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规则在静态意义上可以界定为未被察觉或不具备正当性的规则,它同时还指不按明文规则或违背公认、应然理念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其后果是造成社会多元规则的并存与名实分离的出现.潜规则的产生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潜规则的盛行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行动惯习息息相关.传统文化的深层气质塑造了中国人的行动惯习,使得严格依照一元规则行事的方式难以成为社会的常态秩序形态.现代性的深度入侵虽使传统规则迅速失去正当性,但仍无法短时间内改变民族心理结构中的行动惯习.传统惯习与现代规则体系间的互不协调与搓揉震荡,是造成当下社会潜规则盛行的重要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以提供价值共识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整合机制受到严重挑战,价值共识、利益共识和权利共识并重的新型秩序观逐渐显现,社会的整合问题真正随着现代化过程的深入而日益突出。对社会发展的压倒性追求和发展机会之间的分布不均,使得潜规则的产生获得了结构性的动力;制度建设过程中行政权力的扩张与既得利益群体的形成,又为潜规则的存续提供了合法化的空间和强有力的利益支撑。只有建立起公正的制度体系,才能最终缩减潜规则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杨朱学派的名实观及文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宗昌 《理论界》2008,2(5):161-163
杨朱学派的名实观在《杨朱》篇中进行了表现,其对名实有不同的界定。同时,先秦作品对杨朱派及其名实观也进行了文学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的科学观与统一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学的发展取决于心理学科学观的变革。这会导致重新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改变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心理学的研究应涉及心理现象和心理生活,并应采取不同的探索途径。心理学的统一应为有差别的统一,也即建立统一的科学观,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统一的规范,容纳不同的心理学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宁 《学术探索》2002,(2):21-24
正确的科学观是学科发展的前提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在自然科学观和人文科学观之间摇摆不定 ,这给本土心理学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土心理学的内涵是文化意义 ,应该确立人文科学观 ,遵循人文科学的研究原则 ,克服自然科学观造成的抽象研究 ,在心理生活的历史性与具体性中理解和阐释心理生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心理学取向的情境观形成了不同于行为观和认知观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导致我们对人类学习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是这种基于情境的学习观,而不是建构观。虽然情境观有可能融合了行为观和认知观,但行为观和认知观同样有其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心理关系是社会科学中关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进化心理学在对标准社会科学文化心理观进行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人性不是"白板",而是演化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机制,是文化产生的基础.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观加深了对人性深层的思考,对于行为科学的统一和知识的契合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进化心理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循环论证、研究证据的充分性等.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犹如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从理论建构方面、元理论方面、元方法论方面和实证研究方面探讨了文化转向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些许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传统政治文化对当前以及未来政治秩序的形成与变迁有着重要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孕育了共同的意义体系和伦理规范,建构了社会同一性,奠定了政治秩序的社会基础。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层结构赋予中央以内在的权威性,同时通过“家”与“国”的密切联结,培育了对中央的信任感和亲和感。传统政治文化建构了权力本善的政治认知,赋予公权力执行者以“贤”与“能”的角色期望,形塑了对公权力及其执行者的政治信任。这些因素塑造了特定的政治价值、情感、评价,生成了特定的政治认同,是促成和维系政治秩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主流心理学哲学基础的动摇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使心理学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同时,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的科学化追求以及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运动的兴起,更是促进了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主要表现为反思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研究模式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心理学不同学科的研究中重视文化的存在,开创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新的研究取向等。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在研究中逐渐显示出一些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心理学的元理论、元方法论、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先哲孔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包含了比较系统的秩序观。秩序观不能等同于和谐思想,它比和谐思想更微观、更具体、更系统。其内涵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以恭为核心的身心秩序观、以恕为核心的人际秩序观、以忠为核心的职业秩序观和以和为核心的社会秩序观。研究借鉴孔子的秩序观对维系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构建社会公共秩序,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心理学正面临着本土化议题的不断挑战,随着西方主流心理学解释力的下降以及与生活现实问题的相互分离,心理学界正在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也顺应时代潮流,加入了心理学本土化改革的大潮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开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将中国心理学赋予中国的文化品性,将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名实混乱的现象很严重.苟子从“正名以正政”的目的出发,把当时混乱的名实现象归纳为“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和“用名以乱实”三惑.针对此三惑,苟子从名实关系的角度分别提出了“验之所为有名,而观其孰行”、“验之所缘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和“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破解三惑的方法.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看苟子对当时名实乱象的批判,就可以看到苟子破三惑的理论在指称问题上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妮 《甘肃社会科学》2007,31(5):253-255
文化心理学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文化观,其主要观点是一切心理现象都具有文化属性,文化决定心理和行为,不存在超越文化的心理与心理研究,应从多元文化角度研究心理学等等,并针对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观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建构和谐社会是新的社会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它不仅要立足现实也离不开对历史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如主张“和实生物”的宇宙和谐论;“和而不同”的人际和谐论;“以和天人”的天人和谐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实现三大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学科互动: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试图通过对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学科互动的历史回顾,揭示民族心理学和心理人类学的发展方向,以便把民族心理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早期儒家的秩序观包含两种并列但又存在张力的诉求:一方面儒家围绕对道德价值的追求构建了一个德位相配的理想秩序;另一方面,儒家又有以恢复和维持现实秩序为目标的现实关怀.在理想主义追求与现实主义关怀的共同作用下,儒家思想在三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部张力与妥协:其一,关于尊君之位,由正名发展出现实主义的绝对化尊君与理想主义的革命两种倾向;其二,关于正君之德,分别提出理想主义的禅让和向现实主义妥协的谏诤两种方案;其三,关于化民成俗,儒家主张礼治,而后在现实主义关怀下逐渐礼法融合.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本文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流派儒、释、道三方面深入探讨其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思想对中国人人格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宇宙秩序是依据能量运动规律——高能价值论建立起来的。如果从器物层、权伦领域、体制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去看,文化评判也遵循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体之间如何形成社会秩序的问题 ,已经凸显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能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 ,直接关涉到现代化能否实现 ,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能否兼顾 ,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在各种解答思路中 ,现代制度地解答获得了优先性。不过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 ,传统的文化解答思路重新焕发出它的活力和魅力。现代制度和现代文化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了现代人解答自由秩序问题的两条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