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及其理论已成蔚然大观,画坛之上人才辈出、群星生辉,从众多画家中脱颖而出的就是郭熙,《林泉高致集》就是其代表作品。南齐谢赫也是著名的理论家,他的《古画品录》就是杰出的代表,他提出的"六法"被历代画家所认可。"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三远"作为一种方法或是一种认识,不仅继承了谢赫"六法"而且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3.
石涛作为一个最富个性情感和颇具传奇色彩的角色,气质兀傲,画风也洒脱不俗,笔墨跌宕排奡,不落前人窠臼,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和隐痛,笔墨中有种淡淡的苦涩味.这是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所以又号苦瓜和尚,《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语录》识见之独到、论述之全面,在古代画坛上没有几人能及,论及艺术与现实的统一、内外统一、心物统一、识受同一,还有借古开今论、不似之似论、远尘脱俗论等,今天画界还封为圭臬.其实董其昌以"南宗"含蓄的笔墨创出"北宗"简明的画风,已经是开了现代绘画的先河.而石涛睥睨陈法,法古而不泥古,向现代绘画更进一步.他的主张和实践使画家重又面向生活,师法自然,开创了清代中国绘画的新局面,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本文将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身世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感悟的艺术渊源出发,探寻其个性特质及艺术理论客观内涵.  相似文献   

4.
脐火、幻身、梦境、光明、中阴、往生(夺舍)六种密法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重要密法,总称为"那若六法".通过阐释和分析上述六法的含义和修行方法,总结出六法具有二元论的哲学倾向以及注重实践、相互融合的思想特性.  相似文献   

5.
弗朗西斯?普朗克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法国六人团"的成员之一.与其他同时代法国音乐家不太相同的是,普朗克是少数未曾接受过巴黎音乐学院正统音乐教育的音乐家,他凭借自身的音乐天分、母亲的启蒙栽培、自学与拜师学习,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特有的个人风格,在20世纪法国音乐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风格充满着新鲜感与亲和力.本文就他的钢琴组曲《拿波里》为例,进行教学研究,提出个人的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城风景     
有一个画家来这个小城采风,他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在尺方之内,把这个小城的主题和神韵表现出来.但是半个月过去了,画家仍然没有在他的画布上描出一笔.有一天,画家兴冲冲从大街上跑回旅馆,接着在这个旅馆闭门三天.三天后,画家出现在旅馆的大堂里,举着他的新作对大家宣布:我找到了.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是刘智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认识论是以"认主"为中心并为其服务的,"神人合一"是其认识论的基本特点,而他对于认主三种方法和途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内心省悟)的表述则完全是围绕着"认主"这一基本命题而展开的.他认为人可以感觉、思维并能认识事物,他对人脑机能进行了分析,说明他是一个可知论者,他对人所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毫不怀疑的.但他的"神人合一"的认识论也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8.
《天方至圣实录》为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所著.这是一部记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天方至圣)生平事迹(实录)的历史宗教著作.作为人物传,这是一部历史著作;作为穆罕默德传,也是一部伊斯兰教创教史和传教史,因而也是一部宗教著作.《天方至圣实录》是刘智晚年的一部力著.在谈到他所著的《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三部书时,刘智曾有"盖三书者,三而一也.履阶而登,升堂入室,其庶几矣."之言,视《天方至圣实录》为入室之作.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刘智的自诩之言.就其学术价值而言,《天方至圣实录》确实超过《天方典礼》、《天方性理》二书.例如在《天方典礼》中,对伊斯兰教关于"五功"、"五典"、"民常"的规定,均有较详细  相似文献   

9.
"夔一足"--民俗史劄记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的鲁哀公听到过" 夔一足" 的传说。他将信将疑, 于是问孔子, 乐官夔是不是真的就一只脚。孔子认真地作了否定性解释, 说这位乐官不是独脚," 夔一足" 其实是" 夔一而足"。《韩非子》、《吕氏春秋》都记载了这件事,《风俗通义》又转述过《吕氏春秋》的记载。《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 吾闻古者有夔一足, 其果信有一足乎?" 孔子对曰:" 不也, 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 人多不说喜也。虽然, 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 以其信也。人皆曰: '独此一, 足矣。'夔非一足也, 一而足也。" 哀公曰:" 审而是, 固足矣。"一曰: 哀…  相似文献   

