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世神话是指有关万物起源的神话,给我们展现出了先民早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范式。法律与创世神话都产生于一个民族的发祥初期,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先民的社会面貌,因为时间上的接近性,所以二者的结合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主要摘取了瑶族、阿昌族、纳西族等三个具有代表性民族的创世神话来分析了法律起源于早期人类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创世神话是以描述宇宙万物的综合创造为主的神话。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保留传承着大量的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甚至支配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精神生活。创世神话还具有民族认同符号的功能。创世神话在原始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原始文化又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母体及源头。创世神话包罗宗教、哲学、伦理、审美及科学于一身,作为观念形态的统一体而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了原型批评理论对满族创世神话进行了剖析,认为太阳、一日四时、四季交 替等时空原型在神话中阿布卡赫赫等三女神和恶神耶鲁里的身上得到了隐喻的体现,并指出了太 阳神阿布卡赫赫的三位一体的混同原型意义与满族先民在当时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下发展形成 的原始思维有关。因此,通过满族创世神话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满族先民们最原始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4.
包括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黎等民族在内的壮侗语民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中有丰富的创世神话,包括开天辟地创世神话、化身创世神话和洪荒时代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神话,这些创世神话具有原始性、共同性、普遍性、体系性、序列性和延续性的特征。壮侗语民族创世神话的这些特征与考古学发现的这一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以至文明时代都有古人类活动,并且与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序列性及一脉相承性相吻合,也说明了壮侗语民族是这些神话的创造者。这些神话可能就是盘古神话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如果时间能倒流,让今天的科学家们把宇宙形成的原因告诉我们的先民,那些可敬的祖先们会不会瞠目结舌? 实际上,诸多的创世神话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世界,尽管可以将它们归结为蒙昧状态的产物,但千白年来,活在这些创世神话中的诸神却为我们建立起了一种不死的精神,那就是对人类的无私奉  相似文献   

6.
将中国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作为一个整体与西方创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阐释造成中西民族性格、宗教思维及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根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西部突厥语民族代表性创世神话为例,分析这类创世神话与人类在起源上相关性神话母题的特征和突厥语族创世神话呈现出的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态,探讨了在这些神话中渗透出的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阐释了西部突厥语族创世神话母题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同人类乐意憧憬未来一样,人们也非常愿意回望久远的洪荒时代,探究世界与人类的起源。创世神话是人类童年的回忆。追忆人类的童年,自然要研究民族的创世神话。每个民族因自身生存的环境不同,谋生方式不一样,他  相似文献   

9.
<正> 创世款是侗族款词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侗族先民探索史前世界奥秘的诗篇,它以美妙的神话和丰富的想象对天地和人类的起源作了一些合理的解释,具有朴素的进化思想。 (一) 创世款包括“开天辟地”、“四萨孵蛋”、“姜良姜妹”等内容。它真实地记录了侗族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初看法。创世款认为,宇宙原是“混沌”一片,没有生物,直到“混沌初开"才分天地,有了山河云雨草木。侗族先民这种关于天地起源的混沌说,一方面道出了天地的最初形式,另一方面客观地说明了宇宙是逐渐演化而成的。科学已证明,在原始地球形成的最初时期,太阳系充满着原始大气和星际尘埃,太阳能无法照射到地球上,整个宇宙处于混沌状态。原始地球  相似文献   

