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农业发展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过去曾一直是日本主导的经济部门,一九四七年,农林渔业就业人口占全职业人口总数的54.2%,占国内纯产值的35.4%,因之,曾有“农业为国家之本”的俗语。日本的明治维新,并没有触及农村的封建势力,广大佃农长期受着地主的重租盘剥。尽管农业职业人口很多,却常有饥餓之灾发生,一直没有解决日本人民主食大米的供应,每年都需要从中国的东北、台湾以及朝鲜等进口大量稻米。一九四○年,米占进口总值的5.7%。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农业受到严重破坏,谷物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初30年是中国大豆出口的繁荣时期,欧洲、俄国、日本是中国大豆贸易的三大市场。欧洲大豆需求增加是因为油料不足和对新产品的喜爱;俄国进口大豆是因为远东地区粮食不足和交通条件的便利;日本一直是中国大豆的传统市场,对大豆有消费的偏好。但其国内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伪满洲国”的成立,对中国大豆出口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因贸易保护主义作祟,日本祭起“贸易歧视”大棒,悍然“封杀”中国农产品;中国政府忍无可忍,高擎“特别关税”大旗予以反击。一场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贸易战如箭在弦,一触即发。“杀手锏”应对“大棒”4月23日,日本政府以进口激增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葱、生鲜菇和蔺草席等三种农产品实行200天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即一旦这三种农产品的进口量超过最高限度,日方对其征缴的关税率将从现行的3%、4.3%和6%提高到256%、266%和106%。如此“横宰一刀”无疑等于自行关闭了中国该类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大门。日本拿中国农产品开刀,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靠种植大葱、生鲜菇以及编织蔺草席为生的农民,受“灾”最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  相似文献   

4.
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人均土地资源都较少,消费习惯也相似,同样处于油料及其加工品产不足需的景况。长期以来,日本、韩国一直是世界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大国,近年来,中国、印度的进口量持续增加,对各自国内植物油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考察和分析印度、日本、韩国等进口大国的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可以为我国油料及植物油产业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互利共赢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农业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粮食出口国经贸关系,对中国更好地充实耕地资源占有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例,分析了1995—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演变趋势,并估算了双方粮食贸易的虚拟耕地资源流量。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量持续波动变化,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净进口地位且净进口量不断增长,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增速更快且中国主要出口稻米、主要进口稻米和玉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2008—2012年和2013—2016年,中国通过粮食贸易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别累计净进口虚拟耕地83.60万公顷和403.53万公顷,其中通过稻米贸易分别累计净进口虚拟耕地73.84万公顷和239.74万公顷。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保障。日本是世界第三大能源进口国,其维持经济发展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小泉纯一郎入主日本内阁以来,其政府着力推进在中东、中亚里海、非洲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能源外交”,制定使日本能源进口多元化,保证日本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的国家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凸显出小泉政府独特的“能源外交”特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自甲午战争后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积极推行“去中国化”的“皇民化运动”。“皇民化”中培植起来的“皇民”成了战后“台独”的骨干分子,日本成了“台独”的源头和主要活动基地。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右异势力一直视台湾海峡为自己的生命线,纵容和支持“台独”势力从事分裂活动,扮演了台海危机幕后黑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紧接着日本在1932年又一手炮制了伪满州国傀儡政权,妄图为其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日本独占中国东北的举动引起了其他列强的不满,尤其是遭到了一向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的反对。作为对日本侵略政策的回应,美国抛出了“史汀生主义”,对九一八事变后造成的中国东北形势,尤其是伪满洲国不予承认。值得探究的是,虽然美国一直都没有承认伪满洲国,但是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也没有作出实际行动来加以制止,相反,为了更好地执行“门户开放”政策,美国与满洲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因此中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  相似文献   

