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加强对中学生的礼仪教育 ,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利于我们的改革开放 ,有利于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于当代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它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凝聚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但是,不可忽视当今面临的问题:礼仪文明缺失、礼仪被赋予功利化色彩及礼仪在教育中的缺位。我们在构建中华现代礼仪文化时,须慎重地对自身传统礼仪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精神、内蕴进行挖掘和提炼,从而理性地借鉴西方礼仪中具有时代科学性、合理性的因素,使中华礼仪文化不断充实并获得新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内涵具有独特的宗教精神,在当代,需要认真思考以清明节为标志的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和传统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因此,不应淡化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而是应该强化这个节日,以中华民族独特的宗教精神来涵养现代中国人的道德品行。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努力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振兴中华民族的今天,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葆“礼仪之邦”的美名,是炎黄子孙的神圣责任.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数千年悠久文化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有着极具特色的习尚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以刚健有为、崇尚气节、重义轻利、当仁不让、“忧”先“乐”后、宽容达观等为特征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这些习尚礼仪、价值取向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名.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光大.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礼仪源远流长 ,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精粹。本文深入具体地分析了中华民族礼仪的各种基本属性和外部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提倡文明礼貌,就是“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开展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相似文献   

7.
周公建立的以"德"、"孝"为核心价值的伦理道德体系、以"礼"、"乐"为载体的社交礼仪制度,以及"德治"、"仁政"的政治模式构成了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基本框架,并直接为儒家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影响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性格和历史发展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千多年历史进程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升华,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是体现文明历程的典型本土文化资源,在现实中依托于话语、符号、场所等载体,集中展现一个民族共同的过往经历,传递出独属于本民族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作为一种软性工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价值指向,筛选现代性素材,凝聚个体认同,塑造共同情感。深刻认识集体记忆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价值,有利于实现“两个结合”,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凝聚力,筑牢现代文明根基。  相似文献   

9.
契丹射柳仪     
契丹族的文化礼仪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射柳仪(又称瑟瑟仪)就是契丹族的一个古老的礼仪之一。它是一个带有迷信色彩的祈雨仪式,它的产生同契丹族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官方话语中多次出现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具有多重意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根脉传承,是自古以来家国同构的政治话语表述,也是我国各民族情感交融的生动阐释。中华民族大家庭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象呈现、动态刻画和同一表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充分的内涵一致性和高度的建设同构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有效地将个人、家庭、民族和国家建设纳入统一的社会建设工程中,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政治理念导向和价值判断基础,为族际交往、家庭兴旺和个人成就提供价值积淀和行动指引。重视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负载的内涵意蕴和建设资源,发挥其情感生发、多元塑造和实践指导的功能;加强面向广大群众、抱朴归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体系建设;深化以“家和”理念为核心的民族叙事和民族团结实践,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最新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面对这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可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和谐执政观、“遵礼崇仁”的和谐人际观、“和而不同”的和谐外交观等,不仅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接近,而且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孔子认为作为人的行为原则的礼仪不是外在于人的强制性规范,而是与人的自然情感和德性自觉密切相关的,是人性本来具有的。孔子以“仁”释礼,把礼理解为情文的统一,这样理解的“礼”既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反映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礼仪是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它赋予人类以尊严和价值,人之遵循礼仪,就是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婚姻的条件是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婚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有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相似文献   

14.
赵海霞 《南都学坛》2000,20(2):35-36
王夫人择媳的首要标准是懂封建礼法、守封建礼法 ,且能帮助宝玉走上仕途 ,还要精明能干 ,性情和顺 ,能担当起管理全家的重任等。宝钗与这些标准十分吻合 ,而黛玉却与此背道而驰 ,但她们却殊途同归 ,都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都逃不脱悲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傩戏和能分别是中国和日本的重要的戏剧形式。文章从两者的起源开始探究,剖析了日本能乐在角色、行当和表演形式等方面受到中国傩戏的影响。在本土审美意识的双重作用下,其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财产。  相似文献   

16.
试论礼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西周的礼乐文明是这一文化模式的上古形态,汉代礼文化的重建完成了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开端的文化转型。此后,礼文化通过对一些新的、外来的文化要素的不断整合、吸收,保持了自身内在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统一。礼将整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制度规范和精神心态融为一体,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礼"、"法"的初始含义充满了神性,是神化思维作用下的产物。殷商以后,"礼"、"法"渐渐褪去神性色彩,成为贵族统治阶级统治国家、治理社会的工具,由此走上了世俗化进程。世俗化了的"礼"、"法"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着各自的作用,但它们本身因失去了神学绝对权威的庇护,受到来自现实生活的种种冲击,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初的"礼"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性质,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规范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礼"的外在强制逐渐减弱而内在规范却日益增强和完善。提倡礼治的儒家通过以仁释礼,把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使人们依据礼义文化机制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从而确立一种精神信仰。在这种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合而为一的内在精神信念支持下,使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的内在和谐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和西方文化中的法,都只有在各自的语境里才能被确切地解释和理解。法律文化发源之初,中、西方在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中,为应对人类共通的问题而作出的不同的文化选择,与中西礼、法之间的语境分殊密切相关。几千年来,中、西之间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结构的不同,以及在应答有关实在、人性、宗教等方面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诱致了中西之间的礼、法分疏,而寓于各自语境当中的礼、法之间迥异的价值取向又加深了中、西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分歧。分别诉诸礼、法的不同语言表述,实际上也展现了人们在中、西各自的社会和历史中不同的生存、生活方式。尽管中华法系已在晚清解体,但为之辩护的礼制语境依然在现实生活中十分隐蔽而顽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话语。因此,有必要通过与西方法律文化进行积极对话,把深受礼浸润的语境改造为法的语境,以使我们理解法(jus)和法治 (rule of law)的真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南狮的风格、习俗、礼仪和鼓乐。并由此指出:南狮的流派体现了鲜明的技术表演特征,对南狮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表现在习俗、礼仪和鼓乐的运用上。南狮文化这些主要性状的独特性,凝聚成独具特色的南狮文化形态,南狮因此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