10.
藏族创世神话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藏汉文献记载,着重论述了藏族创世神话中的凤鸟神话、 蛋神话、虎神话、猕猴神话和牛神话等的文化内涵,探讨了这些神话的起源、象 征意义、文化背景以及藏族传统文化与神话的关系,考察了藏族创世神话中的外 来文化因素及与异民族的文化交流现象,指出了文化交流对创世神话的影响。揭 示了创世神话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女米)洛甲是壮族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大神,她育了人,造了天地万物,也育了男性创世大神布洛陀,驯野牛成耕牛,育野生稻为稻米,是稻作民族壮族的女性人文始祖,在传承中变异为花婆.要加强对(女米)洛甲神话文化的抢救、保护、研究.抢救、保护(女米)洛甲麽教经典手抄本、古歌手抄本、口传神话和古歌,以及花婆庙和敬花婆民俗,并开展多侧面、全方位、立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神界的图景是原始思维再现的古代社会图景;神话的演化,既是古代社会演变的曲折反映,亦是原始思维进化的结果。在与世界各民族神话相互比较的研究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壮族布洛陀神话,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一书,向世界展现了壮族原生态的宗教文化和创世体系神话的风貌,破除了历来中外神话学界断定中国无创世体系神话的旧说,堪称世界文明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莫色木加 《民族学刊》2022,13(10):65-72, 137
《天地祖先歌》是彝族五大创世史诗之一,学界至今还未对它展开深入的研究。联系史诗的彝族传统文化背景,细读创世史诗文本内容则发现,它充分阐发了彝族创世史诗独特的共通体思想,同时详细论述了彝族创世史诗中的诸多共通体以及史诗共通体自我解构性的主要特征:他异性、独体性/独一性、死亡,尤其是创世史诗明确表达了彝族先民的共通体解构观念,深刻反映了彝族先民关于共通体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4.
集多位壮学学者多年研究成果、即将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盘古国与盘古神话》一书,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学科的理论和视野,采用人类学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考察和综合研究,以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活态的盘古文化事象,与古籍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相印证,揭开了厚重的历史尘封,展现盘古神话源于“盘古国”的史实,及其经汉族文人加以采录、整合、提升,使之哲理化,纳入古史系统,发展成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创世始祖文化过程。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为多元一体构成的生动体现,亦是南方壮侗语民族及其先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盘古神话分为开天辟地、垂死化身、兄妹结婚再造人类三种类型。根据南朝任日方《述异记》关于"南海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词"的记载,以今来宾市为中心的华南两广地区是盘古神话最早流传的地区。徐整是三国时期吴国掌宗庙礼仪之官,为朝廷做沟通人神、编写纬书(即以神学和民间信仰附会儒家经义,编写成书,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之事,今两广地区属吴国范围,把华南珠江流域壮侗语民族创世神话编入纬书之中,是自然的事。壮侗语民族开天辟地、垂死化身、兄妹结婚再造人类创世神话可能就是盘古神话的主源。  相似文献   

16.
洛甲是壮族创世大种,她具有民间神话与民间信仰习俗的六个立体性特征:具有多种异文;有一条原始女神历史性衰落的发展轨迹;六甲神格多面、丰赡,更有深深的母爱;传承方式多样,有散文体,也有韵文体;六甲神话成为影响后世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许多民族也有花婆崇拜,形成南方民族“花文化圈”。  相似文献   

17.
象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人口只有三万八千多人的毛南族也流传着飘逸玄妙的神话。包括具有自己特点的宗教生活,它存在着一定规律。它们的独特表现,为神话与宗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一毛南族的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和文化英雄故事。后一类虽现实因素很强,但其中的幻想部分,仍不乏神话色彩。从总体上看,从神话同毛南族精神文化的现实表现上看,她的神话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婷婷 《民族学刊》2017,8(6):88-94, 128-131
藏族神话研究主要分为“类型、母题与特征研究”、“创世神话研究”、“原始宗教神话研究”以及“英雄神话研究”等,现已初步形成了藏族神话研究的多种视角,其中藏族创世神话研究最为丰富。80年代以来,国内藏族神话研究持续不断,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为今后藏族神话的学科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随着世界不断发展与交流,西方神话学界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理论随之传入,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更多元的理论手段对藏族神话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族创世神话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本文对哈萨克族的传世神话《迦萨甘创世》和《神与灵魂》进行深层次的阐释,探讨了创世神话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其对哈萨克哲学思想观念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创世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问题就是关于人是怎么来的,许多民族的洪水创世神话在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时,自觉和不自觉地以血缘婚的形式对种的繁衍和族的延续作出解释。而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洪水创世神话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只是这种解释又使他们陷入了乱伦的禁忌中。这种相似的解释中对于禁忌行为的叛逆,源于原始初民蒙眬的生育观和原始的性意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生育观和生殖崇拜意识的反映,是原始初民出于相同的生存需要和对自我的认知状况下的一种文化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