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传播理论认为,编辑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把关人”和“守门员”,编辑除了通过自己对社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把握做好稿件加工外,还对社会文化的建构起着控制和导向作用。如何做好稿件加工工作对出版工作至关重要。稿件加工工作的重要性对编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做好稿件加工,首先要尊重作者,以作者为中心,从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其次要把尊重作者、以作者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编辑工作中,严格规范稿件加工程序,把稿件加工工作做得仔细再仔细。再次,编辑要勤于反思,重视审读,不断纠正错误,提高编辑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指引着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全球交往视域审思人类文明进程、以传播动能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球文明视野提升中国形象海外能见度,形塑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多元动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文化自信自强内蕴、追求文化间“重叠共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话语精髓。中国共产党形象正向度建构、话语场域的多维契合性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话语内核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的生成要素。多层次的结构性力量、系统性力量、过程性力量相结合,成为有效赋能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动力结构。发掘“复兴中华文化话语权”资源、注重“世界文化共通性”阐释力、回应“中国特色、世界共性议题”的关切,有望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建构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传播思想史的角度, 论述了鲁迅早期的传播思想。对其文化传播的比较观、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结构及传播的现代取向作了评析。认为鲁迅这一时期的传播思想, 对当前的文化传播活动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传播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一份非常重要的遗产,影响深远,衣被中华数千年。在人类迈向21世纪、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冲突、融合的时候,探索儒家传播思想对东西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儒家传播思想的考察,既要历史地回顾儒家传播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又要阐明儒家思想在当今以及未来的价值。揭示出儒家传播思想的产生发展的“传者本位”——“受众本位”——“回归的传者本位”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权力运行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传播,即以思想统制和暴力强制并用的手段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思想统制和暴力强制手段的理论渊源是百家争鸣时法家“法”的强制和儒家“礼”的引导思想。秦始皇的暴力强制与汉武帝的思想统制为后世历代帝王所效法。历代统治者一方面结合仕途,用儒学思想统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另一方面又以暴力强制手段禁书、禁私人修史、禁报、大兴文字狱,控制传播。专制政府对传播的控制导致社会信息流动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报工作者要实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融会贯通,坚信不疑;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必须了解学校和师生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创新信息;必须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正确舆论;必须汇集前沿知识,传播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人被迫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西学从往日个别零碎和缓慢的传入方式转变为广泛、迅速的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次第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器物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意识文化的变迁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  相似文献   

8.
儒家传播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构成之一,影响深远,衣被中华数千年。儒家传播思想的核心是传播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借助传播以实现对道德的规范,影响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在历史的进程中,儒家传播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由“传者本位”——“受众本位”——“回归的传者本位”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经过千百年的冲击震荡、发展演变和自我完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播事业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文化传播”是“跨文化传播”在新全球化语境下的升级。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洋网红不仅将国外的讯息带给中国受众,而且对中国的本土文化进行加工再生产,客观上践行了“跨文化传播”和“转文化传播”两种范式。本文从“洋网红”现象出发,结合“跨文化传播”理论和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以B站UP主“我是郭杰瑞”为例,从传播的广度、深度、参与度、情感评价四个维度比较“转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跨文化传播”能引起广泛的受众参与,在传播认同度、传播广度、传播参与度上优于“转文化传播”,但在诉诸情绪方面不如“转文化传播”更能引发受众深层的情感共鸣。本研究为“转文化传播”这一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我国的对外传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普通博客”和“名人博客”的不同,从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播者、受众和传播形态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名人博客”的传播学特点,并分析了“名人博客”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影响。通过这些对比和分析,发现了“名人博客”现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孔子创立“以人为本”的儒家学说,主要体现在他编辑成书的“六经”及其弟子们编辑的《论语》等媒介体系中。孔子通过编创一系列媒介结构,促使其人文主义思想整体地、广远而持久地传播开来。在两千多年的时空里“人以文传、文以人传”,不断开发人文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文继承与创新过程中,推动着社会文化与时俱进。孔子开创的儒学传播之道及其开发的人文力量,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软力量。在现代世界多元多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总体结构中,儒学与其媒介开发之力,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轻视的一种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通过构建多渠道传播赋能平台、创设全媒体传播交互机制、打造全媒体方言文化IP、建立多模态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等策略与手段,以期化解皖北方言熟语传播的现实困境,增强皖北方言文化传播效果,有利于切实推进“振兴皖北”战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依然是多元并存、百家争艳的时代。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即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荣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大事,延绵五千年而不息的中华文化无疑能够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儒家思想主张的“世界大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主张的“和平、友谊、团结、进步”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儒家传播思想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实现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以人伦为基础的儒学传播思想,身→家→国→天下的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传播功能依然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作为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其传播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传播体制有着深远的影响。韩非子的传播思想建立在“人性自为论”和“君权中心论”的基本假设之上。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的,韩非子建构了一个以“法”、“术”、“势”为核心,“法术之士一国君、国君一臣子、官吏一民众”这三个层次自上而下的社会传播体系,体现出高度一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等现代传播学理论,探讨辜鸿铭“归化”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中华文化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6.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前提,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保证。新闻媒体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有力工具,必须制定加强先进文化传播的宣传策略,坚持正确引导,在“方向”上把好关;以加快发展为要务,在“促进”上下工夫;以现实需求为指导,在“贴近”上做文章;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在“务实”上花气力;以探索真理为追求,在“创新”上迈大步,提高传播先进文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作为100年前的改良派的主将,在政治上可以说是失败者,但他的以“开民智”为核心的文化传播活动,却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传播思想上他也最早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他的文化传播思想与实践活动,对于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有着非常直接的启迪和影响,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也发挥了开山和辟路的作用。在思想文化的性质上,梁启超的一些理论主张也具有了现代文化萌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世界关注。然而,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仍存在多方面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困境,提出在中国文化传播中融入道家思想,以助中国文化传播走出困局。通过追溯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分析道家思想在国际交流中的意义,本文对作为中华文化重要部分的道家文化的国际传播做了可行性分析,并以孔子学院为例,对道家文化在中国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读图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对于传统仪式的传播同样如此。裕固族传统仪式富含拥有自身文化特质的视觉符号体系,对其文化释义的研究,可从符号文本的双轴视域出发去理解仪式中的视觉符号及其传播实践如何与身体实践、仪式展演、时空再造等诸多要素发生勾连。通过搜集整理视觉符号,再将其打造成专属于仪式传播的视觉识别系统,一方面,传播者可借此甄别判断所要传播的各类文化符号,另一方面,接受者也可在观看的同时通过查询实现更为精准的解读。通过这种顺应时代特点而生发出的“观看”仪式的全新方式,裕固族传统仪式可在构筑现代社会“视觉图景”的同时,借由视觉传播实践更好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由浅入深分别表现为受传者对文化信息的“了解”“理解”“同情或同意”“信服”等四个层次。而文化传播过程受众多外在因素影响,要想成功地助推文化“走出去”,就需要畅达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通过与“在地性”符号的创造性融合,借助共通的符号解释项,使接受者准确捕捉传播者意图,在情感加持下助推受传者对文化符号意象的深入理解,在共通触点下实现文化的价值认可等途径,可以实现文化对外有效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