9.
海外汉籍《文镜秘府论》产生于日本文化在中国文化全面影响下凝结成形的时期,它既是为了适应政治教化之需而编,也是为了帮助日本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之需而编。从空海种种“济世”“经邦”之举以及日本人对《文镜》之评价,我们发现《文镜秘府论》千百年来一直是日本汉语学习者的必读书,且对日本的汉诗学、悉昙学、和歌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日本对苏政策,史学界传统的看法是日本一直准备对社会主义苏联发动新的军事进攻,推行反苏反共政策,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日本对苏政策是举棋不定,在“北进”与“南进”之间等待、选择。本文的观点是日本对苏联政策完全不是要进攻苏联,或者说不是要“北进”,而是要防御苏联干涉日本侵华。日本是在不断扩大侵华过程中,逐步采取对苏强硬政策,其实质是以攻为守,便于它在中国大陆肆意进行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三条     
陈潭 《小康生活》2003,(12):49-50
(一)日本需进口七种特色蔬菜。(1)紫苏叶。日本年需进口20亿片,每年的3月、5月、8月、12月四个月为要货高峰。目前,我国仅能满足日本需求量的10%。(2)苦瓜。是日本人的一道家常菜。每年的需求量达几万吨,寻求从国外进口。(3)山药。在日本享有“林野山珍”之誉,需求量逐年增加。(4)甘蓝。目  相似文献   

12.
在湘西南八十里大南山1700多米的山麓上,有一个种植香菇而闻名的“香菇村”,它就是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的潭泥村。在绥宁县,只要提起“香菇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奖“香菇村”里的民兵营教导员杨光先和那些带领村民种植香菇致富的青年民兵们。过去,潭泥村虽然林木茂密,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木材被困在山上,烂在山里,是个“木在山上烂,人在屋里穷”的出了名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芝麻中断出口日本。因世界最大的芝麻生产国中国去年产量大幅度下降,致使日本难以从中国继续进口芝麻。93年因中国气候恶劣,芝麻约比1992年减产30%,而芝麻消费大国韩国又开始从中国进口,造成中国市场上芝麻供求趋紧。因此,使得中国无法再继续为日本出口芝麻。  相似文献   

14.
1993~2005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肉类快速增长,同时,中国在日本肉类进口市场上的份额也在提高。文章运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及其主要竞争对手向日本出口肉类的变动,并试图分解出各影响因素对肉类出口变动的作用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日本肉类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对中国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也表明,竞争力是影响各国对日本肉类出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4,(1):59-59
烹调前,先用冷水将香菇表面冲洗干净,带柄的香菇可将根部除去,然后“鳃页”朝下放置于温水盆中浸泡,待香菇变软、“鳃页”张开后,再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让泥沙徐徐沉入盆底。浸泡香菇的水除去泥沙后还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魂》编辑部:我是《中华魂》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贵刊让我受益匪浅。日本右翼分子在历史问题上一直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参拜靖国神社,控制我钓鱼岛,开采我东海油气田,干涉台湾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日本却在国际上散布“中国威胁论”,国际上有些人也给我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正当的反应贴上“民族主义”的标签。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中国人也提出所谓对日“新思维”,迎合日本一部分人的种种倒行逆施,把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斥之为“民族主义”,而网络论坛中对“民族主义”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那么,…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蔬菜进口国,近几年蔬菜进口量持续增加。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蔬菜进口国,有必要了解日本的蔬菜市场供求和进出口状况。文章论述了近年来日本蔬菜生产消费及进口状况的变化,详细分析了影响日本扩大蔬菜进口诸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花生寻销路     
(一)我国将举办国际农业博览会。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中国国际博览会。(二)中国柿饼在日本受宠。靠它独特的天然风昧占领日本市场,10多年进口数量约占其市场的一半。由于日本国内柿树栽培后继乏人,柿饼产量下降。日本进口我国柿饼,一般在当年11月份或次年4月份,年需进口5000~8000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小说,无论文言体小说或是白话文小说,对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甚至欧洲都有广泛的影响。 日本:有关三国的书籍、影视戏剧、商品异彩纷呈 在日本,有专门的“中国学会”、“东方学会”,研究中国的文、史、哲,还有“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会”,已出6期刊物,“中国近代小说(1840—1919)研究会”也出刊物。这些学会、研究会对“三国”论文的发表特别注重,日本自1689年出现翻译“三国”,至今已出20多种版本,日本在研究“三国”的版本方面比中国还要发达。日本的“三国热”不仅是热,而且形成了热潮。《三国演义》在日本称为《三国志》,他们把研究从学术  相似文献   

20.
对张作霖的评价,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看法不同,结论各异。有的说:“他的一生是反动的一生,祸国殃民的一生”;有的说:“张作霖在东北与日本互相利用有之,但张是不甘心当汉奸出卖东北的”。特别是对张作霖之死,到底是因为他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日本帝国主义所抛弃而得到的“可卑的下场”,还是因为他与日本帝国主义相抗争“不容于侵略者而被害”,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各有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