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社会发展动力要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动力是由多层次动力子系统构成的有机系统,各动力子系统又由动力因子、动力载体和动力激发机制三要素构成.不同动力子系统处于不同层次;不同动力要素系统发挥不同作用.加快社会发展,关键要从体制上建立精当的动力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的发展史与民国时期同步,可分为引入、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工作实务在民间组织尝试推展、体制化的探索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该专业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实务领域内被取消。1987年以后又被重新引入,形成专业社会工作和民政系统工作双轨运行的一种现状。基于学科的完善和当前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现实需求,对这两个历史片段必须进行整合和重构,而这种工作必须建立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反思和知识梳理的前提下,并且形成对三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6):68-72
社会工作行政作为社会工作的间接服务方法,虽发展相对较晚但影响最大。相对于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其他主题,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方法的研究尚较薄弱。本文在辨析社会工作行政概念的基础上,将社会工作行政聚焦于社会工作机构内部的行政管理,以构建整体社会工作行政的分析框架,即从社会工作行政事务的主要内容和行政运行基本过程的二维角度对基层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进行整体性考察,并总结了基层社会工作机构管理的两点启示:机构管理需要形成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整体社会工作行政,以培养社工的归属感为基本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4.
探究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机制应从社会治理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四个主体出发,沿着参与、嵌入和介入的三个行动维度展开,这三个维度既是一个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关系,也是项目作用机制上的因果关系.由此形成四个参与机制、两个嵌入机制和一个介入机制,共七种机制,每种机制又可以按照项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机制形式.这些机制的有效运转保障了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功能的良好发挥,其中某些功能的缺位或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则相应的社会治理项目也不能收获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政府主导的购买服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模式。从政府到民间、从理论界到实务界几乎都认为这是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认为,社会工作追求“专业化”不能以放弃“社会性”为代价。基于对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历史进程的回顾,本文指出,自上而下的主动变革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抗争是社会工作转向“社会导向”的必要条件。本文呼吁大陆借鉴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在专业化的同时推动社会工作“社会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业、工作和婚恋三个层面。本文通过对青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青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实施策略:建立财政政策机制,共青团监督机制,优先培育扶持青少年机构,政府、共青团、高校三方联运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工作不应该沦为一种“治理术”,而应是一种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回应社区需求的社会保护机制,这促使我们从长期以来对社会工作的技术型塑转向对社会工作“社会性”的关注.通过反思性地批判了现有关于上述议题的理论范式及其限度,笔者借助波兰尼的“嵌入性”思想和社会保护理论,尝试从社会公正、社会理性、社会保护和社会团结等维度构建社会工作“社会性”的理论内核,以作为思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种可能框架.同时,要实现对社会工作社会性的重塑,应将“社区”带回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将“社区”视为社会工作与社区大众互动的实践场域,重构“社区”作为人们生活、情感、精神共同体的社会属性,以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探寻社会工作的“社会”真意.这是社会工作之于中国语境所需具有的“社会想象力”品质.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本土化自社会工作引进我国以来都是一个重点研究的课题,社会工作的发展或者本土化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如何培养一批具有本土化社会工作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也许可以从民国时期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找到些许借鉴.民国时期高校如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着力从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服务模式与实习训练三方面探索构建"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这一培养机制对今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明确培养目标,强化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感;加强师资建设,健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层次;依托政府,多渠道开展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实习训练.  相似文献   

10.
郑鹏 《社会工作》2021,(6):21-35
言心哲是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学家.他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在既定政治体制之下以和缓、改良的方式补救社会病态的科学手段.他构建了以社会服务为体,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为车之两轮、相辅为用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据此,言心哲一方面着手创建社会工作教育方案,以求造就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使社会工作为民族国家建设发生"宏大的效果".另一方面,他提出本土社会工作构建之路的三个维度:在本体论上,将社会有机体的功能视角与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情境相嵌合,提出引入国家力量介入社会病态补救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在方法论上,调和社会问题研究的实证范式与行动导向,以科学的社会工作研究保证社会问题的科学解决;在实践论上,通过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实务的实践,发掘社会工作本土要素、优化社会工作教育.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专业实习在社会工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督导是促进实习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起步较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与学习者对实习督导的重视程度较低。笔者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现状,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合适的社会工作实习的督导模式。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专业实习在社会工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督导是促进实习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起步较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与学习者对实习督导的重视程度较低。笔者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现状,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合适的社会工作实习的督导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七生 《社会工作》2011,(14):27-31
构建和谐社区是今后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社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遵循着自组织理论的发展规律。社区必须开放,子系统相互作用以形成耗散结构,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社区子系统间在序参量的组织下高度协同,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机制。突变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Case management is a vital service in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perhaps the most essential service. Extreme variation in the defi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has detracted from the core functions of case management. When these functions are placed in a clinical context, case management become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many frail elderly and their families. There have been many forces operating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ase management, yet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must take the lead in clinical case management practice. Social work educators must play a key role in preparing social workers for case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this treatment model as the hallmark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相似文献   

15.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有着丰富涵义的社会变迁过程。城市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定部分,由于体制、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因素,使得他们对于城市知觉处于一种普遍的焦虑之中。他们的社会保障由于缺乏应有的制度安排,而成为城市中的弱势族群。关注城市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体系的构建对民族社会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包括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少数民族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是基础,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则是民族社会工作在实务中的具体考虑。  相似文献   

17.
谢颖 《社会工作》2009,(20):35-37
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核心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和培养必须安排有大量的实习内容。对广州地区高校社工学生的调查显示,当前社会工作的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不高。而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中,学校老师或督导的指导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实习机构的影响力低于学校。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表示满意,而仅有一半的学生对实习中的专业技能成长表示满意。学校和实习机构亟需通力合作,加强对学生实习的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findings of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UK, examining how child and family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learn and work together. It outlines the approach taken by the research team before going on to explore New Labour policy around ‘joined‐up thinking’.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n the teams and uses qualitative data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workers in relation to four key issues: model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status and power, confidentiality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lations with external agencies. We argue that these are complex and contested issues that are challenging for the workers concerned. We conclude that whilst joined‐up working is complex and demanding, social work is well situated to meet the challenge, and that social workers in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are committed to making them work.  相似文献   

19.
陈雷 《社会工作》2011,(10):42-46
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般而言,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必须与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单就杭州市而言,其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要做法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将专业社会工作融入城市社区建设;以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在社区设立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将社工人才的培养纳入"党管人才,人才强市"战略的总体部署,侧重以"存量提升"的方式解决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问题;以建立社会工作资格认证制度为突破口,逐步提高专业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水平。概而言之,杭州市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的加剧,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现。福利社会化已成为缓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背景,分析了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进一步优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满足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