10.
胡敏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52-154
民国文人画家溥心畬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上颇受欢迎,而在学术研究上呈现不足的局面.以"溥心畬"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自1993至2016年,相关文章主要以历史、辨伪、画展为主,作品研究少且不深入,这就使溥心畬作品研究成为现代绘画研究一个亟待开发的区域.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溥心畬代表作品之一《幽谷行旅图》进行了较深入的"文本"解读,并得出如下结论:溥心畬在绘画技法上以古人为师、以宋元为宗;在"位置"的"经营"和画境的酝酿上,则充分体现了其作为特定时代的文人画家对"法外之趣"的追求.《幽谷行旅图》一画充分表现了画家独特的个人性,也传达了画家画作的共性,即生动的笔墨技法和深厚的文人情怀.  相似文献   

11.
鲁本斯是西方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美术大师,是17世纪弗兰德斯最杰出的画家,是欧洲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为欧洲近代绘画开辟道路的巨匠之一.当他成名后,别出心裁,开设了"艺术工厂".这一举动引起了艺术界,乃至商业界的轰动,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文中论述了鲁本斯成功开设"艺术工厂",雇佣画家学徒,大批生产绘画作品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当时及后世艺术界、商业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13.
猴年伊始,在京城拜访了曾任北京民族中学校长、全国妇女干校(现改为全国妇女干部学院)校长张志专老人.她,就是苗族共产主义战士、建国初期的中央民委委员、全国政协民族组组长、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朱早观将军的夫人.当我说明来意,加上还有他的长子朱一葵坐陪,她很快停下画笔,拿出了珍藏的朱早观1952年所写的《自传》说:"这就是他生前留下的宝贝!"我接过《自传》,浏览之后,油然起敬.最使我难以忘却的是,他的"三个能做":  相似文献   

14.
李士杰 《中国民族》2007,(12):40-42
1985年,他的《正气篇》如长虹贯日,礼赞民族脊梁,中国画坛一片赞叹之声,邓颖超欣然为之题词“中华正气”。 1997年,他的国画巨制《魂系山河》横空出世,中国画坛再次为之瞩目。这部作品被美术界誉为“历史画和人物画的传世之作”。 “《魂系山河》画卷以及多种流派和风格的创新作品,使美术创作在表现时代生活、画家意象和表现手法,都有新的张力和成就。”中国文联的工作报告这样评价他的作品。 不仅如此。 法国总统希拉克赞赏他是“富有才华的现代艺术家天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慨叹他的作品具有“美妙意境”。 他是谁? 他就是中国国家画院的艺委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画家、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简要分析《狂鼓史》中"狂"的悲剧表达、"真幻相生"中寻觅真我以及徐渭《狂鼓史》之外的人格追求三方面来简要论述《狂鼓史》的"寻我"情怀.从而窥探徐渭不自觉的感情暴露,与自我价值的深刻认同,将徐渭的"真我"面目一层层剥离,并找到那个最真实最本色的感发人.  相似文献   

16.
石涛作为一个最富个性情感和颇具传奇色彩的角色,气质兀傲,画风也洒脱不俗,笔墨跌宕排奡,不落前人窠臼,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和隐痛,笔墨中有种淡淡的苦涩味。这是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所以又号苦瓜和尚,《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语录》识见之独到、论述之全面,在古代画坛上没有几人能及,论及艺术与现实的统一、内外统一、心物统一、识受同一,还有借古开今论、不似之似论、远尘脱俗论等,今天画界还封为圭臬。其实董其昌以"南宗"含蓄的笔墨创出"北宗"简明的画风,已经是开了现代绘画的先河。而石涛睥睨陈法,法古而不泥古,向现代绘画更进一步。他的主张和实践使画家重又面向生活,师法自然,开创了清代中国绘画的新局面,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本文将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身世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感悟的艺术渊源出发,探寻其个性特质及艺术理论客观内涵。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1月,34岁的青年画家潘常欢以"仫佬族第一代画家"的身份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作品《歌催月圆》被美术馆收藏.在展厅中见到潘常欢,他正被一群朋友围着.中等个儿,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他的头发很留心地修饰过,眼睛大而秀气,想是忙碌的缘故,露出疲倦的神色.潘常欢1958年出生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因临摹一张广西地图被父亲看见,从此开始学画.1975年高中毕业后,得到县文化馆美术干部梁材刚的指导,艺术上开始入门.1981年,  相似文献   

18.
"清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本文是从狭义上提出这一概念,也就是回族"清真文化",体现了回族文化内在特质.我们认为发现和挖掘回族"清真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回族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一种"自知之明".当代回族"清真文化"的"美人之美"对于回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一书可谓当今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之作.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他是从一种富有"哥白尼精神"的方向上,对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进行新的阐释,提出充满创意的"民族"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安德森,2005:6)这个定义中极富冲击力的是"想象"一词.何谓想象?想象何以可能?如何进行想象?  相似文献   

20.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秦律十八种》出现频次较高的"殹",在秦简中多释作"也".本文论及"殹为也之证"的同时,追本溯源,探讨殹的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