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志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570-57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时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重视而且不可回避的一项工作。就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范达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286-288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各种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尽管当前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它最终的指向都是政府,这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尤其是在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政府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在一个公共危机应对艰难而又关键的时期, 随着政府和群众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 对公共安全的需求不断增长, 推动了应急产业的产生与发展。通过比较分析已有的应急产业概念, 提出了涵盖应急需求、应急过程、应急产品以及参与主体的应急产业新内涵及其特有属性。中国的应急产业仍是新兴产业, 产业概念界定不清、科技含量低、关键装备落后、产业结构失衡以及产业政策滞后这些问题都是产业发展的短板。在分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自身情况提出两大推动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建议:夯实应急产业发展基础和创造应急产业发展动力。只有先从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合理规划产业发展, 构建应急产业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这四方面打好坚实基础, 才能继续通过培育市场需求, 增强创新能力, 制定激励性政策, 培养应急人才和加强国际交流来创造产业发展的动力, 推进应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府危机管理下应急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昕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12-16
目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正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阶段,给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得政府面对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应急机制存在着应对复合危机事件能力弱、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信息流通不对称、第三部门参与不足等缺陷。政府必须加强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打造一个完善的应急机制体系,建立危机管理的行政问责制,构建我国应急状态法体系,全面提高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凌学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
绩效评估是衡量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工具之一,而现有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复杂多样,评估标准不统一,难以真正有效衡量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差异.从政府的绩效维度、层级特征以及样本属性三个维度出发,运用相关绩效评估定量分析方法,设计了一套三维立体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较好地解决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中的一些普遍性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军队更多地参加处置公共危机事件,大力提高军队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军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新形势下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本质要求。对公共危机事件军队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是提高和改进公共危机条件下军队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共危机条件下军队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应遵循\ 相似文献
7.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基层的应急管理生动体现了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优越性、疫情全灾害管理的有效化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跨部门协调困难、信息壁垒、应急预案质量不佳、应急资源缺乏等问题。为提升我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需构建全区统一调度模式,搭建大数据应急管理系统,制定合理的基层应急预案,推动储备优质应急资源,切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以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8.
9.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结构性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应急救援能力.社会结构变化为理解与分析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变化提供了独特而重要的视角.如何针对社会结构变化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成为民族地区应急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安全意识淡薄,全员参与程度不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对重大危险源缺乏系统、有效的监控管理;预案的可操作性差且应急资源不够,应急行动难以有序进行;应急管理的技术和手段还有待创新.加强企业重大事故应急管理,需建立科学的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重大事故应急信息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1.
金磊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26-29
在“9.11”事件噩梦周年之际人们不仅仅在于要为这座 2 0世纪的世界建筑经典致哀 ,更重要的是它启示我们要呼唤起一种建筑设计的精神即城市超高层建筑防意外事件的能力。为此提出了建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大战略的基本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25-428
突发事件应对已成为我国政府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政府在重特大突发事件中的迅速响应、高效处置已获得了国内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中,全国各地慈善组织的积极参与,更成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大亮点。然而,慈善组织在参与应急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深入分析了慈善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特点,探讨了慈善组织参与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提高慈善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网络舆论的传播机理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差异。文章在分析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前提下构建网络舆论和突发舆论事件管理体系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是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因素及事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应当体现的原则和功能,应用系统理论思想,以PPRR应急管理过程理论为指导,结合石化企业的自身特点,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构建了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包括应急预备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恢复能力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丁蕾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目前,制约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政府产业升级与社会转型带来就业的阵痛、高校培养理念模糊、学生不注重自身就业能力的培养等.高校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全程就业指导和开展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结构复杂,致灾因素众多,突发事件极易造成更深远的危害。为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应用,通过构建应急管理与大数据相结合的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分布情况,并使用MICMAC分析矩阵呈现各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阐明各影响因素对应急管理与大数据相结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5项影响因素中有两组因素具有强关联性,应将其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应急管理主体、应急人员专业培训/应急人才培养,以及信息管理机制是最为关键的基础因素,对其他因素具有较强的作用;监管/效果评估是最表层的可控因素,具有最强的操作性,但是其影响效果相比其他因素要小。 相似文献
18.
基层应急能力受复杂因素影响,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能够识别关键因子,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作支撑。基于德尔菲法明确基层应急能力影响因素,通过ISM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结构体系,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进行验证分析。构建了由25个因子构成的基层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体系,并基于ISM划分为9个层次和3个因素群,自下而上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基层应急能力;基于驱动力—依赖性数值划分出独立、联动、依赖、自治四个因素群,两者在影响性质上高度一致。应从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应急工作标准化建设、加强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在各项技能形成过程中,学生的语音及语音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如何做好语音教学成了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通过分析现行农村初中语音教学中影响农村初中生英语语音能力的各类因素,探讨如何在考试出题、老师培训和教材编写等环节克服不利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6):185-194
2021年7月,欧洲议会公布了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案,计划自2023年起逐步引入碳边境调节税,并于2026年起实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表面上是防止碳泄露,实则是保护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绿色产业带动欧盟经济复苏,抢占国际气候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在实施过程中,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面临法律和技术层面双重挑战,对此欧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本文基于欧盟的征收标准和征收范围,测算了欧盟对中国各行业拟加征的碳边境调节税率,分析了对中国各行业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增加了中国各行业的出口成本,其中对化学工业等七大行业影响较大。对此,政府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通过完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措施,针对性地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造成的可能冲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