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公开背景下政府信息增值利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为背景,从信息公开的困境分析出发,揭示了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必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增值利用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一条融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种方式合作共济的增值利用模式,并对于政府信息的定价策略和价格管制进行了展望,以加强对增值利用的监管,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杨琴 《浙江统计》2004,(10):16-18
一、建立完善统计信息公开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国家机构由于职能与工作的需要,收集、积累、占有、控制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如同货币一样,流动性越强,其价值也就越能得到体现.如果这些信息资源能为社会充分利用,将会大大降低社会经济运作的风险与盲目性,提高社会经济运作的质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信息的流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证券市场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而上市公司信息公开制度则是这一原则的充分体现.它是指凡影响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目前和将来作出理性判断的、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都应按照规范的标准公布于众.  相似文献   

4.
《上海统计》1998,(1):16-20
按照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上海市统计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统计登记、劳动统计联合审核、统计执法检查三个项目实行政务公开。通过政务公开,以进一步加强本市统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严格实施统计执法检查和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促进政府统计系统的勤政廉政建设。现将政务公开的内容予以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各区、县统计局同时实行。  相似文献   

5.
《浙江统计》2011,(7):28-30
近年来,统计数据屡遭公众质疑,说明统计数据与公众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公众对统计数据越来越关注。这在给统计部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改进统计工作提供了动力。近日,本刊记者就“信息公开驱动政府转型,数据质疑助推统计透明”的主题对上海市虹1:7区统计局副局长陆震龙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7.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激烈竞争中共同做出的战略抉择,我国已提出“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指出信息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政府信息化在建设的几年中,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既以政府信息化促进社会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陈霄  毛霞  曹伟 《统计研究》2023,(6):77-90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不仅是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必要之举,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原环境保护部2012年开始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实时公开项目,构建环境信息公开、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地区污染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考察这一项目实施前后,FDI对全国280个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变化。结果发现,项目实施前FDI显著加剧了空气污染,但在项目实施后FDI明显抑制了空气污染,在控制同期其他政策干扰和政策预期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项目实施后,低收入、低能耗、低排放和资源型城市的空气污染下降更明显。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项目实施前后FDI引致的环境规制、技术选择、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是空气污染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引导FDI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此推动和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王郧  欧阳红兵 《统计研究》2009,26(10):80-87
 本文是对中国股票市场过度自信问题所作的实证研究。本文在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有不同反应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一个两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着重考察了A股市场价值加权和平均加权的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对私人信息和公开信息冲击的不同反应。实证结果表明:与美国股市的情况类似,中国A股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而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并且私人信息短期内可以造成剧烈冲击,而公开信息冲击较小且不持久,投资者确实存在过度自信现象。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社会引导数字化生存,面对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公众热切希望从政府部门获取权威信息。政府部门若不能及时、全面地向公众提供有关信息,就可能遭受公众的质疑与不信任。政府统计工作也是如此,如果缺少必要  相似文献   

11.
政府绩效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绩效评价活动中,缋效信息使用者(如组织部门)与信息提供者(如评价对象)之间的良好合作,不仅有利于组织部门对评价对象做出客观、准确地评价.也有利于强化政府绩效评价作为推动政府工作的有力抓手.文章将引入博弈论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杜亚飞 《统计与决策》2022,(21):184-188
可持续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在特定的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下,把企业面临的环境成本引入利润函数,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环境信息公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78个城市2008—2013年的市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污染物排放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理论推衍表明,在环境信息公开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污染物排放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属性会促使其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助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实证结果证实,提高环境信息公开水平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影响,其中减少污染物排放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陕西投资环境状况.了解来陕投资者对陕西省政务环境的评价情况,今年4月。我们在第十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开展了陕西省投资环境问卷调查。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全省的政务环境还不尽人意。特别是作为政务环境的重要部分政务公开工作与投资者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改善陕西省投资环境,更好地做好陕西的政务公开工作,最近我们对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改进陕西省政务公开工作的建议和措施,以企能够对陕西省的政务公开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强 《上海统计》1997,(3):15-16
统计信息商品化是统计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息的客观要求.统计信息商品化进程,也是政府统计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变革的过程.政府统计部门的服务方向要转变为既为各级政府又为社会公众服务、服务的方式由单纯的无偿服务,转变为有偿和无偿相结合.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处理好其中的矛盾,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一、逐步从政府统计部门中分离出一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统计信息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在文中它特指从政府统计部门中分离出来的统计信息经营机构),是政府统计部门适应统计信息商品化要求,进行机构改革的可行选择.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利用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增值利用的内涵界定出发,对我国目前理论界的混乱认识进行了梳理.并在总结欧美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的利用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2007年政务公开工作的进展情况 推行政务公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自治区统计局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宣传,教育统计干部牢固树立政务公开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加强领导,把政务公开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始终,注重协调配合和跟踪检查,务求实际成效,严格执行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树立依法统计、和谐统计、  相似文献   

17.
政府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功能。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统计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统计三项功能中咨询功能相对弱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和社会公众在经营管理和经济生活中相关决策、判断和估计更加依赖于定量因素,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内容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统计作为提供统计信息的主要和权威渠道,应适应这种变化,不但要为政府领导和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优质服务,而且还应努力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统计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统计》2004,(11):2-3
根据青海省政府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通知精神,青海省统计局结合业务工作特点,认真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初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主办,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国务院各部委、各地市纷纷行动起来,出台了一项项前景诱人的上网方案,网上政府信息明显增多,但就一年来政府上网的情况而言,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这里,我谈一谈对政府上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政府上网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降低办公费用,提高效率,有利于勤政、境政建设。同时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大幅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也可以改变我国信息化建设领域长期以来在硬件、软件和…  相似文献   

20.
朱琴华 《统计研究》2004,21(12):46-3
一、对统计信息产品的新需求 面对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ic)、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到来,政府为了更好地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各经济主体、科研工作者为了更好地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不断增长的新的统计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