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市镇的政治体制、宗教行为和经济生活等方面入手,对美国新英格兰早期的市镇进行了全面考察,从而揭示‘启治”与“同一”是新英格兰市镇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晚清实施“新政”,标志着华北农村传统的基层政权开始发生变化;入民国后,华北农村基层政权的革新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基层政权从县级政权向下延伸至区级政权,其组织和功能得到扩展和改善。但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基层政权机构近代化的努力从功效上来说是进展不大的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权与农民组织的关系配置关乎中国农村的政治稳定和发展。文章通过基层政权与农民组织关系配置的类型,分析论证强农民组织一强基层政权的关系模式是中国基层政治领域中的理想形态,预示了基层政权与农民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市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区域社会结构、多层级市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镇的研究,可以作为解读历史时期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窗口,也可为时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对近几十年来江西市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通过与其他区域市镇研究进行比较后认为,今后江西市镇研究应该注重研究视野的拓宽,研究时段和地域的拓展,多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融贯,研究取向的现实关怀与研究资料的发掘创新,从而深化市镇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基层政权组织行为的制度逻辑探宄是社会学界关注的重要学术传统,已形成两种研究视角即结构一制度与制度变迁视角。结构——制度视角关注的是社会结构和制度对基层政权行为的限定。其特点是重视组织行为的社会规则,力图呈现基层政权行为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关系。制度变迁视角力图从动态的时空背景中来呈现基层政权的组织行为与乡村经济制度变迁的逻辑关系,突出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对重塑基层政权组织行为的意义。制度逻辑一方面彰显了制度因素对基层政权行为的重要性.其不足之处是忽视了基层政权的主体性与政府间盘根错节的权力与利益关系对塑造该组织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张熙惟市镇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市镇经济的兴隆标志着广大农村的商品经济和城乡商品市场一定程度的扩展。深入研究市镇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对认识中国古代的商品市场经济、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探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能调整人们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可用来增进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使绩效迎合偏好。国内已有的研究中,对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已屡见不鲜。但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将乡村变迁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纳入经济学分析视野。本文着眼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制度环境,力图对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经济行为进行分析,进而给出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对国家行政机构进行第七次机构改革。本文通过对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县级基层政权,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总结了1996年县级党政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规律,进而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展开新一轮县级党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指出了组织实施的具体方案与做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外城镇化进程中的市镇设置经验及其有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镇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行政单位,不同政体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设置市镇有不同的目的和历史价值。伴随城镇化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各国对市镇权限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现实需要对市镇进行合并、撤销和重新设置,使之更加切合市民对公共服务提升的诉求。国外市镇设置无论是政府发起还是公民主动申请,在市镇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发展轨迹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形成了市场主导、自由放任、经济制约等各具特色的模式,从而在市镇自治、公民参与、资源整合、按需设置等层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江南各种商业、手工业市镇大量涌现。这些江南地区的市镇在经济方面蓬勃发展,显得繁荣富庶.已经形成了当时最发达的商品经济体系之一;但是在行政管理方面,这一市镇体系却始终未能在清王朝的行政体系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章练塘镇是江南地区一个典型的小跨界市镇。清政府面对这一特殊的跨界市镇,采取了一些特殊的行政管理措施,对这一跨界市镇的影响深远。相比而言.这些特殊的行政管理措施的效果却不十分理想。通过对这一地方权力运作模式的考察。对搞清行政分隶对市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波士顿市位于查尔斯与米斯蒂克两河河口,东濒临马萨诸塞湾,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算得上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它周围还有十多个市镇,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剑桥市等,这些城镇的结合体被称为大波士顿区。波士顿市民不但以拥有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而骄傲,而且为自己的城市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博物馆"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胜利后,普遍性的基层政权腐败把国民政府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通过对江苏省溧水县的考察,发现其腐败成因主要有:中央政府因内战而向各县摊派巨大的战时任务,强化了县级政权的权力;权力监督组织的系统性瘫痪,加剧了县政寡头化倾向,使得贪污腐败也具有了行政系统性;权力膨胀滥用无度,依靠暴力压制民众舆论和媒体的曝光。这种以县长为首的系统性贪腐加剧了国民政府整个基层政权合法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言近代指1860年代至1940年代,市镇指介于城市和乡村的商业性实体。近代市镇研究虽然开启于清末民初,但迄今为止专精研究仍不多见。近代市镇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近代中国复杂面相尤其是农村问题的了解,加深人们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认识,亦有助于人们摆脱宏大叙事的思维定势,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等问题。就现实层面而言,近代市镇研究对于当代方兴未艾的小城镇建设亦有借鉴作用。作为一项有待拓展的研究课题,近代市镇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尚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需要学界同仁从理性思维角度予以审视,这对于相关研究的持续和深入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近代商人社团的商会,不仅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创建,而且在乡村市镇也广泛渗透.本文对清末民初直隶商会在乡村市镇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不同时期商会发展的特点.商会组织在乡村市镇的广泛扩展,有效地密切了城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省先后根据《县组织法》和《县各级组织纲要》,对乡村基层政权进行建置,对县以下乡村基层政权实行自治。但由于晚清以来尤其是民国初年以来乡村政权的混乱和失序,加之抗战的战争环境,各级乡村政权虽然逐步建立,但乡村自治始终未达至预设目标,乡村自治的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在薛岳主政湖南后以军队中的中、下层军官充任乡、保长,使得湖南乡镇、保甲基层政权具有“准军事”的色彩。与此同时,在乡村建设方面,湖南地方当局推行了农业改良、农村合作事业、乡村教育以及改良水利设施、普及乡村卫生等工作,使乡村面貌发生某些变化,但由于对高度集中的地权缺乏根本的治理,加之战时的困窘,民国时期湖南乡村社会治理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6.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人们曾经认定:城市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也是人民经济生活的统一组织者;其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而全民所有制是主体;是改造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是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在沿用“城市人民公社”名称的前提下,基本上否定了前面的说法,城市人民公社的涵义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反映了城市人民公社在我国的破产,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  相似文献   

17.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人大工作是整个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这项工作的实践和理论进行认真的研究。一、乡镇人大工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我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后,在巩固基层政权和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方面发挥了  相似文献   

18.
3月1日.全省基层政权工作暨社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会在南京市建邺区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建邺区以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经验。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会建设司副司长王金华、省民政厅厅长吴洪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省民政厅副厅长侯学元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南京市副市长陆志鹏以及全省各市(区)民政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精兵简政”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首先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在政权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政策落实到边区的基层政权,通过调整基层政权机构,裁汰冗员、派遣干部下乡,增设乡文书、重新划分审定乡政权的职权和业务等措施,使基层政权的能力和效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大量的勃兴和发展,表明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城乡经济结构中商品经济比重渐次增加,自然经济的地位渐次下降。市镇是作为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社会职能而大量涌现的,大小市镇形成一个群体,组成一个繁密的各级市场网络,把江南经济推向全国领先的地位。对江南市镇作一具体历史的考察,探索其周围的环境、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对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内层的剖析,研讨其职能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