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米脂县杨家沟村马氏地主集团是闻名陕北的大地主经济集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为了探索新时期土地改革理论和完善有关土地改革政策于1942年派出以中共中共书记处书记张闻天为首的农村调查团,详细考察了该村以"马光裕堂"为轴心的马氏地主经济集团.调查结果表明马家地主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围绕土地的租佃关系上,地租、"字号"经营所得或放高利贷、典买土地和出卖粮食是马氏地主集团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或最主要的业务内容;秀才出身的马维新是这个集团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力遍及周边数十个村庄,甚至在整个米脂地区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以马维新为首的马氏地主集团既是一个强大的地主经济集团又是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但随着中共减租减息和抗战负担等一系列政策的强力推行,其各种影响力尤其经济影响力在不断弱化,佃农与之的经济依附关系也在不断削弱.  相似文献   

2.
尤国珍 《兰州学刊》2009,(6):224-22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针对新区土地改革制定了经济上保存、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过程中,中南区根据地方调查情况,在邓子恢的主导下,对富农经济采取了较为严重的打击情况。文章以中南区为典型,从中南区农村的客观情况和地方领导人主观思想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作为老解放区,山东省自1946年即开始土地改革,至1949年全省已有72%的地区进行过土改.新中国成立后,土改从1950年冬在新收复区进行,到1951年3月全省土地改革完成.土改结束后—集体化高潮前,中共对山东乡村地权交易的政策经历了从鼓励—限制—全面禁止的急剧转变.期间,农民的地权占有和使用状况、土地经营方式的规模、主体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即是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富农是农村中一个相当复杂的阶层,富农阶层是农村中的中间势力,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富农政策,关系到革命统一战线和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富农政策问题上,曾受到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犯有严重错误,经过了长期曲折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张玮 《晋阳学刊》2009,(3):79-83
抗战时期,在战争与中共革命的双重影响下,晋西北农村土地呈现出快速流转的态势,具体表现为土地纷纷由农村富裕阶层向贫苦阶层或由地主富农阶层向贫雇农阶层转移,其转移结果使整个农村土地日益“均化”。土地发生流转的因素很多,但中共推行的减租减息和负担政策乃是主因。  相似文献   

6.
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工商业者等阶层以极其复杂的心态,如拥护、中立、反对、伤心等来对待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莫宏伟 《广西社会科学》2005,(2):126-127,133
苏南在土地改革后不久 ,部分地区曾出现了土地租佃、买卖、抵押、包种、赠送等土地关系变动情况。由于当时地主、二流子被禁止出租和买卖土地 ,富农、中农担心二次土地改革 ,他们一般不敢买进土地 ,贫农、雇农没有能力买进但也不愿卖出土地 ,因此 ,土地改革后土地买卖现象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认为,富农是吸血鬼,是最残忍、最粗暴、最野蛮的剥削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苏维埃的敌人,应当加以消灭。随着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推进,富农被剥夺了除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外的所有财产,并被驱逐流放到苏联荒凉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边远之地,这致使许多人悲惨地死去。苏联残酷无情地彻底地消灭富农,严重地挫伤了苏联人民劳动的积极性,破坏了苏联的经济,给无数人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9.
解放后,江阴手工织布业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与整个中国让会政治经济的根本变革相联系的。人民政权建立的直接后果是劳动人民翻身作主,扬眉吐气,而剥削者则有所忌惮。解放前原来是主宰织者命运,长期骑在织者头上的剥削者,解放后除一部分畏罪逃亡外,有罪恶有民愤的都受到了群众的斗争,进行放纱剥削的地主、富农、高利贷者,根本就不敢出来公开活动,继续开业的纱布商、颜料商等等,至少在态度上就不得不比以前规矩得多,解放前司空见惯的公然对织者讹骗的事例,解放后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人民政权建立的进一步的后果是在广大农村进行了土改。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经济、限制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1931——1934),随着国内局势的急剧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动,国民党各地方实力派的政治态度也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爱国的国民党将领在奋起抗日的同时,为了抵制蒋介石的消灭异己的政策,开始主动寻求与共产党的合作。考察和研究“九·一八”事变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共对地方实力派认识及其策略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抗日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自锋 《兰州学刊》2005,(3):237-23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了城市,由于各种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了我国社会久治不愈的"社会病".只有通过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经济秩序,加强道德建设,才能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保障城市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阶层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职业分殊,农村土地开始在村社内部自发流转。自发土地流转使土地相对集中在某些农户手中,他们耕种着中等规模的土地,拥有中等水平的收入,成为农村中的“中间阶层”。农村中的中间阶层由于其自身秉性,在农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农村稳定的根基,也是国家政权的基本支持力量。但是近年来激进的、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又使得中间阶层趋于瓦解。为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引导、规范村社内部自发的土地流转,减少激进的、大规模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期江南农村市场与商品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时期,江南农村市场快速成长,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区域体系。其中,广泛兴起的各种集市将市场活动扩散到农村各个角落,使农民零散的交易活动纳入到一定地域范围的商品流通网络之中,由此发挥出初级市场的作用。镇市则属于更为成熟的市场形式,不仅商品流通规模大,辐射范围广,而且与城市市场和跨地区市场联系密切,因而具有中心市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江南农村多层次的商品流通日趋活跃,跨地区的市场联系不断加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格局。小农经济也发生相应变化,农村家庭的消费和生产活动逐渐呈现出由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向市场供给和商品化生产转变的趋向。但此期江南农村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总体上仍相当有限,且明显受人口增长压力和宋廷赋税货币化政策的影响,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不可能三角”:解释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利用方式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阶段,当前正处于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政策规定与实践运行状态之间存在着诸多偏差,这导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等三大主体对土地具有六重功能,但不可能三角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同时实现多元主体的多重功能是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未来应通过对土地附加功能的适度剥离、以及土地权利边界的逐步明晰来突显土地的经济功能,进而依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完善和拓展来实现土地资源的更优配置。  相似文献   

