和维吾尔人虽民族、文化和语言都不同,但这两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中亚这个文明区域,因此在文化上互相影响是必然的。文章用《福乐智慧》的诗句为例,阐述了塔吉克文化在《福乐智慧》中的表现,最后还谈到《王书》和《福乐智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四”这个数字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巨著《福乐智慧》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从《福乐智慧》中提取出了许多例证,给予了简要的归纳,并指出维吾尔文化中的这种现象有其哲学上和历史上深刻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福乐智慧》是十一世纪我国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学者、思想家玉素甫·哈撒吉甫的代表作,全书共八十二章,1.3万多行,内容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宗教等方面,是一部研究十一世纪维吾尔思想文化的百科全书。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为了锻炼理论思维,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研究和挖掘《福乐智慧》的哲学思想,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试图揭示《福乐智慧》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引言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以其《福乐智慧》长诗闻名于世,成为古代维吾尔文学最优秀的代表、古代维吾尔文学语言的奠基者、十一世纪喀喇汗王朝时期最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和维吾尔族人民的大思想家。他的同时代人马哈木提·喀什噶里(喀什噶尔人马哈木提)则以其《突厥语大词典》(突厥语百科全书)被认为是伟大的维吾尔学者、突厥学的奠基人、并被视为突厥学学者的师长。维吾尔人民为自己有这两位大师以及他们卓有成效的伟大劳  相似文献   

6.
《福乐智慧》中对于“知识”的论述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是这部作品中的精华所在。《福乐智慧》中的知识观主要表现在知识后天观、知识价值观、知识美德观、知识治国观、知识幸福观五个方面。受时代、实践的制约和文化的影响,《福乐智慧》中对知识、智慧的论述也有不足甚至谬误之处。  相似文献   

7.
《福乐智慧》作为维吾尔古典文学的典范,不仅著称于其“质”的包罗万象,亦以其“文”的别致与兼收并蓄为人称道。这凸显在其体式的对话体、韵律的玛斯纳维体与四行诗柔巴依的创造性使用三个方面,某一程度上这一“文”的兼收并蓄,恰反映出其“质”的多元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8.
新疆自古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西文化交汇的枢纽地。长期生产、繁衍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在继承本民族文纪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吸收世界各种古老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具有多种文化特色的维吾尔文化.成书于喀喇汗如时期的维吾尔名诗《福乐智慧》则充分体现了维吾尔文化的多元化特色。喀喇汗朝时期是维吾尔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农牧生活由农耕生活过渡的重要时期.社会的变革、丝路的畅通,使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喀什成为中亚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生活于这一时代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充分吸收各种古老文化成分,著成了“融东西文化…  相似文献   

9.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不朽之作。 新疆自古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叉点。它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之处。长期生息、繁衍在这块大地上的维吾尔民族,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吸收世界各种古老文明的精华,从而创造出色彩斑斓、风格特异、引起世界瞩目的维吾尔文化。这种开放型的维吾尔文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福乐智慧》为蓝本,从语言的符号性、主体性、社会性、思辨性四个方面论述了这部作品的语言学价值;从语言哲学角度论述诗性智慧和理性智慧在作者语言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从“整体主义”视角,指出一种观念的形成、延续无法离开历史土壤的滋养和所处现实的制约,时间的延续与系统的动态让我们从《福乐智慧》中探寻出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自我话语构建在语言观念形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谈《聊斋志异》黄炎熙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硕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聊斋学专家 ,出版的《蒲松龄著述新考》、《蒲松龄评传》 (合著 )等专著和论文 ,在学术界反响强烈。这篇文章所谈《聊斋志异》早期抄本的作者 ,及其借以转抄的另一抄本 (已逸 )的作者 ,都是福建人。本刊特约请袁先生撰写此文 ,并希望借以搜集已逸原抄本的查找线索  相似文献   

12.
曹丕《典论·论文》所云“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长期以来被作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新观念予以肯定。本文通过对曹文中“文章”、“不朽”等概念的语义分析 ,指出曹丕的文章不朽观与汉人一脉相承 ,主要重视的是能“成一家之言”的论著而非表达性情的诗赋 ,并无与今人类似的纯文学观念 ,因而也谈不上文学的自觉。当然 ,由于时代的变迁 ,曹丕的文章不朽观对于强化文章价值理论和文章体式多样性的认识 ,对于促进传统文学观念的多元发展 ,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庄子》全书的总体内容看,"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思想不是庄子的思想,它应该是夹杂在《庄子》一书中的其它思想流派的东西——是儒家的甚至法家的南面术,与庄子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庄子的思想应该是"无为不治"。建立在"无为不治"的思想基础上,庄子对仁义,即通常的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相似文献   

14.
在《旧约》(希伯来圣经 )和《尚书》中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以色列人和中国的上古先民在有关上帝的观念 ,以及上帝如何护佑善人和他们的国家 ,如何惩罚罪人和毁灭他们的国家方面 ,存在诸多相似看法。而在《新约》和《论语》中 ,随着保罗阐发“原罪”和“基督拯救”的观念 ,和孔子对“天命”和“君子”的义务的新解释 ,它们间的重要区别就显露出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基督教和儒家思想各自的特色。本文试以保罗和孔子的观点为代表 ,比较基督教和儒家有关罪与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与"学而时习之"所表达的"悦"体验相关联,<论语>文本中的"学"作为经典世界中的叙事,其实涉及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文本中的"学"与"悦"、"学"与"恐"以及"学"与"忧"等三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共同呈现出"学"这一经典叙事在<论语>文本中更为丰富的情感景象.  相似文献   

16.
高闶是南宋四明洛学的开创者 ,他的《春秋集注》继承了胡安国的学术路径 ,以义理解经 ,道德化、政治化的倾向非常突出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南宋初年四明洛学者的伦理、政治思想。高闶在《春秋集注》中 ,尤其强调封建纲常 ,突出“尊王攘夷”并表达了一系列经世主张 ,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 ,对后世的《春秋》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抱朴子外篇》中用典的数量庞大.从典源出处看,葛洪引用较多的当数儒家经典和道家著作《庄子》,体现出其儒道兼修的精神世界.根据引用内容的不同,可将《抱朴子外篇》中的用典分为引言和引事两大类.引言大多出自《易》、《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可以使观点更加有力,让人更易信服.引事则多取自史书,往往在引用历史故事时对其进行高度概括,用己言叙古事,且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抱朴子外篇》使用典故的手法多样,有正用、反用、活用等,有时还对原有典故进行改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有关教育观点的理解,揭示了弗里德曼“教育券”计划在理论上的缺陷。文章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并没有提出公立教育机构与私立教育机构孰优孰劣倾向性的观点,而教育券制度在实施中不必然地废弃公立教育机构、支持私立教育机构;学生个人和家庭对教育实施学校的选择并不能够因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得到明显提高,而只是使他们的境遇没有变坏;教育券制度的具体实施需要诸多相配套的政策与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翻译研究转向更为广阔的"文化转向"视角的翻译研究背景下,安德鲁.勒菲弗尔论述了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形态三个要素对翻译的操纵。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译的《幸福之路》从出版至今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细读译作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寻到译文为意识形态所操纵的痕迹。在译者对原文进行"改写"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操纵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影响甚至左右译者的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田氏一家言〉诗评注》的出版 ,将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文化视角 ,也将有助于丰富读者对我国诗歌发展史中各种复杂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