15.
赵洪宝 《阴山学刊》2005,18(6):93-9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合理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谷更有 《河北学刊》2005,25(3):99-104
户口与土地是中国古代历朝政权维系的根本,因此,牢固掌握乡村的控制权也就成为历朝政府行政的根本出发点。魏晋以来,随着豪族势力的崛起,他们成为国家对乡村控制的有力争夺者。南北朝以后,无论是江南的宋、齐、梁、陈, 还是迁居中土的北魏跖拔氏,都对争夺乡村的控制权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从“罢郡”开始,隋政府逐渐从豪族手中争夺了大量的户口与土地,取得了对乡村的绝对控制权。但到唐代以后,又一个削弱中央对乡村绝对支配的因素开始凸显出来,即军将专横。唐朝中后期在乡村控制方面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一方面方镇割据,一方面各级防守军将同地方行政官员争夺民赋与人丁。由此,形成了乡村控制的多元支配格局。此种情况直到宋初通过一系列手段废除军将势力,完全由县尉通管全县治安后才告结束。从此,县府完全掌控了对乡村的控制权;乡村的县府掌控亦即乡村的朝廷支配,标志着长期以来朝廷同威胁势力争夺乡村控制权局面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不仅是重庆市的重点产业之一,而且在统筹城乡、促进农民增收、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尚存在一些障碍。为此,应编制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规划,大力整合城乡旅游要素,重视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快旅游商品开发,规范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旅游管理的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权力更迭,国民政府对农村的控制以恢复原有秩序、强化国家控制为主基调。通过实行地方自治和保甲制度,建构了农村两种统治力量,同时辅以对农会组织的渗透,将国家权力延伸至农村。但农村的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国民政府推行的各种制度,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权威的盈利化和权力的异化最终导致了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国民党的放任和退让最终削弱了自己在农村的政权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苗月霞 《北方论丛》2022,(1):95-10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和在革命根据地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探索制定了多项干部管理制度,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干部管理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实行公务员制度,持续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继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党对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和干部路线,不断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持续改进干部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优势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张玮 《晋阳学刊》2005,1(1):86-92
晋西北农村在近代中国是不折不扣的"边缘地区",小农经济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里的农民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土地生产维持生计,他们"靠天吃饭",生产与生活水平极度低下,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单一,这在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方面均有明显的体现.革命与日本入侵构成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农村社会的基本生态背景,革命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战争却耗尽了农村所有的资源和储备,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呈现出下降走势,而"地主阶层"表现尤甚,其经济地位与生活水平被极大地弱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